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地理趣味教学之自制地球仪
【作者】 畅艳芳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正文】 刚上七年级的孩子对地理比较陌生,没有地理概念,更没有形成地理思维,而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学习的就是经纬网的判读、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难理解,难掌握,尤其特别容易混淆,但这是整个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好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我想到了让学生在乒乓球上自制地球仪,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他们积极的回应,很感兴趣,这大大的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个乒乓球或海洋球、一根竹签或铁丝、签字笔或彩笔、一块橡皮
上课操作:老师拿着大地球仪,带学生认识地球仪:地轴、赤道、南极点、北极点、纬线(圈)、经线(圈)。然后引导学生自制乒乓球地球仪:
第一步,画赤道。学生对着光线把乒乓球举高,能明显的看到乒乓球的缝合处,用铅笔画出来。(讲解)赤道把地球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称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南北极点。以赤道为水平面,找到乒乓球上半部分的中心点,使中心点到赤道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定为北极点,用N表示;同样的方法,找到乒乓球下半部分的中心点,使中心点到赤道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定为南极点,用S表示,要求经过南北极点的直线与赤道大致垂直;
第三步,画纬线圈。在南北半球各画两条与赤道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平分所在半球的纬线圈。(提问)观察同一纬线圈延伸方向、不同纬线圈的长短是否相等、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交或平行?(学生总结)纬线的形状是圆形、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圈互相平行但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点缩为一点。有无数条纬线,为了方便使用,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规定为0°,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加,到两极点增加到90°,北极点为北纬90度,记作90°N,南极点为南纬90度,记作90°S。学生给自己画的纬线标度数。观察30°N与30°S长短是否相等?(相等)提示:纬度度数相等,长度相等,如10°N与10°S纬线圈长度相等, 20°N与20°S纬线圈长度相等。强调0°至30°为低纬度,30°至60°为中纬度,60°至90°为高纬度。
第四步,画经线。找出赤道的四等分点,并连接南北极点。(提问)观察经线的延伸方向、长短是否相等、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交或平行?(学生总结)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相交与南北极点。(讲解)经线有无数条,以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界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东经和西经180°是重合的,通常称为180°经线。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的圆圈叫经线圈,他们的和为180°。如30°E与150°W构成一个经线圈。学生给自己画的经线标经度。(思考)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用哪一个划分东西地球呢?怎么样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小,最方便使用?(讲解)人们规定20°W与160°E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其中20°W以东经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经过180°经线到160°E为西半球。(思考)为什么以这两条经线圈为分界线,不以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呢?因为这两条经线经过的陆地少,绝大部分都从海上穿过,对人们的影响小。学生在自己的乒乓球上画出20°W与160°E,并标注东半球和西半球。
第五步,用签字笔或彩笔把刚才画过的经纬线加粗,地球仪的球面部分就完成了。
最后,用竹签把南北极点连通,做成地轴,并成66.5°角固定在橡皮底座上,简单的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
学生作品展示:
课后反思: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当中,认识了地球仪、经线与纬线的性质、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这部分内容难理解,学生课下玩乒乓球的时候就巩固了知识点,以及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学生经常拿出乒乓球地球仪帮助思考。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并快乐着!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个乒乓球或海洋球、一根竹签或铁丝、签字笔或彩笔、一块橡皮
上课操作:老师拿着大地球仪,带学生认识地球仪:地轴、赤道、南极点、北极点、纬线(圈)、经线(圈)。然后引导学生自制乒乓球地球仪:
第一步,画赤道。学生对着光线把乒乓球举高,能明显的看到乒乓球的缝合处,用铅笔画出来。(讲解)赤道把地球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称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南北极点。以赤道为水平面,找到乒乓球上半部分的中心点,使中心点到赤道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定为北极点,用N表示;同样的方法,找到乒乓球下半部分的中心点,使中心点到赤道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定为南极点,用S表示,要求经过南北极点的直线与赤道大致垂直;
第三步,画纬线圈。在南北半球各画两条与赤道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平分所在半球的纬线圈。(提问)观察同一纬线圈延伸方向、不同纬线圈的长短是否相等、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交或平行?(学生总结)纬线的形状是圆形、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圈互相平行但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点缩为一点。有无数条纬线,为了方便使用,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规定为0°,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加,到两极点增加到90°,北极点为北纬90度,记作90°N,南极点为南纬90度,记作90°S。学生给自己画的纬线标度数。观察30°N与30°S长短是否相等?(相等)提示:纬度度数相等,长度相等,如10°N与10°S纬线圈长度相等, 20°N与20°S纬线圈长度相等。强调0°至30°为低纬度,30°至60°为中纬度,60°至90°为高纬度。
第四步,画经线。找出赤道的四等分点,并连接南北极点。(提问)观察经线的延伸方向、长短是否相等、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交或平行?(学生总结)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相交与南北极点。(讲解)经线有无数条,以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界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东经和西经180°是重合的,通常称为180°经线。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的圆圈叫经线圈,他们的和为180°。如30°E与150°W构成一个经线圈。学生给自己画的经线标经度。(思考)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用哪一个划分东西地球呢?怎么样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小,最方便使用?(讲解)人们规定20°W与160°E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其中20°W以东经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经过180°经线到160°E为西半球。(思考)为什么以这两条经线圈为分界线,不以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呢?因为这两条经线经过的陆地少,绝大部分都从海上穿过,对人们的影响小。学生在自己的乒乓球上画出20°W与160°E,并标注东半球和西半球。
第五步,用签字笔或彩笔把刚才画过的经纬线加粗,地球仪的球面部分就完成了。
最后,用竹签把南北极点连通,做成地轴,并成66.5°角固定在橡皮底座上,简单的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
学生作品展示:
课后反思: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当中,认识了地球仪、经线与纬线的性质、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这部分内容难理解,学生课下玩乒乓球的时候就巩固了知识点,以及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学生经常拿出乒乓球地球仪帮助思考。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