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林冲形象及其意义探析——再读林冲的人生轨迹
【作者】 连景彬
【机构】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林冲的人生轨迹,是一个从顺民到求当顺民再到求当顺民而不得的路径。林冲终于落草为寇这个结局,特别具有典型意义,最能表现“官逼民反”这个主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懂了林冲就读懂了《水浒传》。
【关键词】 文学名著、《水浒传》、人物形象
林冲的人生轨迹写满悲哀、无奈和痛苦的挣扎。
起点:标准暖男加模范顺民
林冲在第七回登场。此时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一身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有一定身份地位,有一份稳定薪酬收入,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娘子,有一个温馨安稳的爱巢。林冲没有往上攀爬的政治野心,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的最大愿景是当好暖男,守着娘子,生几个子女,过平静的日子。可以说林教头是标准的中国好丈夫,他的愿景也是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愿景。他是暖男,是顺民,他未来的日子是不难想见的,他的明天似乎只会越来越美好。
挣扎:委曲求全只为当顺民
林冲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那个时代当一个顺民是要靠运气的,而再高明的读者也不会料到英雄暖男如林冲有一天竟会连顺民也当不成。林冲的一生一直在走下坡路,从东京到沧州,再从沧州到梁山;从小军官到囚犯,再从囚犯到匪徒。而他命运的两次重大转折跟两座寺庙相关联。
一座叫东岳庙。林冲陪娘子到庙里上香。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林娘子。调戏美女是官二代高衙内每天必修课,在他看来,在天子脚下没有他调戏不成的女人。但是今天他调戏的女人是林教头的老婆,当林教头闻讯赶到,为了不吃眼前亏他只好暂时收敛而去。调戏不成事小,堂堂官二代丟脸事大;官宦们有时争的只是一张脸,斗的只是一口气。你林冲再牛也只是个臭教头,我高衙内分分钟灭了你。随后高衙内公然闯入林冲私宅,企图强暴林娘子,不仅仅是为了泄欲火,更是为了给林冲们立立规矩。幸好林冲及时赶回家救了娘子,但面对官二代林教头还是一忍再忍,忍无可忍坚持忍。
年少的读者大多不理解林冲的忍忍忍,你林冲武艺那么高强,老婆平白无故被流氓无赖调戏凌辱,你却一味当缩头乌龟息事宁人,亏你还是条好汉子。研究《水浒传》的专家们大多也质疑林冲委曲求全、隐忍苟且的性格。扪心自问,我们如果处在林冲的境地,就敢于奋起灭奸除恶吗?走法律途径告官,谁敢受理,告得赢吗?把高衙内打成残废?你林冲全家不被灭了才怪。林冲不是窝囊废,他也是一条血性汉子。但他更是一个理智而清醒的顺民良民。没事,他不会惹事;有事,他尽量忍事;因为他想本本分分过日子,平平安安过一生。试问,林冲这样错了吗?
带刀私闯白虎节堂是死罪,林冲侥幸捡回一条命,被刺配沧州,他认命。被押解公差折磨,险些被他们杀害于野猪林,他还是忍。这是委曲求全,但绝非苟且偷生。他觉得自己犯了法,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从这点看,他是遵守法律的良民。而他心甘情愿前往沧州服刑,说明他对社会对人生对家庭的未来还有信心。他期待刑满释放后与娘子团圆,重新过上安妥的日子,重回原有的生活轨道。林冲从没想过挑战强权,对抗社会;他现在所有的念头和努力,无非在争取把失去的顺民当回来。
终点:顺民路绝而落草为寇
不少人认为林冲的退忍客观上助长了高太尉父子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良善无为客观上诱发了恶人恶行的升级。换言之,林冲的悲惨遭遇他本人要负一定的责任。这是一种可怕却颇有市场的怪论。试想,林冲能否靠法律或靠自己的抗争战胜高太尉父子吗?挑战高太尉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被他灭了,二是玉石俱焚。对此林教头有清醒的认识。
另一座庙唤做山神庙。林冲在这座庙口完成了从暖男、顺民向凶犯、匪徒的华丽转身。
在高太尉父子看来,林娘子能否得手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当下最要紧的是灭了林冲来彰显强权的神威。灭了林冲、上了林娘子,对于强权来说已经由面子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发展逻辑,可怜的林冲对此一无所知,大宋的千万顺民当然也一无所知。
火烧大军草料场这个局设得滴水不漏,堪称典范。从设局、下套,到执行、善后,完美演绎了东方式的智慧。林冲能逃过这一劫完全是靠神明庇佑。草料场被烧毁,林冲只剩下死路一条。到这个关节,林冲的顺民梦宣告彻底破灭。从陆谦、富安、差拨口里,林冲终于知晓了高太尉父子的阴谋和陆谦等人的罪恶。于是,他痛痛快快杀了三个帮凶,祭了山神,大步迈向梁山。
少年读《水浒》,读的是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迈,聚啸山林落草为寇的逍遥,读的是英雄的快意恩仇。中年读《水浒》,读的是顺民乃至顺民当不成顺民的悲哀无奈。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民分两种,一种是做稳了奴隶,另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林冲们想当顺民,对不起你们不够格。
然而林冲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能活着,并且当上了匪徒。林冲身份地位武艺把武大郎甩下十几条街,因此娘子被人调戏时他至少有能力喝止;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至少有能力保护自己;当他走投无路时,至少可以聚义山林叫板朝廷。而反观武大郎们,老婆被人霸占了,还得搭上自己一条命。所以说,同样是顺民当不成顺民,林冲比武大郎幸运,他由顺民到匪徒的转身堪称华丽。
读懂了林冲的人生轨迹,你就读懂了《水浒传》,而读懂了《水浒传》,你就读懂了中国古代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浒传》比《红楼梦》深刻。
【关键词】 文学名著、《水浒传》、人物形象
林冲的人生轨迹写满悲哀、无奈和痛苦的挣扎。
起点:标准暖男加模范顺民
林冲在第七回登场。此时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一身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有一定身份地位,有一份稳定薪酬收入,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娘子,有一个温馨安稳的爱巢。林冲没有往上攀爬的政治野心,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的最大愿景是当好暖男,守着娘子,生几个子女,过平静的日子。可以说林教头是标准的中国好丈夫,他的愿景也是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愿景。他是暖男,是顺民,他未来的日子是不难想见的,他的明天似乎只会越来越美好。
挣扎:委曲求全只为当顺民
林冲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那个时代当一个顺民是要靠运气的,而再高明的读者也不会料到英雄暖男如林冲有一天竟会连顺民也当不成。林冲的一生一直在走下坡路,从东京到沧州,再从沧州到梁山;从小军官到囚犯,再从囚犯到匪徒。而他命运的两次重大转折跟两座寺庙相关联。
一座叫东岳庙。林冲陪娘子到庙里上香。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林娘子。调戏美女是官二代高衙内每天必修课,在他看来,在天子脚下没有他调戏不成的女人。但是今天他调戏的女人是林教头的老婆,当林教头闻讯赶到,为了不吃眼前亏他只好暂时收敛而去。调戏不成事小,堂堂官二代丟脸事大;官宦们有时争的只是一张脸,斗的只是一口气。你林冲再牛也只是个臭教头,我高衙内分分钟灭了你。随后高衙内公然闯入林冲私宅,企图强暴林娘子,不仅仅是为了泄欲火,更是为了给林冲们立立规矩。幸好林冲及时赶回家救了娘子,但面对官二代林教头还是一忍再忍,忍无可忍坚持忍。
年少的读者大多不理解林冲的忍忍忍,你林冲武艺那么高强,老婆平白无故被流氓无赖调戏凌辱,你却一味当缩头乌龟息事宁人,亏你还是条好汉子。研究《水浒传》的专家们大多也质疑林冲委曲求全、隐忍苟且的性格。扪心自问,我们如果处在林冲的境地,就敢于奋起灭奸除恶吗?走法律途径告官,谁敢受理,告得赢吗?把高衙内打成残废?你林冲全家不被灭了才怪。林冲不是窝囊废,他也是一条血性汉子。但他更是一个理智而清醒的顺民良民。没事,他不会惹事;有事,他尽量忍事;因为他想本本分分过日子,平平安安过一生。试问,林冲这样错了吗?
带刀私闯白虎节堂是死罪,林冲侥幸捡回一条命,被刺配沧州,他认命。被押解公差折磨,险些被他们杀害于野猪林,他还是忍。这是委曲求全,但绝非苟且偷生。他觉得自己犯了法,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从这点看,他是遵守法律的良民。而他心甘情愿前往沧州服刑,说明他对社会对人生对家庭的未来还有信心。他期待刑满释放后与娘子团圆,重新过上安妥的日子,重回原有的生活轨道。林冲从没想过挑战强权,对抗社会;他现在所有的念头和努力,无非在争取把失去的顺民当回来。
终点:顺民路绝而落草为寇
不少人认为林冲的退忍客观上助长了高太尉父子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良善无为客观上诱发了恶人恶行的升级。换言之,林冲的悲惨遭遇他本人要负一定的责任。这是一种可怕却颇有市场的怪论。试想,林冲能否靠法律或靠自己的抗争战胜高太尉父子吗?挑战高太尉只有两种结果,一是被他灭了,二是玉石俱焚。对此林教头有清醒的认识。
另一座庙唤做山神庙。林冲在这座庙口完成了从暖男、顺民向凶犯、匪徒的华丽转身。
在高太尉父子看来,林娘子能否得手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当下最要紧的是灭了林冲来彰显强权的神威。灭了林冲、上了林娘子,对于强权来说已经由面子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发展逻辑,可怜的林冲对此一无所知,大宋的千万顺民当然也一无所知。
火烧大军草料场这个局设得滴水不漏,堪称典范。从设局、下套,到执行、善后,完美演绎了东方式的智慧。林冲能逃过这一劫完全是靠神明庇佑。草料场被烧毁,林冲只剩下死路一条。到这个关节,林冲的顺民梦宣告彻底破灭。从陆谦、富安、差拨口里,林冲终于知晓了高太尉父子的阴谋和陆谦等人的罪恶。于是,他痛痛快快杀了三个帮凶,祭了山神,大步迈向梁山。
少年读《水浒》,读的是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迈,聚啸山林落草为寇的逍遥,读的是英雄的快意恩仇。中年读《水浒》,读的是顺民乃至顺民当不成顺民的悲哀无奈。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民分两种,一种是做稳了奴隶,另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林冲们想当顺民,对不起你们不够格。
然而林冲是幸运的,因为他至少能活着,并且当上了匪徒。林冲身份地位武艺把武大郎甩下十几条街,因此娘子被人调戏时他至少有能力喝止;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至少有能力保护自己;当他走投无路时,至少可以聚义山林叫板朝廷。而反观武大郎们,老婆被人霸占了,还得搭上自己一条命。所以说,同样是顺民当不成顺民,林冲比武大郎幸运,他由顺民到匪徒的转身堪称华丽。
读懂了林冲的人生轨迹,你就读懂了《水浒传》,而读懂了《水浒传》,你就读懂了中国古代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浒传》比《红楼梦》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