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口诀学习法”在“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延伸

【作者】 路明军

【机构】 贵阳市第九中学



【正文】  【摘 要】 本文讲述了口诀学习法的概念,其在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具体内容教学中的应用,为同行提供实例参考,同时以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中口诀的应用为参考,将口诀学习法延伸到其它内容教学或者其他学科教学中去,为口诀学习法的延伸提供思路。
  【关键词】 口诀学习法;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一、口诀学习法
  口诀,原指道家传授道术时的秘语,后多指根据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而口诀学习法,是一种借助口诀,进行知识传授或辅助记忆的方法。
  与传统的死记硬背相比较,口诀学习法有着明显地优势。首先口诀学习法,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其次,合理利用口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对知识点认同感;第三,口诀学习法,因规律性强,有利于学生牢记知识点。
  二、口诀学习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是高考化学考查的热点和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使用口诀学习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化繁为简,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及口诀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元素化合价知识 
  元素化合价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前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在此部分出现问题,如常见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不能准确判断,元素化合价记忆不清,不会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合价。我们在教学中应进行针对性教学,做记忆强化和练习。
  其中,对于常见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判断,提供以下两种口诀供同行选择:
  口诀一: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为负二价;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正二三硅正四;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氮和磷,锰为正二四六七。
  口诀二: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两个口诀在使用时建议二选一,不要求两个都记忆,容易使学生混淆。对于变价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应适当增加练习,强化记忆。
  当学生很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判断之后,我们甚至可以不用口诀,学生便能信手拈来,准确判断。
  2.学情分析、重难点解读和注意事项
  2.1 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知道在反应中,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他们已经学习过化合价,认识常见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初步接触化合价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其次,学生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后,有一定的搜集、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有待提高。
  2.2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判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3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4注意事项: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实例,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到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由表及里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当然,也要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正确、恰当地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教科书只要求学生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不易过多拓展。
  3.氧化还原反应中几种口诀:
  ①“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恰相反”。解析: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若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得到电子,被还原;如果说是哪种试剂,则反过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作氧化剂。
  ②“升失氧化还原剂,氧三层;降得还原氧化剂,还三层”。解析: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共三层意思;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共三层意思。
  ③“失升氧还氧氧,得降还氧还还”。解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产还原产物。
  以上三个口诀都可以结合双线桥法进行分析,教学实践对比发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运用口诀②和③,并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个口诀,不要求学生全部记忆。双线桥法可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但双线桥法本身比较繁琐,而利用口诀恰好可以化繁为简,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并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浅谈“口诀学习法”在其它教学内容或学科教学中的延伸
  口诀学习法不仅可以适应于“氧化还反应”教学,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内容教学,甚至适用于别的学科教学,值得我们借鉴。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原电池口诀:“负活失氧,正稳得还”。解析:原电池的负极往往选用活泼材料(活泼金属),通常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而正极材料往往选取稳定性好的电极(石墨、Pt等),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
  历史学中,对朝代的记忆,“传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地理学中记忆地球的形状,“赤道鼓,两极扁,北极长,南极短”......
  对于口诀学习法的应用举例,笔者这里抛砖引玉,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更多更好的口诀等着各位教师同行去使用,去创造,去延伸。
  四、口诀学习法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对于口诀的合理利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这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但在使用口诀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言简意赅,紧扣重点。口诀如果太过繁杂,即使能涵盖所有内容,但由于口诀内容本身过多,并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不能获得认同感,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能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其次,该用则用,切勿滥用。例如在学生记忆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时,“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本身便可以作为口诀,如果再编制口诀,反而增加学生的记忆内容,效果还不一定好。
  最后,口诀学习法常常可以和别的方法相结合。在编制口诀时,往往口诀并不能把所有知识点涵盖在内,口诀也不能让学生一劳永逸,凭口诀便能解所有题,如果口诀学习法与别的方法相结合,相辅相成,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环贞.口诀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5(16):113.
  [2] 沈家强.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分析[J].高中数理化,2017(08):51.
  [3] 李惠. 中学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学习进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 徐畅. 中学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杨明生,邱寒.谈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教学[J].化学教育,2010,31(1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