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究

【作者】 李永虎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班级自主管理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走进人们的视野。如何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学生主体;措施

  自主管理型的班级,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学生自主活动为内容的班级管理模式。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真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也是当好一个班主任的奥秘所在。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与其他任何人文艺术一样,只有参加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所有的工作激情寄托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上,潜心致学,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热情、激情、爱心、耐心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使其发出最灿烂的光辉。
  一、营造温馨的管理氛围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努力营造温馨的班级管理氛围。我主要采取了这些做法: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平等对待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有的班主任为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严,便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就要求学生该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的主宰,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这样做无形中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开了,会抹杀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着他自己,而且代表着整个班级,使学生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样。因此,教师对每位同学要平等对待,尤其对优生和学困生更要平等对待,让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公平。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用爱激发他们的上进动力,让他们努力学习,展示自我。班主任还要注意与学生真诚的交往。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一起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幼稚的问题和暴露出的缺点、错误,要予以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以适当的指导。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他们必然会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中去。
  二、班级管理要收放自如
  班主任不能一味的放权,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应该具有在必要时能组织班级的能力。班主任要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班主任要善于接近,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对他们的要求本着工作上严格要求,品质第一,生活上关心照顾,安全第一。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尊敬与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能使你的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班级的主人。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主体意识严重缺失。因此,要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首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明确“这是我的班级”,应该“我作主”。在实践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为图省事,将所有事务都包揽过来,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班队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建设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集体参与,让学生自己定班规,在制定班规时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意愿,全班表决通过,在此基础上建立班级制度。增加班队干部的编制,建立班队干部轮换制。班级应建立中队例会制度,小学的自主管理能力并不强,需要有目的地培养。班队干部上任后,应立即建立中队例会制度,一般每周一次,参与者为全体班队干部,内容包括:班队干部工作理论学习、工作情况讨论、困难的解决、相互经验交流等等。力使中队例会制度化,迅速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三、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各个部门在中队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作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中队长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平时,要利用一切可行的宣传手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主化管理以及实行自主化管理的优势。要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中队会、节日、队活动等舆论阵地的作用,以形成人人都参与自主管理的氛围,最终达到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目的。
  四、指导学生自我调控
  从人的本性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渴望,被别人认同的需求,而班级就是这样一个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团体。班主任要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张弛有度的集体生活来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调节。学生的耐挫能力的训练。目前,课业负担以及家长的期待,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带来负面影响,加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波动。学生需要亲情教育引导。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心理,班级自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关爱教育为主导,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善良天性。学生需要生命教育的引导。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班级利用班队活动,开展好心理辅导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班级序列教育活动设计,先从创设亲子活动开始,引导学生从最亲近的人身上,明确自己的责任,懂得爱父母,爱亲人;然后,设计关爱自己的活动,通过开展自主教育,强化自我负责的能力,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最后,开展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自主教育活动,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总之,新课改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方法的高效化,开展班级活动的创新,已成为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最终达到学生的自主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萍.小学低年级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初探.百度文库. 2010年06月01日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3]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4]高薇.学生自我管理奏响班级管理的主旋律.班主任.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