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历史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尝试
【作者】 王国江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中学
【正文】 我从事历史教学多年,长期以来倍受学生“冷落”。因为普遍被认为是副科,加之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近年来虽然有一些新的探索,但大多数的课堂还是用“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进行。这样,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伴随着举国上下课改的大潮,我县积极倡导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荣幸被评为课改试点校,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摸索、体会,决心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一、引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尝试摆脱教材和老师的束缚
有效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设法端正其学习目的,培养其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心情愉快的主动学习,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去选择、去发现、去探究、去辨析。真正使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选择权利。如让学生充分自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课文,预习新课,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使学生初步掌握新课的历史知识结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说。例如:在学习“岳飞抗金”这一内容时,先播放岳飞《满江红》渲染气氛,激起同学们对岳飞的敬仰之情,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听过这首词后的感受和“你知道的岳飞”。同学们讲得生龙活虎,我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之中,以平等对话交流方式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空间。学习的行列,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这节课,我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尝试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围绕共同学习目标和材料开展交流与合作。其典型形方式是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分享。“合作”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合作,更需要生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导演的角色,重在置疑、激思、点拨,或投石兴澜,或锦上添花。引导学生快速思考、认真归纳、争相表现。学生的活动方式要丰富多彩,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以同桌讨论,可以前后左右互相交流,也可以分组辩论对抗竞赛,……。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听取别人的观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生也从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完岳飞抗金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岳飞为什么能流芳千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的说岳飞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有的说岳飞作战勇敢,有的说岳飞抗金是正义之举,还有的将岳飞与秦桧两相对比,从讲岳飞谈岳飞议岳飞学岳飞的过程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和提升。
合作学习通过分工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所以提倡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前,我把全班分为活字印刷组、指南针组、火药组、棉纺织技术革新组等四大组,向各组提出学习任务;分头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等材料,再将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制成表格、示意图等形式,上课时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由于没有限制学生的表现形式,学生最后呈现出来的学习结果丰富多样,这让学生树立了自信,体验了成功。
三、引导学生有效的探究学习,尝试合理大胆想象
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应指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最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会产生碰撞;在交流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会得到培养;在交流中,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释放出学习的潜力,让我们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当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滥用探究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千万不可以把它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每一堂历史课都要探究,一遇到疑难问题就探究,是不可取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孤立地存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显然,这已经背离了课堂交流的真正内涵。“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就教学全过程而言的,自主学习是前提,合作交流是途径,探究是目的,也是过程。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渗入到我们的历史课堂,我们会细心地发现: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开始学会探究,开始学会创新了。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我们也应看到这条道路的漫长和曲折,让我们沐浴课改的春风扬帆远航、共同努力,深化课改、谱写乐章。
一、引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尝试摆脱教材和老师的束缚
有效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设法端正其学习目的,培养其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心情愉快的主动学习,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去选择、去发现、去探究、去辨析。真正使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选择权利。如让学生充分自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课文,预习新课,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使学生初步掌握新课的历史知识结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说。例如:在学习“岳飞抗金”这一内容时,先播放岳飞《满江红》渲染气氛,激起同学们对岳飞的敬仰之情,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听过这首词后的感受和“你知道的岳飞”。同学们讲得生龙活虎,我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之中,以平等对话交流方式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空间。学习的行列,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这节课,我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尝试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围绕共同学习目标和材料开展交流与合作。其典型形方式是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分享。“合作”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合作,更需要生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导演的角色,重在置疑、激思、点拨,或投石兴澜,或锦上添花。引导学生快速思考、认真归纳、争相表现。学生的活动方式要丰富多彩,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以同桌讨论,可以前后左右互相交流,也可以分组辩论对抗竞赛,……。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听取别人的观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生也从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完岳飞抗金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岳飞为什么能流芳千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的说岳飞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有的说岳飞作战勇敢,有的说岳飞抗金是正义之举,还有的将岳飞与秦桧两相对比,从讲岳飞谈岳飞议岳飞学岳飞的过程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和提升。
合作学习通过分工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所以提倡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前,我把全班分为活字印刷组、指南针组、火药组、棉纺织技术革新组等四大组,向各组提出学习任务;分头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等材料,再将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制成表格、示意图等形式,上课时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由于没有限制学生的表现形式,学生最后呈现出来的学习结果丰富多样,这让学生树立了自信,体验了成功。
三、引导学生有效的探究学习,尝试合理大胆想象
探究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应指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最后再进行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会产生碰撞;在交流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会得到培养;在交流中,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释放出学习的潜力,让我们的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当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滥用探究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千万不可以把它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每一堂历史课都要探究,一遇到疑难问题就探究,是不可取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孤立地存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显然,这已经背离了课堂交流的真正内涵。“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就教学全过程而言的,自主学习是前提,合作交流是途径,探究是目的,也是过程。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渗入到我们的历史课堂,我们会细心地发现: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开始学会探究,开始学会创新了。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我们也应看到这条道路的漫长和曲折,让我们沐浴课改的春风扬帆远航、共同努力,深化课改、谱写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