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 李善玉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第十七中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进而增强语感,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学习兴趣;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实施,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已变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不断预设与生成的,当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序相矛盾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提问,教师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语言、语法、词汇、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有效的提问可帮助教师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目的、手段、方法是否被学生所接受,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想象力是智慧的源泉和延伸,一旦学生把知识和思想连在一起,语言就被赋予了生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看图说话法、实物法、故事接龙法等多种方法来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大胆想象,进而在头脑中组织语言并表述出来,以完成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如在讲解到家规校规时(条件状语从句),我事先安排了两名同学在课堂上分别睡觉与吃东西。课堂上我问:“What is he doing?”,“He is sleeping.”这时我将这位同学唤醒并说:“Don’t sleep in class,if you sleep,I’ll ask you to stan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我会把这一句重复一遍并写在黑板上,这时我又指向吃东西的同学说:“Don’t eat in class,if you do that,I’ll take the food away.”同样把它写在黑板上。并在if、sleep、do、I’ll ask、I’ll take这几个单词的下边划上横线。之后我问道:“What can’t we do in class?”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在头脑中认真思考并组织自己的语言,兴奋的回答:“We can’t talk to the others,we call’t play games…”我又问:“What will happen if you do these things?”学生们踊跃地回答道:“If we talk to the others,the teacher will ask us to stand in the black of the classroom.”这时我便告诉他们这种句子就叫“条件状语从句”,并引导学生总结其结构(主句一般将来时will+v,从句一般现在时),同时趁热打铁要求他们列举出各自的家规,并说说不遵守这些制度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在理解了句子的结构后,同学们通常会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回答。这种类似谈天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思维能力,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所学内容保持深刻的印象。
  引导学生学习时,应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讲解where did you visit?时,我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首先问他们:“Did you know Kun Ming?”学生们会回答:“Yes,we did.”我接着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学生在我的帮助下了解到:It’s warm all years round so we call it’s pring City.这时我告诉他们:“I went there last year with my family,It’s very beautiful,I visited World a bun-dant garden,Yunnan pond.There were so many flowers there…”这样一段旅游的经历让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由于这一节内容语法上强调的是一般过去时所以我会对句子的动词稍加重读,同时这一单元的目标语言都已在这段短文中呈现,因此我让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告诉我们有关他外出旅游的一段经历。一旦给定一个主题,学生们就会积极思考,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外出旅游的图画,其所组织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包涵了:Where did you visit for vacationland? Who did you go with?Where did you visit?等问题。我要求同桌之间就这一话题进行对话,毕竟学生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因此都积极开动脑筋组织语言,最后我会请几组同学表演对话内容,这样他们就在愉快的交谈中掌握了这一章节的知识点。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鼓励学生质疑
  英语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设计和组织教学中要提出的问题,明确提问的方式和目的,精心设计问题。对设计的提问应精心选择,将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的问题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以免浪费教学活动的时间。提问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使学生感到能够回答并产生愿意思考的积极态度。
  四、课堂提问的艺术与策略
  提问时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切忌用强调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提问。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起着重要的因素。所提问题要面向全体,如果问答只在占多数的中等生中进行,优秀生和学困生就会逐渐厌恶英语,从而对全班同学的外语教学产生消极作用。问题要大体适应学生的口语水平,如需要提出长、难问题时,可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短小问题。比如,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教师按课文提问要求学生按课文看书回答,如课文句子较长,则可分成几句,让学生省略原句或照原句回答。注意正确的提问方式。首先,在提问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即使有几个学生已经举手,教师提问后也要耐心等一等,给予更多学生思考的机会。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如果学生回答完全正确,教师要毫无吝啬地肯定,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提出改进答案的意见,使学生愿意接受。
  五、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索的意识
  求真、好奇、质疑正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没有质疑探索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我在教学中,通过自己创设的不同的外部情景来诱发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在变化,如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让他们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学生在质疑探索中的创新发现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活动特征的创新体验。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英语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场所,并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徐占祥.学习行动力: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动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20).
  [2]张彩红.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改革与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
  [3]孙朝芹.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2(09).
  [4]侯文芝.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l(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