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摭谈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策略
【作者】 邹 伟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一个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培养其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这是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上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乐于求知探索,就成了教师追求的教学理想;学生道德素养好,学习成绩优异,也成了教师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构建;高效课堂;管理;教学手段;关爱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西藏,有利于反分裂和祖国统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初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在一些学校没有得到重视,以为任何人都可以教;学生认为开卷考试,用不着学,考试时翻翻书就可以了,所以不愿去学,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全都放松了、不听了,甚至花样百出,出现了严重的思想问题,如懒散、厌学、好吃、贪玩、“早恋”、偷窃、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不法青年在外偷、抢等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十分低下。学生要学好初中思想品德,必须在平时打好基础,特别在平时的每节课上要学得高效。那么教师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提高初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其学科的特点是具有很鲜明的时效性。因此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鲜活的时政材料展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能否管理好学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成绩。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很重视对学生的管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抓好课堂管理呢?(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二)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课堂的管理和教师的管理机智灵活有关,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的处理课堂上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如:“这么多同学举手,教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但同学们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学生”,“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你期望的,就给予肯定,而且必须明确那一类行为是你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你期望的,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三)树立典型。一个班级往往有几个比较让教师头疼的学生,但也会有几个让教师很省心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很好的利用这些典型。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在要求全班学生静下来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大声喊,只要表扬几个遵守纪律的,其他学生就会静下来。对于那些受表扬的学生,他们以后也会更遵守纪律,因为他们希望教师再表扬他。对于班级中几个调皮的学生,他的同桌可以是比较自觉的学生,要求这个学生可以适当的帮教师提醒他。譬如在读书的时候他没翻到可以帮他找一下,上课时做小动作可以提醒他注意听讲。但这样自觉的学生并不多,而且特别要注意有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影响,反而适得其反。对班级中特别调皮的学生,在班会课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说说他身上的缺点,也让别的学生对照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小毛病引以为鉴。在找完缺点后再找找这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对他提出教师和同学对他的期望。(四)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在班级里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更是同学学习的榜样,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如果班干部带头讲话那么他接受的批评和惩罚将更严厉,班干部周围的同学不遵守纪律,班干部也有义务提醒和监督他们,增加班干部的责任感。班干部有义务协助教师管理好班级,管好身边的同学遵守课堂纪律。这样以点带面使整个班级纪律得到控制。(五)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当课堂教学已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自控力、自制力都大大提高,这时可由学生自我管理。”管”是为了达到不管,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学会管理。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采用各种方式,使教学都成为一个个开放系统,使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不断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巧妙的课堂设问
课堂设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巧妙的课堂设问是实施高效课堂、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巧妙的课堂设问,是学生思维的“引擎”,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发动机”。它不能肤浅也不能过于深刻,只要能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就是成功的课堂设问。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认知心理的提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授课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笔者主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首先有效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变,切实体会家乡的变化。这些内容,任何语言的描述都不如影像资料更具有说服力、震撼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灵活、有效地上好活动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活动课包括辩论、演讲、小品等多种形式。活动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能力、查找资料精心归纳的能力、小组交流能力。在活动课当中,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高涨,更有利于接受所学的内容。
四、发挥多样的教学手段
中学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政治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电影、录像、电视、投影、录音、幻灯等现代电教媒体综合、有效地引入课堂,实现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再现时间场面,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二)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在“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直抒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四)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进行“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可以放弃吗“的讨论。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自己编写问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五)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或偶尔叫学生写政治小论文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六)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初中思想品德观点。(七)理论分析可借助例证名言。讲授理论观点时,可从有趣的例证讲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等,都包含着或直接表现着深奥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为恶小而为之”,包含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通过这些名言的分析,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理论情境之中。(八)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初中思想品德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途径
高效课堂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这种兴趣的激发不是靠一两个时政材料做“包袱”,而是要有技巧,要挖掘材料与政治知识和原理的契合点,并且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高效课堂是一个双向的多方面的概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课堂有限时间内的高效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运用技能方面得以提高,而且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做好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学行为的调整,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智慧的生成,自主意识的觉醒,教育思维的转换,教育幸福的体验,生命价值的实现,真正体现出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效率高和教学效益大的三大优势。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现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依旧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既能很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可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更应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情于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温栓柱.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2(8):58.
[2]江颉.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12):19-20.
[3]宋伟.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几条途径:思想品德课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49-50.
[4]李红梅.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以系统论的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4):36-38.
【关键词】 构建;高效课堂;管理;教学手段;关爱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西藏,有利于反分裂和祖国统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初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在一些学校没有得到重视,以为任何人都可以教;学生认为开卷考试,用不着学,考试时翻翻书就可以了,所以不愿去学,于是在课堂上学生全都放松了、不听了,甚至花样百出,出现了严重的思想问题,如懒散、厌学、好吃、贪玩、“早恋”、偷窃、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不法青年在外偷、抢等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十分低下。学生要学好初中思想品德,必须在平时打好基础,特别在平时的每节课上要学得高效。那么教师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提高初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我想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其学科的特点是具有很鲜明的时效性。因此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鲜活的时政材料展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能否管理好学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成绩。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很重视对学生的管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抓好课堂管理呢?(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二)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课堂的管理和教师的管理机智灵活有关,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的处理课堂上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如:“这么多同学举手,教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但同学们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学生”,“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你期望的,就给予肯定,而且必须明确那一类行为是你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你期望的,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三)树立典型。一个班级往往有几个比较让教师头疼的学生,但也会有几个让教师很省心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很好的利用这些典型。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在要求全班学生静下来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大声喊,只要表扬几个遵守纪律的,其他学生就会静下来。对于那些受表扬的学生,他们以后也会更遵守纪律,因为他们希望教师再表扬他。对于班级中几个调皮的学生,他的同桌可以是比较自觉的学生,要求这个学生可以适当的帮教师提醒他。譬如在读书的时候他没翻到可以帮他找一下,上课时做小动作可以提醒他注意听讲。但这样自觉的学生并不多,而且特别要注意有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影响,反而适得其反。对班级中特别调皮的学生,在班会课上可以让其他学生说说他身上的缺点,也让别的学生对照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小毛病引以为鉴。在找完缺点后再找找这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对他提出教师和同学对他的期望。(四)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在班级里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更是同学学习的榜样,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如果班干部带头讲话那么他接受的批评和惩罚将更严厉,班干部周围的同学不遵守纪律,班干部也有义务提醒和监督他们,增加班干部的责任感。班干部有义务协助教师管理好班级,管好身边的同学遵守课堂纪律。这样以点带面使整个班级纪律得到控制。(五)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当课堂教学已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自控力、自制力都大大提高,这时可由学生自我管理。”管”是为了达到不管,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学会管理。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采用各种方式,使教学都成为一个个开放系统,使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不断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巧妙的课堂设问
课堂设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巧妙的课堂设问是实施高效课堂、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巧妙的课堂设问,是学生思维的“引擎”,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发动机”。它不能肤浅也不能过于深刻,只要能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就是成功的课堂设问。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认知心理的提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授课方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笔者主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首先有效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如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变,切实体会家乡的变化。这些内容,任何语言的描述都不如影像资料更具有说服力、震撼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灵活、有效地上好活动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活动课包括辩论、演讲、小品等多种形式。活动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能力、查找资料精心归纳的能力、小组交流能力。在活动课当中,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高涨,更有利于接受所学的内容。
四、发挥多样的教学手段
中学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政治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电影、录像、电视、投影、录音、幻灯等现代电教媒体综合、有效地引入课堂,实现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再现时间场面,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二)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校、抽象、概括。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在“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直抒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四)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如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进行“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可以放弃吗“的讨论。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自己编写问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五)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或偶尔叫学生写政治小论文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六)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有抑扬顿挫,要生动形象。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初中思想品德观点。(七)理论分析可借助例证名言。讲授理论观点时,可从有趣的例证讲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等,都包含着或直接表现着深奥的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为恶小而为之”,包含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通过这些名言的分析,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理论情境之中。(八)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初中思想品德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途径
高效课堂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这种兴趣的激发不是靠一两个时政材料做“包袱”,而是要有技巧,要挖掘材料与政治知识和原理的契合点,并且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高效课堂是一个双向的多方面的概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课堂有限时间内的高效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运用技能方面得以提高,而且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做好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增强,教学行为的调整,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智慧的生成,自主意识的觉醒,教育思维的转换,教育幸福的体验,生命价值的实现,真正体现出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效率高和教学效益大的三大优势。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现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依旧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既能很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可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更应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尽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情于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温栓柱.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2(8):58.
[2]江颉.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12):19-20.
[3]宋伟.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几条途径:思想品德课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49-50.
[4]李红梅.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以系统论的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4):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