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 詹利然 张显君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向阳学校



【正文】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采取简单机械的办法,要多措并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教书育人工作才能做好。教师给同学们讲解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利用自身的思想、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至关重要。教师教学时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种行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要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影响、教育学生做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一定不做。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培养教育学生
  对学生进行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机械和教条,一概而论,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有自觉和主动精神,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办法,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和提高,要把谈理论与做实事相结合,讲原则,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师要抓好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开拓心理健康的培育领域。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与学生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紧密联系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养成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的自我品质,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为学生取得人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要创造氛围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品德教学改革,务求品德教学质量,要上好思想品德课,抓好学科渗透思想教育工作。要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强化育人成效。要紧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和学校常规教育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作为教师的座右铭。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洞察学生的心理,时刻把握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不断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五、教师要通过典型引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让榜样的无穷力量影响到学生,以达到塑造学生灵魂的目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可以开展光荣榜上有我,我是最棒的等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树立先进典型,创设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先进人物良好的品行、情操和人格去感染他们,教育学生,这样才能见贤思齐,心悦诚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更富号召力,更富感染力,对教育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以此来凝聚、团结、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六、提升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班主任技能竞赛活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师德高尚、具有创新能力的班主任队伍。要切实加强班级规范管理,健全班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班级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要优化德班级教育环境,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构建绿色和谐的班级环境,以优秀的班级文化熏陶、感染学生。要通过开展班歌创编演唱活动,让“班歌”唱响校园,大力弘扬和传递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努力创建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班集体。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应该多管齐下。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采取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氛围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典型引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等诸多举措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