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用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

【作者】 王 慧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红旗中学



【正文】  为了开阔教师教育教学视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北京学院路街道办事处的邀请下,1月7日-15日,我校骨干教师一行10人,赴北京学院路街道办事处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通过倾听、观察和思考、讨论,我的收获颇丰,我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开启智慧,在教学中用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
  智慧引领,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于北京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大学附中的张老师通过微信打卡来读明著、悟真谛、写感受、展风采的“微信打卡阅读教学模式”。如果担心孩子上网不方便,可以采用抄写的形式来完成阅读任务。下面是张老师的学生赵佳依自己写给张老师的阅读《论语》的具体情况:“这是我第一次的论语抄写,对待每一则都很认真,有批注,有翻译,还有感想……”









  “每次看到老师给我的点评总会激励这我,让我继续写下去,每次写感慨时我总会查许多资料,总怕自己想的与它所表达的出入太多。”













  “这是我的微信打卡。虽然字每次都比别人的少好多,但每写一则我都会查许多的资料,会去认真的对待它。”
  根据这位学生阅读《论语》的微信打卡情况,我们发现,这种阅读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阅读的效率,阅读效果显而易见。
  具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才能点亮学生阅读的智慧之灯。
  著名特级教师吴非在《课改需要爱读书的老师》一文中尖锐地指出:“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学校能否成为名校,能否为民族培养合格人才,除了正确的教育方针以外,教师的素养是决定因素。”有智慧的教师素养才会高。教师的专业智慧体现在智慧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智慧理解。
  那么怎样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智慧呢?
  托尔斯泰说“书是智慧的钥匙”,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依然需要教师手捧一卷,沉浸其中,与各种思想进行智慧的对话。教师阅读也要讲究方法。
  一是要引导教师有目的地阅读,根据提升专业素养的需要,有目的读书;二是要有针对性的研讨,便于让阅读深入,也有利于培养阅读的兴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老师的阅读以及所阅读的内容,滋养着老师的精神生命力,让老师越来约有智慧。老师们用智慧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灯。老师的智慧引领,进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智慧引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用桨把船划向前。”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旅程,是一个学生思维放飞的旅程,而在这期间,就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了。
  首先要明确目标。课堂是有教学目标的,教师要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到位的引领。北京地大附中的李风老师所讲的《植树的牧羊人》一课,任务单的设计就很明确的表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不偏离教学目标,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地大附中的“z”课堂“讨论、板书、展示、质补”的教学流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第二,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创造的起点。赵国庆博士强调,要培养学生批判式好奇的习惯,引导学生躲反问,进而了解问题的实质。在探索过程中,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其次,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赵国庆博士强调,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由果索因,由因及果,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中进行多解、多变。要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在解法上不拘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还可以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第三,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北京矿大附中的胡亦雯老师,巧妙地抓住时机,多次创设情景,运用实物教学,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胡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第四,及时评价、适时鼓励、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有了智慧教师的引领,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才能促使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智慧引领,成就精彩课堂。 
  智慧引领要求我们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面对我们课堂上的“节外生枝”“灵光一闪”,通过老师的智慧引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为学生搭建锤炼能力的平台,成就精彩课堂。地大附中李风老师的《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任务单的设计就很精彩,第一,问题的设计少而精。第二,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三,紧扣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她的教育智慧,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察、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进一步体现了李老师这节课对学生的所谓智慧引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成就精彩课堂。
  课堂是师生智慧交互、情感碰撞的精神家园,它的每一分钟都闪现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我们的课堂就会释放出无限的魅力,让学生受益无穷。关注课堂中的细节,用我们的智慧巧妙地引领,使师生激情得以奔放,使学生个性得以彰显,让教学洋溢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