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徐少华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中心中学



【正文】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讨论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思路及其方法,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今天能够“品学兼优”将来“德才兼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创新;方法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以后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创新思路和技巧: 
  一、通过创设情景课题,来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近几年提出的情景教学便是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其主要思想便是根据教学内容,老师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氛围,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自然知识也在这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举例说明:当我们在讲爱国情操的时候,回顾过去的历史时期,考虑到这一点,我翻阅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们讲解1998年抗洪救灾的故事,2008年全国人民抗冰灾的故事,2008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5.12地震使受灾群众生命得以挽救的真实史实。让学生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人间的真爱,明白爱国人人有责,自然爱国情操就会轻松理解了。这几个例子说明通过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此外,课堂上还可以通过音乐作为辅助,音乐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实践,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总是存在“一言堂”“说教式”“满堂灌”“填鸭式”问题,作为教师在该模式中只需要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而现代教学模式一般运用“探讨式”“参加式”“激励式”等,重视使学生处在教学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环境变得开放,让学生可以轻松懂得道理,了解知识。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政治课上学生主动、师生和谐、教师主导是内部需求,更是现代教育观的体现。要做好政治课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很必要。要创建民主、宽松、自由、丰富的环境,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把课堂比作自己磨炼、展示、教育、创设的“舞台”。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设力和思考力,在课上不断有所创新、思索,培育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底子。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身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让学生通过学习,把握并理解根本认知,练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创造意识和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初中政治教材通过学生动机、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创设相关课程,从学生真实世界中选取有一定现实性、实践性的事项、问题、现象来创设内容,学生可使用调研、探讨、采访、讲演、辩论等各种方法去学习,主动实践、亲身参与,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个人努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趣味
  从具体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其思想主动性。如教学总是老一套,“满堂灌”,只能使学生感觉厌倦,对思想政治课失去学习兴趣,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进程,从而很难实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渴望,让学生以一种主动思维状态存在,这样才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发挥电视影像、网络教学优势,利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趣味,引导和启发学生自我获得认知、使用知识,开发学生创造力,培育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如:在初三活动课上,我选择“有关资源或环境问题,撰写调查报告”时,和同学到水泥厂考察环境污染的状况,激发了学生们思想政治学习的趣味。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都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剖析、解决具体问题,拿出好建议,撰写质量高的调查报告。
  四、启发探究,更大程度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创造心理不强烈,因而一定要全面激起学生思想主动性,激励学生探究认知,敢于创新。对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甚至“微弱发光点”均要给予及时鼓舞和肯定,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如:上“营造美好文化环境”这课时,我就设置了一个主题:“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股‘上网热’,请大家来评说是好是坏。”由于课堂气氛热烈,民主效果发扬很好,有思想认为:可避免学生学习胆怯心理,通过学习的相互式,在学校中很多难于启齿的课题可在网上得到满意回复,这种“一对一”模式的学习,有助于每人都成为主体……在学生充分发表各自见解后教师进行总结:应掌握好“上网”的度,要去伪存真。这样课堂效果会很好。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我们在政治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让学生(下转第66页)(上接第67页)自己去探索、发现,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举例说明:我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首先给学生们讲了一则事例。普通人在平时所跳的高度是是很有限的,可是在一条很窄的十字路口,发生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在一座城市的拐弯路口,一人从路口快步而来,而此时,刚好有一辆轿车直冲过来,眼看就要撞着自己了,他大脑中的念想就是要避开这辆车,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奋力向上一跃,跳在轿车头上,而此时,司机也刚好把快速行驶的轿车停下来,路人完好无损,真的是有惊无险哦。也正是因为他这一跃,躲过一劫。问题:平时我们跳跃的高度是格外有限的,按照平时跳跃的高度,是避免不了的,当时与平时有什么不同表现? 
  学生:他被这突如其来的车辆惊吓了,急中生智。 
  老师:为什么? 
  学生:遇到刺激后潜能得以释放。 
  老师:这是人的本能,也就是潜能。
  六、采用三步教学法提高创新能力 
  三步教学法自实施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三步教学法是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概括。这些需要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入手。 
  1.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出问题。对学生预习进行相关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并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相对提高了。探索欲望也增强了。这个过程让学生养成了发现问题、自我提出问题的能力。 
  2.展开讨论。思路的开拓,活跃思维的养成都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养成的。在知道了提示问题的答案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不但增强了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勇气。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3.分析概括。最后,便是老师的概括了,老师在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问题及其知识进行概括,纠正错误,鼓励创新,让学生在以后的讨论中不断提高。例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鼓励学生参与,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和回答,有不同见解的,给以表扬。 
  总之,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政治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学生的氛围不同,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多面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开放教学模式中让学生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使他们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徐建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
  [2]何一成:《融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