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摭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艺术
【作者】 周正义
【机构】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观前初级中学
【正文】 板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强化教学效果而写在黑板上(或制作幻灯片,使用投影仪)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借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把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简明扼要、步步叠加地展示出来,从而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板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下面笔者简要介绍板书设计的意义、要求,板书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如何巧妙运用板书,充分发挥板书设计的辅助作用,旨在与各位教育同仁相互交流切磋,以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一、设计板书的意义
板书设计,既然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媒介,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板书,并能边口授边板书,且富有启发性,就会使学生产生联想、类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就有利于我们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当然,板书设计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它能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和修养水平以及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如果板书设计排列得井井有条,前呼后应,且富有连贯性,就会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板书设计的要求
设计板书既要“中用”也要“中看”,要能生动地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应以鲜明醒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活泼多样为好。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周密的计划性。在设计板书前,教师要对板书的内容、顺序,字体的大小,写字、列表的位置、内容的多少及美观的造型,都要周密考虑。即何时板书、板书什么、在何处板书都应做到胸有成竹,使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目的明确。切忌随心所欲,胡写乱画,无目的、无计划。
2、严密的科学性。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让人看上去思路清晰,前后相关,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一个箭头,都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如果主次不分,洋洋洒洒写一黑板,就会令人眼花缭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
3、清晰的条理性。就是对于本节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一定要做到鲜明、概括、简练、醒目。鲜明,就是要突出讲解的重点;概括,是指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简练,就是要简明精炼,要言不烦;醒目,是指一目了然,易懂易记。
4、高度的艺术性。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示,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渗透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美的原则,应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最佳氛围。因此,教师要用最凝练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应力求做到文字、图画端正美观,结构要新颖,文字要清晰,图标要准确,绘图要正确、美观;同时,板书中也可用特殊符号和彩色粉笔点缀——但须适量,不能喧宾夺主。这样做,往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书写的规范性。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样板,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板书整齐、规范、清晰,不仅使学生容易看懂,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书写、绘图、制表、使用符号要规范,线条整齐,同时还要求教师用词恰当,概括准确,解题步骤也要尽量完整。
三、板书设计的原则
根据以上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规划设计板书:
1、板书体现示范性的直观性原则。要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板书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艺术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3、板书设计应有利于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富于科学性。
四、板书设计的方法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情况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设计板书:
1、板书要做到目的明确。可以在板书设计之前就要考虑好突出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做到胸有丘壑。如笔者以前教学《背影》时设计下面的板书:
这种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其目的就是便于分析理解文章思路脉络。此设计条理清晰,顺应文章的思路,从见面背景到三次流泪,重点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使人一看一目了然。不仅看出文章的思路,也便于学生清晰地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寄予的真挚情感。
2、板书讲究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欣赏、理解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已的创造才能,设计出反映自己特色而又千姿百态的板书,如笔者以前教学《驿路梨花》时设计下面的板书:
此设计再现了文中小木屋的形象,借对联表现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和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发展。形式新颖,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效果很明显。
3、板书设计要悦目、醒目。板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是一种既能传递知识,又能给学生美感体验的载体,所以在设计板书时只有做到醒目和悦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可用不同符号、色彩或勾划、或圈点、或调整字体等来达到效果。如笔者以前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山坡羊·潼关怀古》时设计的板书:
此设计突出“兴”、“亡”两字,并将两字对举,配以箭头符号指向文章主题“百姓苦”。三个醒目的方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小令的主题,体会了词语的精练。此设计形象且鲜明。
4、板书设计要“精”而“美”。精指板书设计应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美指板书字迹清楚,结构匀称,形式优美,呈现过程恰当自然。如有位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设计的板书:
设计者将这篇课文板书设计得生动形象,构思精巧,结构完整优美。展示作者所描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的图景。如五幅生机盎然的图画,引起学生的欣赏、共鸣。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5、板书设计要抓住文体特征。就以说明文、议论文为例来说吧。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理或事物的文章。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总是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就决定说明文在结构方面必然有办在条理性,设计板书时可以依作者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角度,或依时间为序,或依空间为序,或依逻辑为序来设计板书,结构布局上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并例说明……。总之,设计时可以抓住这一特征来规划板书,可以使学生清楚掌握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理解文章的内容。如笔者以前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设计的板书:
板书设计形象展现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然后分七个方面说明这一总的特点。突出了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板书既简洁,又重点突出,堪称说明类板书的示范之作。说明类其它板书设计根据说明不同的顺序选择不同类型的板书,可以用图形、表格、箭头等,以便学生理解说明的顺序,掌握事物特征,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揄阐明道理,提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体载。此类文章的板书设计就要抓住论点和论据两个方面,以突出它们之间论证的逻辑性,按照文章的结构方式即论证结构来设计板书,或总分、或并例、或对照、或递进……,设计出丰富各异的板书。例如笔者以前听一位老教师示范课上教学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时设计的板书:
此设计向学生展现了议论文的三个部分,让学生基本了解了议论文的结构,同时也例出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说理充分、分析透彻,展现议论文的内在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效仿,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板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要求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准确、完整,重点突出,正确展现课文内容,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说它是艺术,要求形式优美,简洁生动,风格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认识特点,兴趣等多种因素,结合自身的特第,设计出“形式美、艺术美、内容美”的板书,让板书字与字、行与行疏密得当,大小适宜,照应严谨,气韵生动,浑然一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化。因此我们只有把板书的直观和语言的直观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设计板书的意义
板书设计,既然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媒介,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板书,并能边口授边板书,且富有启发性,就会使学生产生联想、类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就有利于我们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当然,板书设计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它能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和修养水平以及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如果板书设计排列得井井有条,前呼后应,且富有连贯性,就会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板书设计的要求
设计板书既要“中用”也要“中看”,要能生动地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显示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应以鲜明醒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活泼多样为好。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周密的计划性。在设计板书前,教师要对板书的内容、顺序,字体的大小,写字、列表的位置、内容的多少及美观的造型,都要周密考虑。即何时板书、板书什么、在何处板书都应做到胸有成竹,使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目的明确。切忌随心所欲,胡写乱画,无目的、无计划。
2、严密的科学性。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让人看上去思路清晰,前后相关,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一个箭头,都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如果主次不分,洋洋洒洒写一黑板,就会令人眼花缭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
3、清晰的条理性。就是对于本节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一定要做到鲜明、概括、简练、醒目。鲜明,就是要突出讲解的重点;概括,是指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简练,就是要简明精炼,要言不烦;醒目,是指一目了然,易懂易记。
4、高度的艺术性。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示,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渗透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美的原则,应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最佳氛围。因此,教师要用最凝练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应力求做到文字、图画端正美观,结构要新颖,文字要清晰,图标要准确,绘图要正确、美观;同时,板书中也可用特殊符号和彩色粉笔点缀——但须适量,不能喧宾夺主。这样做,往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书写的规范性。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样板,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板书整齐、规范、清晰,不仅使学生容易看懂,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书写、绘图、制表、使用符号要规范,线条整齐,同时还要求教师用词恰当,概括准确,解题步骤也要尽量完整。
三、板书设计的原则
根据以上要求,作为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规划设计板书:
1、板书体现示范性的直观性原则。要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板书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艺术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
3、板书设计应有利于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富于科学性。
四、板书设计的方法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情况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设计板书:
1、板书要做到目的明确。可以在板书设计之前就要考虑好突出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做到胸有丘壑。如笔者以前教学《背影》时设计下面的板书:
这种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其目的就是便于分析理解文章思路脉络。此设计条理清晰,顺应文章的思路,从见面背景到三次流泪,重点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使人一看一目了然。不仅看出文章的思路,也便于学生清晰地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寄予的真挚情感。
2、板书讲究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欣赏、理解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已的创造才能,设计出反映自己特色而又千姿百态的板书,如笔者以前教学《驿路梨花》时设计下面的板书:
此设计再现了文中小木屋的形象,借对联表现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和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发展。形式新颖,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学效果很明显。
3、板书设计要悦目、醒目。板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是一种既能传递知识,又能给学生美感体验的载体,所以在设计板书时只有做到醒目和悦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可用不同符号、色彩或勾划、或圈点、或调整字体等来达到效果。如笔者以前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山坡羊·潼关怀古》时设计的板书:
此设计突出“兴”、“亡”两字,并将两字对举,配以箭头符号指向文章主题“百姓苦”。三个醒目的方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小令的主题,体会了词语的精练。此设计形象且鲜明。
4、板书设计要“精”而“美”。精指板书设计应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美指板书字迹清楚,结构匀称,形式优美,呈现过程恰当自然。如有位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设计的板书:
设计者将这篇课文板书设计得生动形象,构思精巧,结构完整优美。展示作者所描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的图景。如五幅生机盎然的图画,引起学生的欣赏、共鸣。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5、板书设计要抓住文体特征。就以说明文、议论文为例来说吧。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理或事物的文章。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总是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就决定说明文在结构方面必然有办在条理性,设计板书时可以依作者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角度,或依时间为序,或依空间为序,或依逻辑为序来设计板书,结构布局上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并例说明……。总之,设计时可以抓住这一特征来规划板书,可以使学生清楚掌握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理解文章的内容。如笔者以前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设计的板书:
板书设计形象展现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然后分七个方面说明这一总的特点。突出了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板书既简洁,又重点突出,堪称说明类板书的示范之作。说明类其它板书设计根据说明不同的顺序选择不同类型的板书,可以用图形、表格、箭头等,以便学生理解说明的顺序,掌握事物特征,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揄阐明道理,提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体载。此类文章的板书设计就要抓住论点和论据两个方面,以突出它们之间论证的逻辑性,按照文章的结构方式即论证结构来设计板书,或总分、或并例、或对照、或递进……,设计出丰富各异的板书。例如笔者以前听一位老教师示范课上教学吴晗的《谈骨气》一文时设计的板书:
此设计向学生展现了议论文的三个部分,让学生基本了解了议论文的结构,同时也例出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说理充分、分析透彻,展现议论文的内在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效仿,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板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要求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准确、完整,重点突出,正确展现课文内容,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说它是艺术,要求形式优美,简洁生动,风格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认识特点,兴趣等多种因素,结合自身的特第,设计出“形式美、艺术美、内容美”的板书,让板书字与字、行与行疏密得当,大小适宜,照应严谨,气韵生动,浑然一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化。因此我们只有把板书的直观和语言的直观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