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聚智慧于细节 展精彩于课堂

【作者】 周雪娟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精彩的细节成就智慧的课堂。“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语文教学只有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课堂中每一个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揣摩教学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尽量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与精彩。
  【关键词】 高中语文;立足文本;关注细节;巧用情境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教学无小事,处处是细节。重视细节,她会让你走向成功;轻视细节,她会让你趋于失败。一堂好课往往使某一个细节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那是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智慧相互碰撞的美丽瞬间。“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聚焦细节,欣赏细节,才能使课堂熠熠生辉。
  一、立足文本细节,提高教学效率
  关注细节,领悟文本内涵。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效率,要细读文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文本细节。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事实证明,文本细读是一道无法绕过的坎,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
  抓住文本细节,注重提纲挈领。文本中一些细节,选择得好,可以高屋建瓴,纲举目张,或者另辟蹊径,别有洞天。她是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文本解读的关键点,深入体会文章主旨的助推器。文本重要的语段、句子、词语,应该是高度关注的细节,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够从整体参与性上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如我在组织学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那么,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呢?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学生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入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强调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用了《纤夫的爱》里“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的歌词,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显而易见。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新课程理念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减负增效,讲要“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我组织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抓住“风雪山神庙”这一细节描写,巧问:“假如没有风雪那结果会怎样?”所有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大家七嘴八舌,一时间课堂分外活跃,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有的认为,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有的说,没有风雪,就不会压倒草料场,林冲就不会到山神庙暂避栖身。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就响了,学生们意犹未尽,个别学生还跑到办公室跟我继续讨论。
  教学的细节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教师只有关注文本细节,才能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立足文本细节,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高中语文教学要善于追本溯源,立足教材实际;抽丝剥茧,做好细读工作;旁推侧引,发挥主导作用,对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指导才能有所裨益。
  二、把握教学细节,展现精彩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细微的小节往往成就一次动人的履历,萌发一颗智慧的种子。细节虽小,但它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关注细节,其实是关注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也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只有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方能成就精彩课堂。恰到好处的细节处理,反映着教师的睿智和思想。如果我们对一些教学细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收效甚微。相反,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注重有价值的细节,我们会喜出望外。好的“小细节”凝聚着老师的课堂智慧,是一个老师课堂教学技能的体现。这些细节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主旨的作用,能起到推动课堂向纵深发展的作用,也能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心领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要具备捕捉课堂稍纵即逝的契机,灵活驾驭课堂,熟练教活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精彩纷呈。
  抓住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次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会毁灭一个精彩的课堂。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要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写出感悟:如我上了《侍坐章》,要学生谈谈自己对孔子的认识;学了《寡人之于国也》,引导学生从现代角度看孟子思想的积极意义;讲了《劝学》后,要求学生回忆有关学习的名言,于课后收集部分学生的名言相互交流;欣赏了李乐薇的“出去时,小路是我幸福的起点;归来时,小路是我幸福的终点”,要求学生以“母亲”为话题进行仿写。学生思维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适当指导、点拨,以求共同提高。
  生动有趣的课堂,总是呈现在许多课堂教学的“细节”中间,关注细节,尊重细节,剖析细节,成了我们课堂改革教学的一个亮点。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只须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建立“细节优势”,突破“细节难点”,这样,精彩课堂就会应运而生,高效课堂才能指日可待。
  三、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境为情设,情因境生。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块绿洲,是构建诗意灵动的语文课堂的一扇窗户。有效的教学情境,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又是师生课堂互动的桥梁,既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生机勃勃,气味盎然,精彩纷呈。
  情境教学就是“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就高中语文教学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教材里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语言细腻而生动,情感丰富而真挚,人文深厚而独特,哲理博大而深邃……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不断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主持人的身份,引领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学生的情感方能自由流淌,自然倾泻。注重创设以激发兴趣为宗旨,以审美愉悦为突破口,以提高效率为中心,以读写结合为主线的情趣氛围;注重有意识地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盛境,让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个个场景秀色可餐;一个个故事生动有趣,语文教学才会灵动智慧,引人入胜。
  情境的创设需要别出心裁,力求做到“新”“奇”“趣”。注重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活动为途径,以生活为源泉,注重寓教于乐。
  优化教学情境,讲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艺术。注重追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探究中“登堂入室”,让教学充满智慧,让学生获得文本之外的收获。如我组织学习《祝福》时,文中涉及到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几个阶段都在春天,我以此为突破口,设置教学情境:“春日之时,丈夫死亡;孟春之时,被卖改嫁;暮春之时,痛失爱子;迎春之时,一命归天。春天多么美好,而祥林嫂却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到底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鲁四爷,是柳妈,还是鲁镇的人们?”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探究,很快找出答案,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和骗人的神权迷信。这是文本的主旨所在。如此这般紧扣作品主题,设置情境既能迅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作品的主题,又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追求无止境。“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高效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奇异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垂涎三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实”,更要求“活”。“实”是语文教学基本功的体现,而“活”则是教师教学艺术技能的彰显。
  小细节,构建大智慧。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可以在课前创设情境,可以在课中插入情境,可以在课后补充情境。多姿多彩的故事情境,如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音乐情境,游戏情境,实物情境等等,只要有利于教学,我们何不信手拈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增强素养。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聚焦课堂,关注细节,让我们收获的是感动,体验的是快乐,释放的是智慧。只有这样,课堂“小细节”才能用得巧,用得妙,用得美,才能艺术化地进行课堂教学,才能使课堂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成就高效。
  参考文献:
  [1]刘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抓好每个细节[J],学周刊.2016(11);
  [2]肖战美.教育智慧彰显于细节之中[J],基础教育研究.2017(09);
  [3]郑长江.高中语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浅谈[J].学周刊.2015年21期;
  [4]董武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