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作者】 张巍学
【机构】 黑龙江省拜泉县拜泉镇中心学校
【正文】 时间过得真快,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年又过去了,在这一年中,虽然辛苦,但是又是快乐和满足,因为在本学年中,我的班级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了较大的转变。为此,我对自己更有信心,对后进生更有信心,对本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更好的期待,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细致了解学困生特点:
我班的学困生存在的主要毛病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时,没有家长监控,而且书写不认真。学生心理方面也存在有以下几个明显突出特点:
1、自尊和自信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
因为在小学几年的时间里,可能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不突出,不如其他同学优秀,逐渐的使学生自己对自己首先失去了信心,在课堂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左耳听,右耳冒。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总是认为自己不会,得过且过,避而不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
2、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现今的班级里,和以往学生相比较,比较突出或说明显的是?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不能吃苦,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会有所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讲授减少,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所以,有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再加上到中学后学科的增加,学生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失去上进心。
3、缺乏责任感。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些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说溜号时,导致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有些后进生在课堂上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内容对作业并不认真、或者养成了不重视考试,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4、学生自学能力和基础差。
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盲目的学,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不会举一反三,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俗话说,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特别是数学知识结构较紧密,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越拉越多,更无从下手学生会感觉盲目,更没信心。
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有就是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生角度来看,如果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反之,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再加上主观不努力,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数学。
二、客观上的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之一。表现在: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当前的社会有一?小部分人没读几天书,却靠钱权关系或机遇挣到大钱;或有些靠不法手段成了“爆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过早的放弃了求学的观念。
三、教师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了解学困生,关心和爱护后进的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爱护学困生,真正的关注他们,关心他们,是打开后生的心扉的金钥匙。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所以教师要一碗水端平,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能把他们当作后进生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学习成绩也不是唯一标准,任何一个后进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就看教师的教育艺术了,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2、重视课内课外的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作为任教多年的我,也积累了一点小经验,那就是平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疏导方法。如好动好玩者,课间跟他们一起玩,在玩中讲道理,渗透,规范课堂秩序;爱偷吃零食者,有备请吃糖果,恰到好处的说说吃零食应注意时间、空间、数量等,让其意识到课上吃零食是很坏的影响;对作业不按时交和书写潦草的,先减少作业量,要求及时完成,要求认真对待,书写工整,以示老师的扶贫关爱,按老师要求做到的,及时表扬鼓励,使其树立信心慢慢与其他同学齐步前进。总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知心朋友,虽然,很难做到,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3、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与学生充分互动,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们都注意到差生由于心理上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那么我尽量将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就会慢慢的养成。时间长了,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4、帮助学困生列计划,定目标。
我总结了多数学困生主要是没有奋斗目标,因此,我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和长期性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一点点成功,老师给予肯定,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列出学习计划。教师要及时跟踪了解,课后还应及时的督促,鼓励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5、增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我校的老师交流时,普遍反映教师?对于学困生来说付出较多,但收获较慢,并且不明显,要想较快进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我总结经验多利用家访、电访、信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提出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家长可以走进课堂,因为在家庭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配合紧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6、发挥老师的作用,帮助学困生提高。
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促进,既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予养成差生的良好的心态。
7、对于智力较低的学生的辅导
后进生理解、思维、表达、记忆等能力一般都比较低,许多知识都要经过多次反复教,才能接受,因此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尤为重要。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我们要从每个学困生的实际出,并尝试成功喜悦。虽然是一项复杂而有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只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一、深入细致了解学困生特点:
我班的学困生存在的主要毛病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时,没有家长监控,而且书写不认真。学生心理方面也存在有以下几个明显突出特点:
1、自尊和自信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
因为在小学几年的时间里,可能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不突出,不如其他同学优秀,逐渐的使学生自己对自己首先失去了信心,在课堂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左耳听,右耳冒。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总是认为自己不会,得过且过,避而不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
2、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现今的班级里,和以往学生相比较,比较突出或说明显的是?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不能吃苦,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会有所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讲授减少,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所以,有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再加上到中学后学科的增加,学生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失去上进心。
3、缺乏责任感。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些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说溜号时,导致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有些后进生在课堂上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内容对作业并不认真、或者养成了不重视考试,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4、学生自学能力和基础差。
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盲目的学,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不会举一反三,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俗话说,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特别是数学知识结构较紧密,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越拉越多,更无从下手学生会感觉盲目,更没信心。
5、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有就是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生角度来看,如果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反之,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再加上主观不努力,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数学。
二、客观上的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之一。表现在: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当前的社会有一?小部分人没读几天书,却靠钱权关系或机遇挣到大钱;或有些靠不法手段成了“爆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过早的放弃了求学的观念。
三、教师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了解学困生,关心和爱护后进的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爱护学困生,真正的关注他们,关心他们,是打开后生的心扉的金钥匙。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所以教师要一碗水端平,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能把他们当作后进生看待,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学习成绩也不是唯一标准,任何一个后进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就看教师的教育艺术了,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2、重视课内课外的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作为任教多年的我,也积累了一点小经验,那就是平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疏导方法。如好动好玩者,课间跟他们一起玩,在玩中讲道理,渗透,规范课堂秩序;爱偷吃零食者,有备请吃糖果,恰到好处的说说吃零食应注意时间、空间、数量等,让其意识到课上吃零食是很坏的影响;对作业不按时交和书写潦草的,先减少作业量,要求及时完成,要求认真对待,书写工整,以示老师的扶贫关爱,按老师要求做到的,及时表扬鼓励,使其树立信心慢慢与其他同学齐步前进。总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知心朋友,虽然,很难做到,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3、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与学生充分互动,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们都注意到差生由于心理上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那么我尽量将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就会慢慢的养成。时间长了,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4、帮助学困生列计划,定目标。
我总结了多数学困生主要是没有奋斗目标,因此,我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和长期性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一点点成功,老师给予肯定,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列出学习计划。教师要及时跟踪了解,课后还应及时的督促,鼓励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5、增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我校的老师交流时,普遍反映教师?对于学困生来说付出较多,但收获较慢,并且不明显,要想较快进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我总结经验多利用家访、电访、信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提出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家长可以走进课堂,因为在家庭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配合紧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6、发挥老师的作用,帮助学困生提高。
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促进,既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予养成差生的良好的心态。
7、对于智力较低的学生的辅导
后进生理解、思维、表达、记忆等能力一般都比较低,许多知识都要经过多次反复教,才能接受,因此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尤为重要。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势在必行,我们要从每个学困生的实际出,并尝试成功喜悦。虽然是一项复杂而有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只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