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设计板书
【作者】 曹兴国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实验小学
【正文】 板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强化教学效果而写在黑板上(或制作幻灯片,使用投影仪)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借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板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作用:(1)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感知与理解;(2)理清文章思路,有利于把握重点;(3)揭示内在联系,有利于发展思维;(4)有助于归纳中心,深化对课文中心的领悟;(5)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把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视觉空间里,简明扼要、步步叠加地展示出来,从而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擅长借助构思巧妙的板书辅助教学。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样,板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下面笔者具体简要谈谈板书设计的意义、要求和几种常用的设计类型:
一、设计板书的意义
板书设计,既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媒介,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板书,并能边口授边板书,且富有启发性,那就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产生联想、类比,且有利于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当然,板书设计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它能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和修养水平以及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如果板书设计排列得井井有条,前呼后应,且富有连贯性,就会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板书设计的要求
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构思精巧。即:用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图形来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周密的计划性。在设计板书前,教师要对板书的内容、顺序,字体的大小,写字、列表的位置、内容的多少及美观的造型,都要周密考虑好。即何时板书、板书什么、在何处板书都应做到胸有成竹,使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目的明确。切忌随心所欲,胡写乱画,无目的、无计划。
2、严密的科学性。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让人看上去思路清晰,前后相关,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一个箭头,都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如果主次不分,洋洋洒洒写一黑板,就会令人眼花缭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
3、清晰的条理性。就是对于本节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一定要做到鲜明、概括、简练、醒目。鲜明,就是要突出讲解的重点;概括,是指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简练,就是要简明精炼,要言不烦;醒目,是指一目了然,易懂易记。
4、高度的艺术性。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示,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渗透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审美的原则,应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最佳氛围。因此,教师要用最凝练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应力求做到文字、图画端正美观,结构要新颖,文字要清晰,图标要准确,绘图要正确、美观;同时,板书中也可用特殊符号和彩色粉笔点缀——但须适量,不能喧宾夺主。这样做,往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书写的规范性。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样板,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板书整齐、规范、清晰,不仅使学生容易看懂,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书写、绘图、制表、使用符号要规范,线条整齐,同时还要求教师用词恰当,概括准确,纲要也要尽量完整。
三、板书设计的类型
1、规范式:就是按照教材上的重点、难点,标准、规范地记录下来,展示阅读赏析或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是语文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板书类型。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秋游》一文时就曾设计过这样的板书:
2、提纲式:就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与综合,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出来,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和有关问题。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日月潭》时就曾使用提纲式设计如下的板书:
3、构图式:就是用大括号、关系框等形式,将纲目及主要知识点组成一个能明显反映出从属关系的结构图。这种板书主要用于系统归纳文章的章节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十分清楚地了解前后文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写作技巧。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就曾用构图式设计如下的板书:
4、三点式:即根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渗透点、训练点三点融合在板书设计之中,使学生不仅从文、情、理上透彻理解文章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能巧妙地将听说读写训练贯穿教学始终。但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自控能力不高、有效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必须巧妙地把该节课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合在其中,即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精神状态下,最容易集中精力的时间内把新的知识点学好。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羿射九日》时,就曾用三点式设计如下的板书:
这种形式的板书对于分析人物或认识事物有较大的作用,它比较适用于写景、状物或表现人物特点的课文。建议这种形式的板书设计按如下图示进行:
由于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也是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应使学生得以提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板书设计中,应有效地安排听说读写的训练项目。
总之,板书设计是一种设计艺术,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远不止以上介绍的几种,此外还有对比式、线索式、特征式等等。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重视板书设计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直观作用,因为只有教师主动的讲解,形象的描绘,才能深化板书的内涵,才能使板书的直观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只有把板书的直观和语言的直观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设计板书的意义
板书设计,既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媒介,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板书,并能边口授边板书,且富有启发性,那就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产生联想、类比,且有利于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当然,板书设计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它能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和修养水平以及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如果板书设计排列得井井有条,前呼后应,且富有连贯性,就会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板书设计的要求
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构思精巧。即:用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图形来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周密的计划性。在设计板书前,教师要对板书的内容、顺序,字体的大小,写字、列表的位置、内容的多少及美观的造型,都要周密考虑好。即何时板书、板书什么、在何处板书都应做到胸有成竹,使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目的明确。切忌随心所欲,胡写乱画,无目的、无计划。
2、严密的科学性。在内容的设计上,应让人看上去思路清晰,前后相关,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一个箭头,都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如果主次不分,洋洋洒洒写一黑板,就会令人眼花缭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
3、清晰的条理性。就是对于本节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一定要做到鲜明、概括、简练、醒目。鲜明,就是要突出讲解的重点;概括,是指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简练,就是要简明精炼,要言不烦;醒目,是指一目了然,易懂易记。
4、高度的艺术性。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示,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渗透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审美的原则,应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创造最佳氛围。因此,教师要用最凝练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应力求做到文字、图画端正美观,结构要新颖,文字要清晰,图标要准确,绘图要正确、美观;同时,板书中也可用特殊符号和彩色粉笔点缀——但须适量,不能喧宾夺主。这样做,往往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书写的规范性。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样板,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板书整齐、规范、清晰,不仅使学生容易看懂,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书写、绘图、制表、使用符号要规范,线条整齐,同时还要求教师用词恰当,概括准确,纲要也要尽量完整。
三、板书设计的类型
1、规范式:就是按照教材上的重点、难点,标准、规范地记录下来,展示阅读赏析或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是语文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板书类型。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秋游》一文时就曾设计过这样的板书:
2、提纲式:就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与综合,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出来,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和有关问题。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日月潭》时就曾使用提纲式设计如下的板书:
3、构图式:就是用大括号、关系框等形式,将纲目及主要知识点组成一个能明显反映出从属关系的结构图。这种板书主要用于系统归纳文章的章节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十分清楚地了解前后文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写作技巧。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就曾用构图式设计如下的板书:
4、三点式:即根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渗透点、训练点三点融合在板书设计之中,使学生不仅从文、情、理上透彻理解文章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能巧妙地将听说读写训练贯穿教学始终。但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自控能力不高、有效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必须巧妙地把该节课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合在其中,即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精神状态下,最容易集中精力的时间内把新的知识点学好。例如笔者以前在教学《羿射九日》时,就曾用三点式设计如下的板书:
这种形式的板书对于分析人物或认识事物有较大的作用,它比较适用于写景、状物或表现人物特点的课文。建议这种形式的板书设计按如下图示进行:
由于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也是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应使学生得以提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板书设计中,应有效地安排听说读写的训练项目。
总之,板书设计是一种设计艺术,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远不止以上介绍的几种,此外还有对比式、线索式、特征式等等。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重视板书设计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直观作用,因为只有教师主动的讲解,形象的描绘,才能深化板书的内涵,才能使板书的直观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只有把板书的直观和语言的直观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