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形体语言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钟 兰
【机构】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习得性课程,要求教师能用英语组织教学。但是,由于农村学生基础有限,家长根本一点儿不能辅导学生,全凭教师在课堂上来教会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表情、肢体等形体语言辅助教学,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本文扼要阐述了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讲述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形体语言的相关心得。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形体语言
课间,常听同事们议论本人上课时,行体语言丰富,极具感染力。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而且本班的英语成绩比其他科的成绩要好,这是因为本人深知形体表达的动作性具有语言表达所没有的优势。研究表明:一个人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占83%,通过耳朵获得的信息占11%,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信息占6%。如何在课上运用好我们的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多用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
首先,用简洁传神的面部表情表达丰富的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表情交流中最会“说话”的器官。当我们满怀笑意的环视每个学生的时候,学生们会反馈给你一脸的灿烂阳光。教师用眼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召唤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及时接收到老师关注的信息。通过这种交流,师生感情沟通了,教育就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效应,从而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完成课堂后期的互动。其次,在上课伊始的Free Talk环节,伸出手和学生打招呼,或者当我们给予学生表扬性的语言时,辅以点头、抚摸或鼓掌,都会给学生以激励,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用形体语言,促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次只能维持15~20分钟左右。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较为稳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是决定课堂效率优劣的关键性因素。在教材中有许多的人名,需要孩子学会辨别区分。单单这样读名字,看图片就显得十分的枯燥。于是在介绍Danny的时候,本人带领学生一起做摸肚皮的动作,介绍Jenny的时候,我们大家一块儿扎辫子。形象而夸张的表演动作,结合学生的天性好动的特性,以动制动,把学生干扰学习、分散注意力的无序的小动作变成有序的对学习有帮助的大动作,这样,“寓教于动”,不仅排除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做小动作之类的问题,还能有效掌控教学节奏,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三、巧用形体语言,助学生理解老师所授内容
我们所教授的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新颖,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有点难。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如何有效的利用好这55%,就是赢得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
1、理解课堂用语。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在理解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一节英语课要用过多的中文去解释会失去英语教学的初衷,但学生无法及时理解老师的指令,教学又无法顺利进行。此时老师的一个手势或表情,就变得至关重要。例如:让学生打开书本,教师边说:“Open your English books”边指书并用手掌做打开的动作,学生就能很快作出反应。
2、渲染课堂气氛。
形体语言在狭小的教室内营造出丰富的动感的学习氛围,可以勾勒出一定的学习背景,烘托课堂的学习气氛。我们在授课时,适当的设计一些展现形体动作的授课环节,可以将原本枯燥的文字立体化,生活化,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四年级上册“Games we play”中,要求学会“play…”系列短语。本人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授完短语后,想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如果简单提问,学生难免紧张。为调节课堂气氛,舒缓学生压力,本人将各种短语逐一设计成动作展现。如:“play ping-pong”做推挡动作;“play basketball”做投篮动作等。学生此时竞争意识增强,自发大声竞猜。我的检测目的在热闹有序的氛围中悄然完成。
3、理解单词难点
单词教学难点容易在英语教学中阻碍学生的思维,引起混淆。利用形体语言可以达到破解单词教学难点的作用。如三年级下册讲介词“in、on、under、in front of、behind、”等时,我将两只手的用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4、理解情境会话
表演是我们小学阶段英语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肢体语言是辅助表演,操练对话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逼真的表情和动作将枯躁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教材的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如学“Can I help you?”时,教室里先放置一些水果,本人边指着苹果边说:“I’d like some apples.”当学生问“How much? ”时我就引导他们做一个拿钱的动作。付钱的时候,我们用了个挖口袋,递钱的动作。这样的实际演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掌握对话内容。所以正确的肢体语言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大前提。
语言学家吕书湘先生曾经说过:“外语教师在课堂要是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过于温文尔雅,死板板地站在讲台上,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作为英语老师,我们需要在课外多修炼自己的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将语言转化为动作、借助动作语言理解英语”的习惯,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规范了我们的形体语言,相信,只要有心,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很“可爱”。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形体语言
课间,常听同事们议论本人上课时,行体语言丰富,极具感染力。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而且本班的英语成绩比其他科的成绩要好,这是因为本人深知形体表达的动作性具有语言表达所没有的优势。研究表明:一个人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占83%,通过耳朵获得的信息占11%,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信息占6%。如何在课上运用好我们的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多用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
首先,用简洁传神的面部表情表达丰富的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表情交流中最会“说话”的器官。当我们满怀笑意的环视每个学生的时候,学生们会反馈给你一脸的灿烂阳光。教师用眼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召唤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及时接收到老师关注的信息。通过这种交流,师生感情沟通了,教育就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效应,从而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完成课堂后期的互动。其次,在上课伊始的Free Talk环节,伸出手和学生打招呼,或者当我们给予学生表扬性的语言时,辅以点头、抚摸或鼓掌,都会给学生以激励,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用形体语言,促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次只能维持15~20分钟左右。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较为稳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是决定课堂效率优劣的关键性因素。在教材中有许多的人名,需要孩子学会辨别区分。单单这样读名字,看图片就显得十分的枯燥。于是在介绍Danny的时候,本人带领学生一起做摸肚皮的动作,介绍Jenny的时候,我们大家一块儿扎辫子。形象而夸张的表演动作,结合学生的天性好动的特性,以动制动,把学生干扰学习、分散注意力的无序的小动作变成有序的对学习有帮助的大动作,这样,“寓教于动”,不仅排除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做小动作之类的问题,还能有效掌控教学节奏,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三、巧用形体语言,助学生理解老师所授内容
我们所教授的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新颖,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有点难。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如何有效的利用好这55%,就是赢得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
1、理解课堂用语。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在理解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一节英语课要用过多的中文去解释会失去英语教学的初衷,但学生无法及时理解老师的指令,教学又无法顺利进行。此时老师的一个手势或表情,就变得至关重要。例如:让学生打开书本,教师边说:“Open your English books”边指书并用手掌做打开的动作,学生就能很快作出反应。
2、渲染课堂气氛。
形体语言在狭小的教室内营造出丰富的动感的学习氛围,可以勾勒出一定的学习背景,烘托课堂的学习气氛。我们在授课时,适当的设计一些展现形体动作的授课环节,可以将原本枯燥的文字立体化,生活化,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四年级上册“Games we play”中,要求学会“play…”系列短语。本人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教授完短语后,想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如果简单提问,学生难免紧张。为调节课堂气氛,舒缓学生压力,本人将各种短语逐一设计成动作展现。如:“play ping-pong”做推挡动作;“play basketball”做投篮动作等。学生此时竞争意识增强,自发大声竞猜。我的检测目的在热闹有序的氛围中悄然完成。
3、理解单词难点
单词教学难点容易在英语教学中阻碍学生的思维,引起混淆。利用形体语言可以达到破解单词教学难点的作用。如三年级下册讲介词“in、on、under、in front of、behind、”等时,我将两只手的用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4、理解情境会话
表演是我们小学阶段英语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肢体语言是辅助表演,操练对话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逼真的表情和动作将枯躁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教材的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如学“Can I help you?”时,教室里先放置一些水果,本人边指着苹果边说:“I’d like some apples.”当学生问“How much? ”时我就引导他们做一个拿钱的动作。付钱的时候,我们用了个挖口袋,递钱的动作。这样的实际演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掌握对话内容。所以正确的肢体语言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大前提。
语言学家吕书湘先生曾经说过:“外语教师在课堂要是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过于温文尔雅,死板板地站在讲台上,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作为英语老师,我们需要在课外多修炼自己的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将语言转化为动作、借助动作语言理解英语”的习惯,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规范了我们的形体语言,相信,只要有心,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