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曹 颖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庆卫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合作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幼儿在这个社会里与人交往,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思想进行碰撞。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除了要教会幼儿各种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幼儿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合作;合作意识;能力培养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由此可见,合作是幼儿在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只有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在社会立足生存。幼儿园是幼儿接受系统教育的第一场所,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但是他们对合作的意思理解不深刻,不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导。他们对合作的理解停留在只要幼儿愿意与他人一起玩、一起游戏,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就是幼儿在合作,只注意合作意识的培养,忽略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策略,有效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一、树立榜样,激发榜样的力量
  幼儿十分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尤其是自己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的行为,我们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在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心中更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加之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因此,榜样示范是一种基本的培养方法。具体来说,一是教师的榜样示范。因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因此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班级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必然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教育活动或者户外活动时,另一位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维护幼儿秩序,或者保育老师在打扫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些行为都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学习榜样。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二是幼儿的榜样示范。因为同伴,特别是幼儿喜欢的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这方面弱的幼儿一起游戏,让后者学习、模仿。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激励,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往往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拓展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创造条件,提供合作机会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机会可以与他人合作,教师在指导幼儿的一日活动时,应充分提供给幼儿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玩大型玩具、进行区域活动等。我们要注意创造并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通过精心设计的程序让幼儿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从小与人合作,逐步提高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科学实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学会分工合作,并使他们通过活动逐步意识到,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完成科学实验,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在区域活动中,尤其是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会出现如何分配角色,这个时候,教师不要着急对幼儿进行干预,帮助幼儿分配角色,而是应该先让幼儿自己协商,教师适时适当的给予提示就可以了,注意引导幼儿逐步认识到只有大家共同商量、友好合作、密切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取得胜利。总而言之,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以及大带小的交往活动等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对这些合作机会,我们既要紧紧抓住,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又要教给合作方法,更要让幼儿体验快乐,提升合作能力,从小养成合作习惯。
  三、家园共育,教给合作方法
  幼儿教育不能单方面依靠幼儿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来完成,需要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共同合作完成。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自身携带的优势,幼儿园有专业的教师,专业的设备,系统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优化配置、整合教育资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方案,精心设计、组织好每日活动,加强监督、评估,及时交流经验,努力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轻松的合作与分享氛围中愉快地成长。
  家庭是幼儿每日生活的环境,家长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在家庭中,父母也要注意引导幼儿不断与他人合作,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幼儿园单反面的教育,还需家庭教育发挥它的无时不在的诸多教育功能,更需家庭与幼儿园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为此,我们要发扬的家园合作传统,充分利用家庭环境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这一培养优化。家长要及时更新家教观念,家长学校教学内容,把改进家教方式放在家教工作的首位,经常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指导和交流。结合我们中班教学,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家长推荐的秋季亲子游戏,让孩子们在家庭温馨、欢愉的亲子游戏中,既与亲人增强了合作伙伴关系,又与家人共同分享了游戏的快乐。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合作型人才。作为幼儿人生启蒙的教育场所,幼儿园的责任无比重大。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7(17):238-239.
  [2]王雪本.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探究[J].科普童话,2017(17):93.
  [3]李程.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6(0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