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作者】 汪剑琴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此,我认为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有效的课外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我们除了要用经典文学作品去影响他们之外,还应该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指导他们正确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感受到书籍强大的精神魅力,从而和好书交上朋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注意推荐好书,引导阅读方向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书不加选择,去读一些不适合学生读的书,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与课文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和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另一种是“牵移读”,比如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阅读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就可以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并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提高自己的个性、品德修养。有的学生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或失败,就灰心丧气,这时引导学生读些名人传记,就知道名人也有困难,也有失败的时候,就会懂得名人是怎样摆脱困境而获得成功的,就会真正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的确切含义,从而增强克服困难和发奋图强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兴趣专长,向学生们推荐一些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深度适中的好书,以达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目的。
  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只要引导得法,就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所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非常重要。我在班级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读书,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如:好书推荐会、阅读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以上引导方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同时又给孩子们提供尽量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文字优美的精美散文、道理浅显的哲理散文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不仅感受了美,还从中获得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从而逐渐的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到世界的广阔,学生也品尝到了乐趣,对课外书籍产生了亲切感。稍长一段时间后,我再慢慢加入一些内容比较全面、说理比较透彻的文章,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阅读的兴趣由“文化快餐”转向了更为广泛的空间。读书既要专心致志,又要多思多疑,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思考边消化,并把体会感受写下来,或把精彩的地方摘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积,长期坚持,就会成为一笔十分可观的知识财富,可以从中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到写文章或与别人交流时,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妙笔生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本万利”的诀窍。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我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就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打发时光。父母与其规定孩子每天应花多少时间看书,还不如关心孩子们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告诉家长你故事讲到哪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成就感。
  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必需,也是提高语文学生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沿着健康的书籍所搭成“人类进步的阶梯”往上攀登,去完善人生,去把握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