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规范语言

【作者】 李梅兰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中心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结合实际,注重丰富幼儿的语言活动,以幼儿为本,构建一个多元的、自由宽松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交往、操练、发展自己的语言。
  【关键词】 幼儿语言;一日生活;学科渗透;语言环境

  “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规范和发展幼儿语言的必要条件。“语言是蜜,可以粘住一切。”情为境生,境为情设。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浓厚的语言环境,开展丰富的语言活动,使幼儿在和谐的生活中发展语言、规范语言。
  一、利用一日生活,渗透语言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心理学理论说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
  我们与幼儿朝夕相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影响到孩子,因此,说好我们的母语,需要从幼儿开始。语言是交际工具,同幼儿交流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我们规范语言的源泉,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儿童一日活动渗透语言教育。我们只有面向幼儿生活,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挖掘潜力、适当指导,幼儿的语言才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日生活中,幼儿的语言活动是大量的、分散的、个别的,是在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表现得无拘无束,信口开河,特别需要幼儿教师引导,才能逐步达到有效规范,表情达意。
  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就跟幼儿生活学习在一起,不论晨间谈话、游戏活动、点心时间、课间转换,还是幼儿如厕、用餐和午睡,我们都可以寻找契机,对幼儿进行语言交流与互动。
  例如:幼儿入园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各种不同的问候语,如“老师你好!”“老师你早!”“见到你真高兴!”“HELLO!”“HI!”等;睡觉前后,我们可以播放幼儿喜欢听的故事、儿歌,让幼儿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发言,等等。
  生活是万卷书,生活是万花筒,语言处处都可以交流。语言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的熏陶,不论是人还是物,不论是大自然还是社会现象,与幼儿的生活都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可以通过引导,让幼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或眼看、或耳听、或嘴尝、或鼻闻、或手摸等认识事物、获得感知,继而发展语言。
  丰富多彩的幼儿一日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孩子创造了说话的情境,因此,我们把幼儿园的全部活动看作是语言教育的活教材,把听、说和幼儿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幼儿运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学习语言,规范语言。我们就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师。
  语言教育,贵在渗透。我们一定要把语言教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断渗透,时刻抓住各种机会,各个环节,让孩子沐浴在语言应用的环境里,敢于自由呼吸,学会飞翔畅游,让孩子的语言发展快速全面,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地成长。
  二、发展幼儿语言,注重学科渗透
  幼儿的语言教育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交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语言是基础学科,将语言教育渗透各个学科,实现教学的有机统一,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言教育实际上和其它学科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语言教育不仅是语言学科教师的责任,也是各学科教师的共同责任。在各学科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它方面有着互为表里的关系。因此,各学科领域的教育发展离不开语言教育的发展,重视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就是重视自己学科的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丰富儿童语言,可以多措并举,让美术、音乐、社会、数学、英语、体育、健康游戏等等,齐头并进,我们会感觉繁花似锦,争奇斗艳。
  将语言训练与体育教育融合,可以让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在丰富多彩的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吸引幼儿的锻炼兴趣,我们引入一些儿歌、谜语,会大大激发幼儿的情趣。如在游戏“老鹰捉小鸡”开始前,我教幼儿一起念,“老鹰天上飞,小鸡地上跑,老鹰捉小鸡,就是捉不到。”念完后,就开始游戏。语言与体育运动相互交织,乐趣无穷。
  语言教育与美术教育统一,让幼儿一边作画,一边表达,师幼会笑逐颜开。要知道,孩子们的世界到处都充满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探索。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幼儿特点,创造机会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如:在一次“为漂亮的小鸡化妆打扮”活动中,我让幼儿把黄色的纸撕成雪花状,然后粘贴在已经画好的小鸡身上当作羽毛,然后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把画面表述出来。这时,有的幼儿说:“小鸡,你真可爱!”;有的幼儿说:“小鸡,咱们一起来跳舞吧!”;有的幼儿说:“勇敢的小鸡真漂亮,快快穿上花衣裳!”真是有趣。
  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衔接,令人陶醉,美不胜收。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大多数幼儿对音乐有着一种天生的与之俱来的兴趣,为此,在音乐活动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听音乐,让他们理解、体验音乐形象,在此基础上表达内心的喜悦。如:在欣赏钢琴曲《小鸟捉虫》时,幼儿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展开双臂象小鸟般飞舞起来。这时我说:“听了这段音乐,你听到了什么、见到了什么?”幼儿一个个七嘴八舌道:“我好象听到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好象看到一群小鸟在飞来飞去。”如此这般,既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技巧。
  将语言教育训练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能促进幼儿放飞思绪,产生敏锐智慧。教师数学语言的规范使用,有利于将正确、明白、易懂、前后连贯、条理清楚、有逻辑性的思维有效传递给幼儿。如:我组织大班幼儿“看图编应用题”时,要求幼儿根据“一只小兔”、“两只小兔”、“?”三个画面来编应用题,有幼儿说:“有一天,草地上有一只小白兔,它感到很孤单,就打电话叫来了两只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此时,我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启发幼儿表达:“地上有一只小白兔,又来了两只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白兔?”特别强调其中的“又”、“一共”等词语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使幼儿逐步学会分析、提炼,将繁琐的语言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语言教育与社会教育合二为一。我们都说——环境造就人,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早期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儿童社会化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对幼儿个性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健康以及智力的发展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营造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幼儿语言课堂教学讲究一个“活”字,“活”是提高幼儿语言课堂教学效率的精髓。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用心点拨,诚心引领。只有教师的善“导”,才能把幼儿的智慧火花点燃,把思维引向深入,让语言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让幼儿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引导。在幼儿语言教育工作中,只有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开阔幼儿的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才能使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语言得以发展。
  怎样构建幼儿语言发展的舞台?
  首先,师幼要和谐。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一种美,和谐是一种境界,和谐社会需要实施和谐教育,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调节驱动幼儿内部动因的必要条件,和谐体现了师生心理上的沟通,关系上的平等,和谐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去发挥。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教师对幼儿要关注、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信任、多表扬、多鼓励及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在幼儿从教师的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和自己的价值时,才能体验到听的乐趣和满足,才会获得说的勇气和自信,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她。让幼儿少有压力、少有拘束,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在良好的气氛中乐于交流、敢于表达。
  其次,打造美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是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好天地。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是孩子感悟生活、学习语言的活教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浓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师幼同讲普通话等等。
  再次,家园示范。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只靠幼儿园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家长的配合。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温暖的、重要的、安全的、自由的、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乐于说普通话。特别要围绕孩子身边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想说、喜欢说、会说、能说,并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训练普通话。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构建和谐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规范语言,需要每一位教师、家长,倾注爱心,善于抓住契机,随机应变,灵活教育,敢于培养,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顺利发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光辉.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2]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张明红.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早期教育,2014;
  [4]张明红.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早期教育,2012;
  [5]李季湄.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