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
【作者】 赵 娟
【机构】 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
【正文】 随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给当今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对当今的中职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一线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一线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全面提高当今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全面提高一线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势在必行。广大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才能跟上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那么,如何全面提高一线中职计算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呢? 下面笔者具体简要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爱岗敬业,履职尽责
热爱教育事业是中职计算机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只有做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才能有所作为。首先,在认识上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其次在实践中,我们更应尽心尽责,乐业爱教,敢于挑战困难。只有当我们对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时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的境地。特级教师霍懋征的话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他说过:“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就来神了;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这是一种多么值得叫人崇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因为这一点,霍老师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建设培育了一代代人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更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热爱和尊重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怀有积极的态度,充满敬重的情感,才能维护它和成就它,才能从中找到喜悦和快乐,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辩证的角度来讲,爱岗和敬业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从二者的联系来看,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体现。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更加认真地创造性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一个敬业的人会在认真负责其所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快乐和幸福,从而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从二者的区别来看,爱岗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体验,敬业更多的是态度和行为体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教师在爱岗敬业的践行中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绝对不能有“门第之见”应做到“有教无类”。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做到“三心俱到”爱心、耐心、恒心。爱心是具有“舔孺情深”的关爱。无论在生活、学生上都能将爱化作春风细雨,吹拂与滋润学生的心房,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学生千差万别、各有不同,有的孩子一点就破,有的则不然。故此,为人师者必须具备“铁杵磨针”般的耐性,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学生,切忌易怒易躁,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这时我们教师就要有“滴水穿石”般的恒心了。通常学生带有较强的反复性,往往今日做得不错,明天又是大不如前,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就该日复日,月继月甚至年接年地帮助、“改造”学生,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实践证明,做一名合格的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必须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巧,必须具备全面的教学技能,这些都是前辈教师辛勤实践的智慧结晶。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善于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改进,不断探索,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能通过教学活动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方能叫学生口服心服。而在这一方面,许多教育前辈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小庄教学时就与学生共同劳动,一起学习。凡是他要求别人做的,他自己也先做到这一点,故此,他得到学生的崇敬与信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它包括教学过程反思和教学实践反思两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反思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中职计算机教师自己要勤于和善于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中职计算机教师平时要多阅读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多和同行探讨交流中职计算机教学方面的问题,多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都会有所促进。在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之前,我们首先要想一想我们自己会怎样设计和教好这一课,带着比较去观看,找出自己和优秀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和课堂教学上存在的差距,以便学习他们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自己落后的教学方法,这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好学不倦,积极进取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计算机教师一定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础上把学生教育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中职计算机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没有科研能力,就永远不会成为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育科研工作与实际教学工作相联系,能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而教育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将科研中的新方法,新观念与教学结合,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新课程要求我们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要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靠谁?靠教师,靠科研能力!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就没有创新的教育教学,就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想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快使自己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因此,课余时间我们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尽可能地多去听一些知明度较好的老师所上的示范课、优质课和观摩课,以便学习欣赏、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就要严于要求自己。人们把教师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教师若要无愧于这些荣号,就更应该时时注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
一、爱岗敬业,履职尽责
热爱教育事业是中职计算机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只有做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才能有所作为。首先,在认识上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其次在实践中,我们更应尽心尽责,乐业爱教,敢于挑战困难。只有当我们对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时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的境地。特级教师霍懋征的话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他说过:“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就来神了;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这是一种多么值得叫人崇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因为这一点,霍老师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建设培育了一代代人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更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热爱和尊重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怀有积极的态度,充满敬重的情感,才能维护它和成就它,才能从中找到喜悦和快乐,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辩证的角度来讲,爱岗和敬业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从二者的联系来看,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体现。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更加认真地创造性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一个敬业的人会在认真负责其所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快乐和幸福,从而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从二者的区别来看,爱岗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体验,敬业更多的是态度和行为体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教师在爱岗敬业的践行中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绝对不能有“门第之见”应做到“有教无类”。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做到“三心俱到”爱心、耐心、恒心。爱心是具有“舔孺情深”的关爱。无论在生活、学生上都能将爱化作春风细雨,吹拂与滋润学生的心房,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学生千差万别、各有不同,有的孩子一点就破,有的则不然。故此,为人师者必须具备“铁杵磨针”般的耐性,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学生,切忌易怒易躁,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这时我们教师就要有“滴水穿石”般的恒心了。通常学生带有较强的反复性,往往今日做得不错,明天又是大不如前,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就该日复日,月继月甚至年接年地帮助、“改造”学生,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实践证明,做一名合格的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必须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巧,必须具备全面的教学技能,这些都是前辈教师辛勤实践的智慧结晶。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善于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改进,不断探索,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能通过教学活动展现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方能叫学生口服心服。而在这一方面,许多教育前辈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小庄教学时就与学生共同劳动,一起学习。凡是他要求别人做的,他自己也先做到这一点,故此,他得到学生的崇敬与信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它包括教学过程反思和教学实践反思两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反思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中职计算机教师自己要勤于和善于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中职计算机教师平时要多阅读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多和同行探讨交流中职计算机教学方面的问题,多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都会有所促进。在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之前,我们首先要想一想我们自己会怎样设计和教好这一课,带着比较去观看,找出自己和优秀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和课堂教学上存在的差距,以便学习他们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自己落后的教学方法,这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好学不倦,积极进取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计算机教师一定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础上把学生教育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中职计算机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没有科研能力,就永远不会成为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育科研工作与实际教学工作相联系,能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而教育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将科研中的新方法,新观念与教学结合,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新课程要求我们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要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靠谁?靠教师,靠科研能力!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就没有创新的教育教学,就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想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快使自己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因此,课余时间我们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尽可能地多去听一些知明度较好的老师所上的示范课、优质课和观摩课,以便学习欣赏、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就要严于要求自己。人们把教师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称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教师若要无愧于这些荣号,就更应该时时注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