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林以学

【机构】 贵州省贞丰县平街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追求于形式,只有找准了切入点,适用则用,该用就用,才能让多媒体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让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情境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一,黑板加粉笔,直尺加圆规,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难随人愿,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成为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思想与理论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现结合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图形的变换、难点的突破、动态几何问题的探索等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让他们学会解决“会学”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例如在讲授“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节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判断图形是否“中心对称”但却找不到准确的对称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两个中心对称图形设计成不同的颜色,使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以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与本身重合。这个现象老师不必大讲特讲,只要对课件反复播放几次就行。这样做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原来不动的东西,更使学生真切的领会到中心对称的含义和要领,而且还接受到了数学美的陶冶,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自己看书学习,就能掌握中心对称这一节的知识和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经常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思考内容,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做的欲望,长期的、有目的的坚持下去,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激发其学习动机。
  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真实地再现和模拟事物情景,以其特有的生动
  形象的声、光、色、动画等表现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创设愉悦和动机。如:在高年级讲授“充分必要条件”一课时,采用情景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天上飘来一朵乌云”之后“瓢泼大雨”导致“地面积水成河”。设置此情此景,引出问题:“下雨是否为地面湿的充分必要条件”很快使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像这样,播放一段动画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学习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中动态几何问题的探索。
  动态几何问题是关于几何图形存在动点、动图形等方面的问题。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动中窥定,变中求静,从中探求本质、规律和方法,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一般化特殊的方法。
  四、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运用教育媒体可以对多种感官提供刺激,通过多渠道传输信息,提高传播速度,增大传播速度,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准确、详细的解题过程。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优化教学过程,制造教学高潮。
  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运用教育媒体,如多媒体的旋转、平移、缩放、闪烁、变色、动画等功能,创设愉悦氛围,让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出现学习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以此来制造赛课中的艺术高潮。
  五、用于教学中图形的变化。
  数学教学中,大家都爱进行变式教学,这是由数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往往就涉及到图形的变换,此时此刻,你就可以发现多媒体的价值,尤其是几何画板这一软件的优势不言自明。
  六、多媒体技术可以调控教学过程,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媒体特别是电教媒体的教学信息反馈手段,可为教师调控教学过程和的检测学习效果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投影可以将学生练习及时反馈,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则为学生自我反馈、自我检测学习结果创造了条件。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这当中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新事物的出现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只有将教育思想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尽管多媒体课件还不完善,还有很多不足须进一步改进。但它给我们数学教育的启示是十分清晰的:我们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改变只重视结论忽视过程的通病。在课堂上要给直觉思维以一定的重视,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猜想、发现,由直观具体到抽象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强调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推出的过程,解题思路探索的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发展的过程,在改变教法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法指导,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变数学教学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用创新的教与学“真正落实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学”,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光明之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值得每位教育人去深思。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为学校教育环境拓展了空间,为教和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对信息的查代、收集、整理、创造等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寻求的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目标。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学习方法上给了学生以指导,授予了他们“点金之指”。这对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他们今后进入高一级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新型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林舜南,《小议数学游戏对数学教学的作用》,广东教育;
  [5]章显联,《数学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2015;
  [6]汪东兴,《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
  [7]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