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形势下的课堂评价

【作者】 蒋军杏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太东中心学校



【正文】  随着课堂改革,我们越来越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过去传统的体罚式教学早已被摒弃,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就成为了一门艺术,也是一个难题,结合新课标,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评价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当前,新时期新情况,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追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饱尝溺爱,从小在温室里长大,从小养成了自私、偏激、脆弱等性格特点,也有一些坐等享受、对国家家庭观念淡漠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不缺少赞扬和宠爱,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延用一些老办法,去评价学生的表现,往往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批评硬了学生没体验过,肯定受不了,容易产生较大的对抗情绪,褒奖吧,学生从小就在甜言蜜语中长大,有时对你的肯定不太感冒,所以评价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具体说,就是针对未成年人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地采取措施,确保工作有针对性。
  其次,课堂评价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实施新课程,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改革,好的课堂评价能促成师生良性沟通和互动,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参与状态等进行观察,进行尊重的、随机的、艺术的、发展的评价。老师要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让学生对教师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仰视的心理,对教师产生信服,教学中也应该多用激励和指点的方法,鼓励他们正视自己的错误,正确面对成绩,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评价,使学生能够认清问题的正反面。
  再次,评价要掌握尺度。忌批评过度和一味表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反馈中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当然,也不能把誉美之词当做廉价施舍,否则将适得其反。学生这次答错了问题,下次依然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问题,不能劈头盖脸地进行指责,也不能无视这个问题进行迁就,而应该树立“公正法官”的角色,从而使学生认清问题,要帮助他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提高认识,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评价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我们教师是从事这种神圣事业的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那些稚嫩的生命和纯洁的心灵,我们就要学会赏识那些值得我们赏识的东西。如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以鼓励。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学生在赏识教育下,体验到了被教师尊重的那份尊严感,被教师欣赏的那份幸福感,被教师赞成的那份成就感,他们就会极大地增强自信,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地调动,潜能就会得以激发,从而走出一片成功的、快乐的天地。
  最后,课堂教学也要适时让学生来评价。主要是采取自评和互评两种方式,让学生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所说的自评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教师也能从中得知学生的认识状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互相评价是指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也成了课堂的半个主角,承担了过去只有老师才有的特权,良好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才有的高度去审视问题,从而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来监督学生,可以建立起比学超越的气氛,因为大家是一个起跑线,让其他孩子评价也能产生动力。而让学生来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更能从学生的视角来折射课的质量,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学生的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