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之浅见

【作者】 高 菊 王 薇

【机构】 黑龙江省萝北县凤翔镇学校



【正文】  我国教育家认为“学生们在学校里受到教育的过程是在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逐步完善他们的个人能力的基础。”做为老师就是要把一个个信念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每一颗种子都能收获一个行动。素质教育不是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就是素质教育,周德藩主任说得好,“小学生有了见到一张废纸能主动捡起来,见了长辈问声好的良好习惯,这就是素质教育的落实”
  “习惯成自然”这话有点道理,一旦学生从小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就能持之以恒,他们就会成为跨世纪的有用人才。下面就以我在工作中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从小抓起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可塑性大,在模仿方面尤其突出。本着这一年龄特征,我采用直观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及身边的好事好事作为教育题材,让学生学习十佳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争做好儿童。如上学不能迟到,上课时要端正姿势坐好,上课之前要把要准备用的东西准备好…… 在我不懈地努力说教之下,学生们的这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显著地提高,只要我的一个小动作,他们就知道自己怎么做了。
  二、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印象力,生活习惯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候是判断一个人品质好不好的标准。做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老师要把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言行习惯做为日常教育的基础来抓。学生只要有了好的生活习惯,当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遇到一些小事,就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当解决得好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肯定,要是没有解决了,我会帮助他们说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不足的地方,同时还提出怎么补救,经过长时间的帮助,学生们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日常学习中遇到问题他们就会成为一种自然的潜在反应,认为自己行,能解决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学生平时说话一点不注意,出口就是脏话”;这样的学生在学校,我发现了,就给他提出来及时纠正,经过一段时间地观察,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没有改善,通过跟家长联系得知,学生在放学回家之后,跟一些大孩子玩,这些话都是从这些大孩子那里学到的,我针对这个现象,在班级里组织了主题班会,让学生以表演小舞台剧的形式,把这个学生的言行表演出来,开始他看得还比较津津有味,可是后来了,他的头就低下了,再也不抬起来了,会后我找他谈心,让他说出自己地想法之后,找出他的不足的地方,帮助他改正这些不好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我看到他的行为真的有所改变变了。从这件事,我想到要想培养学生的习惯就要从他们的身边的小事做起,立志要从自己做起,逐渐养成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小中见大,小而不小,在学校如看见别人的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捡起来;向别人借东西先打招呼,用后能说声谢谢。让学生立志“我能行”在自己力所能及时就要自己动手,也要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如洗手帕,整理房间物品等,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没在社会上争做好儿童。
  三、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好的予以表扬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人,这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没有帮助别人的心理,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促手的生活,这一现象与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求不相符合,我通过家长会、班会,向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提出怎样养成良好习惯和做个好学生的具体要求,是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发现学生不良行为及时纠正,把他们引向正确的方向。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及时得到表扬,这样能增强学生的上进的信心和动力。如我们的学习委员;每次搬送作业本时,总要把老师把办公桌上的书本整理得整整齐齐。我把她这种良好习惯介绍给同学们后,不但这位学习委员做得更认真,班级里学生也跟着学习养成了做事细心的好习惯。
  四、教育与活动相结合
  教育必须与活动相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一年级训练生活自理习惯活动时,叫学生表演穿衣、系鞋带,进行整理书籍和文具比赛,给做得好的学生戴上小红花,要求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再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一遍,这样同学们基本上能做得符合要求,给他们都戴上小红花,并要求同学们回家也能这样去做,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养成自己能做得事自己做得良好习惯。
  五、建设良好班级,营造学习环境
  教师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打好基础,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条件。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漫长渐变地过程,特别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要常抓不懈。不要是这周我管了,下周工作忙了,就忘记了,要在自己的心里定下一个近期目标,把一个个小得目标都达标了,这个学期也就完成了一个大的目标。我在班级上首先抓一日常规,天天有检查,日日有记载,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针对学校已制定出的各种规章制度,来制定出班级纪律制度。做到有对比也有检查,有表扬也有批评。这样,整个班级形成了一个人人争做好学生,个个都有进步的良好风气。因此,同学们即便是有些不良习惯也在整体良好风气的熏陶下,慢慢地改掉了。一个文明守纪律、好学上进的班风自然就形成了。
  总而言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这项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是可抓可不抓的小事,而是培养跨世纪合格接班人非抓不可的大事,这就能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我们这个长期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