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态
【作者】 杜 昌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
【正文】 【摘 要】 班主任承受着体力上和精力上的双重压力,调整好心态对于有效工作至关重要。学生时代是一个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学习与处理问题,难免会引发错误。我们做班主任的应该有“静待茶香”的心态,慢慢的引导与等待。当我们面对学生似乎是幼稚的举动时,不要轻易否定或者忽略他们,要有欣赏学生的眼光与胸襟,那样我们才不至于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换个角度看待学生的错误,班主任便获得了更多的正面的有效教育资源。
【关键词】 心态;引导;欣赏;角度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繁琐而精细。从学生的生活教育到学生的礼仪教育,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都要“事必躬亲”。班主任还要上通学校,下通家长,在两者之间处理好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安全健康。班主任承受着体力上和精力上的双重压力。那么,面对这些班主任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呢?
一、 班主任要有“静待茶香”的心态,既要教授方法,又要留给学生自由成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时代是一个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由于“无知”,所以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对新知识充满了疑问与不解,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学习与处理问题。这就难免会引发错误。虽然,此时他们无知乃至犯错,但是,这时候的他们是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的,他们需要的除了师长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疑问的时间与空间,以及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我们许多班主任老师往往忽略了后者,仅想通过自己的“道德说教”便可不让学生犯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班里曾经有一个习惯非常差的学生。他经常丢东西,书橱里摆放的也及其邋遢,新校服几乎一个小时以后就会变脏。在与他交流中我发现他不是不想把东西摆放整齐,只是因为没人真正教过他。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地示范和教导,他的东西摆放越来越整齐。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应该有“静待茶香”的心态,慢慢的引导与等待。
二、 班主任要会“品”学生及其成果,给学生以快乐和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要关注的是,让我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作为班主任,当我们面对学生似乎是幼稚的举动时,不要轻易否定或者忽略他们,要有欣赏学生的眼光与胸襟,那样我们才不至于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这也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之一。我们班有一位喜欢动手的小男孩,但是,他的制作功夫不是很好。可是,我知道即使再“烂”的作品里面也凝聚着他的“梦想”。因此对他的每件作品都进行鼓励。他现在是学校“小机器人制作”社团中优秀的一员,他的梦想是将来做一个机器人制造专家。
在班主任面前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即使他再不鲜艳,也需要我们去找寻学生身上的特异之处,去把他雕琢成一块“美玉”,让他在众人面前自信而快乐。
三、 班主任要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勇气。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学生犯错是对班主任的一次“心态”考验。是灰心丧气,把责任归于学生呢?还是换个角度,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教育资源呢?班里曾经有学生养过一株花。可是,有人偷偷地摘花瓣玩 ,本来很生气,想“揪”出这个乱摘花的学生来教育一下的,但是,转念一想:何不把这次事情当做一次教育资源。第二天,我在班上召开了爱花主题班会,周末我们搜集了各种养花、护花的资料。从此,再也没有人摘花瓣玩了。而且有许多学生拿来了自己养的花装点教室。
学生们在“没有批评的教育”中受到了不一样的熏陶。这仅仅是因为我换了一个角度看待学生的错误——错误中蕴含着进步的可能。《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换个角度,不仅仅只是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了,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获得了更多的正面的有效教育资源。
总之,班主任工作繁琐而精细,面临着体力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关键词】 心态;引导;欣赏;角度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繁琐而精细。从学生的生活教育到学生的礼仪教育,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都要“事必躬亲”。班主任还要上通学校,下通家长,在两者之间处理好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安全健康。班主任承受着体力上和精力上的双重压力。那么,面对这些班主任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呢?
一、 班主任要有“静待茶香”的心态,既要教授方法,又要留给学生自由成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时代是一个从无知走向有知的过程。由于“无知”,所以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对新知识充满了疑问与不解,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学习与处理问题。这就难免会引发错误。虽然,此时他们无知乃至犯错,但是,这时候的他们是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的,他们需要的除了师长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疑问的时间与空间,以及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我们许多班主任老师往往忽略了后者,仅想通过自己的“道德说教”便可不让学生犯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班里曾经有一个习惯非常差的学生。他经常丢东西,书橱里摆放的也及其邋遢,新校服几乎一个小时以后就会变脏。在与他交流中我发现他不是不想把东西摆放整齐,只是因为没人真正教过他。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地示范和教导,他的东西摆放越来越整齐。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应该有“静待茶香”的心态,慢慢的引导与等待。
二、 班主任要会“品”学生及其成果,给学生以快乐和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要关注的是,让我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作为班主任,当我们面对学生似乎是幼稚的举动时,不要轻易否定或者忽略他们,要有欣赏学生的眼光与胸襟,那样我们才不至于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这也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之一。我们班有一位喜欢动手的小男孩,但是,他的制作功夫不是很好。可是,我知道即使再“烂”的作品里面也凝聚着他的“梦想”。因此对他的每件作品都进行鼓励。他现在是学校“小机器人制作”社团中优秀的一员,他的梦想是将来做一个机器人制造专家。
在班主任面前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即使他再不鲜艳,也需要我们去找寻学生身上的特异之处,去把他雕琢成一块“美玉”,让他在众人面前自信而快乐。
三、 班主任要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勇气。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学生犯错是对班主任的一次“心态”考验。是灰心丧气,把责任归于学生呢?还是换个角度,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教育资源呢?班里曾经有学生养过一株花。可是,有人偷偷地摘花瓣玩 ,本来很生气,想“揪”出这个乱摘花的学生来教育一下的,但是,转念一想:何不把这次事情当做一次教育资源。第二天,我在班上召开了爱花主题班会,周末我们搜集了各种养花、护花的资料。从此,再也没有人摘花瓣玩了。而且有许多学生拿来了自己养的花装点教室。
学生们在“没有批评的教育”中受到了不一样的熏陶。这仅仅是因为我换了一个角度看待学生的错误——错误中蕴含着进步的可能。《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换个角度,不仅仅只是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了,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获得了更多的正面的有效教育资源。
总之,班主任工作繁琐而精细,面临着体力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