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外国小说欣赏”

【作者】 胡文霞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教材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如何处理必修与选修?选修课该如何上?结合这三年的实践,我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调动他们对《外国小说欣赏》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理解、审美、写作”等四方面进行的。
  【关键词】 披情入文;资料助读;影视欣赏;灵活拓展

  新教材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如何处理必修与选修?选修课该如何上?在拿到选修教材时,我们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新课改理念对教师的教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综合目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标准对《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四点要求:1、欣赏不同流派小说,提高文学修养;2、初晓小说艺术,提高小说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3、尝试创作小说,把创作与鉴赏结合起来;4、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形成良好的文学心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标要求,也需要我们深思熟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调动他们对《外国小说欣赏》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披“情”入“文”,激发兴趣
  《外国小说欣赏》以小说的基本元素为话题,分别选入一些主题鲜明的名家名作,其实各个单元的话题又是关联的,这些话题的理论比较深奥,且不说高中学生能不能弄懂,就连我们老师也要花一番心思去理解,另外所选的篇目虽然是名家名作,但我们接触甚少,比较陌生,特别是意识流派的小说,如《墙上的斑点》不仅很难理解,也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对手中难懂又陌生的小说感兴趣,我结合小说的特点,采用“披情入文,激发兴趣”的方式吸引学生走进小说。所谓“披情入文”就是用最生动的语言,或是最吸引人的情节导入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桥边的老人》,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战争来临前,人们都在仓皇中逃离家园,但有一位老人却静静地坐在桥边,和“我”谈论他家里的动物们。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面对即将来临的硝烟战火,他为什么不逃跑?”学生一听就有兴趣很浓,“不怕死的老人?”,他们带着疑虑认真的去读小说。如《炮兽》,我这样导入:“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一艘军舰被一只庞然大物袭击着,这个疯狂的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它是什么东西?如此恐怖,这艘军舰的命运如何?他们的战斗场面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听到这样的描述,对“庞然大物”产生了兴趣,就饶有兴致的读小说去了。如《娜塔莎》,我这样描述主人公娜塔莎:“她是一个充满浪漫与幻想且又多愁善感的女性,她纯真善良,渴望生活、爱情和幸福,16岁那一年,在她花季的年龄,她步入了爱情的海洋。莎士比亚说‘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娜塔莎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恋爱呢?结果会怎样?”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学生如饥似渴地去解读“娜塔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的课堂也活起来了。
  二、资料助读,加快理解
  《外国小说欣赏》选的文章学生以前基本没接触过,很陌生,加上隔着国别,又有文化差异,并且有许多是节选的内容,学生读起来很费劲,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读懂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我采用“资料助读”法,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就能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旨,这样学生就不觉得因陌生而难理解,因遥远而难读懂。在阅读小说之前,给学生发一份导学案,在导学案上附上作者简介、小说内容摘要、思想主题,还有些流派风格的介绍, 
  三、影视欣赏,再造审美
  影视欣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是从接受美到感悟美再生成美的过程。利用影视作品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学欣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变成主动汲取知识者,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并激发学生对文学美的追求和探索。如《娜塔莎》,在学生初步阅读了小说文本,对娜塔莎有一定的认知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战争和和平》的电影,学生对电影很感兴趣,看完后,对娜塔莎的认识不只是文本里的那个单纯稚嫩的少女的形象了,更多的是大家对她的善良的一面的肯定,她在经历情感挫折后并没有沉沦,而是转向对战争受伤者的帮助,学生对这个少女的成熟感到钦佩。有的学生的看完电影后在练笔中这样写到:“初读《娜塔莎》,我不大喜欢她,她在感情上朝三暮四,但看了电影后,我又很喜欢她了,她是那么善良单纯,开始的背叛不是她的错,那是年轻的冲动惹的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娜塔莎后来意识到自己错了,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她在战争中帮助受伤的人,让我很感动,善有善报,最终她还是得到了幸福的爱情。”学生通过影视欣赏得到情感的体验和陶冶,提升了个人的人格修养,达到文学审美的高度。
  四、灵活拓展,加强写作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编写者将每个单元分为三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思考与实践有意的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点,在阅读的基础进行写作训练。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写作,采取“灵活拓展”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后进行写作训练。基本每个单元,我都会设置一个写作的练习,或是结合“思考与实践”的问题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修课的教法因人因时而异,也要因材施教,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也许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灵活处理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我们会有不同的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