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践行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 彭汉华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少教多学”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作为一个追求目标,就是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求得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想方设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关键词】 高中政治;以人为本;情境教学;少教多学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智慧课堂,魅力政治,方法是关键,效率是真谛。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竭尽全力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会。教师力求在政治课堂上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率。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以导达思,促进发展。课堂上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活学政治。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课程理念要求践行课改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力求减负增效。“教”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实施“少教多学”理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追求高效的课堂,灵动的舞台,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我们必须注重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起来,教学方式灵活起来,双基训练扎实起来,教学容量厚实起来,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动”起来,“笑”起来。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切实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本原则。
其实,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教师的“导”,导得巧、导得妙,一切都轻而易举。“导”的技巧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达到德才兼备。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只是舞台的搭建者、提供者,我们的责任在于点拨、激励、提高。因此,要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少教多学要注重: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急于求成。只需三分钟就讲清的问题,不讲四分钟;紧扣主题的引入,不带帽子、绕圈子;留给学生自学和训练的时间,不占用;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不包办代替。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师生之间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人人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政治就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学校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主体发展的重点在课堂。
二、创设乐学情境,感受学科魅力
情境教学是“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就政治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奠基石。
丁肇中说:“兴趣比天才重要”。达尔文说:“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趣学。
“少教多学”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靠的是引导者的智慧,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可以设置悬念巧问,可以利用多媒体情境,可以巧用新闻事件,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可以提高实物演示等等。方法要灵活多样,形式要不拘一格,效率要一课一得。简单地说,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情为境生,境为情设。“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成就未来。“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只有教“活”,才能学“活”。一堂“活”的政治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成为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乐土。灵动的高中政治课要妙趣横生,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有效张扬。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情境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块“绿洲”。她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教师带来希望。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精彩、高效、愉悦的政治学习情境,让学生“美美地想,快乐地做,天天都有小进步。”才能彰显少教多学理念,成就高效课堂。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圣地。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多姿多彩的情景教学需要政治教师充分发挥睿智,教活教材。例如:我在组织学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时,根据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见面礼仪。如泰国的见面礼仪是双手合十,美国的见面礼仪是拥抱,日本的见面礼仪是鞠躬,我国的是点头握手,我就分别安排几位学生扮演泰国、美国、日本、中国的友人进行情境模拟表演。通过学生的自主模拟演示,不仅让学生掌握每个国家不同的见面礼仪,同时又让学生明白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并进一步体会其内涵。又如学习“感受文化影响”时,我巧妙插入播放“我的中国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精神领域的重要影响。如此这般,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情境创设,巧用新鲜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深化了课堂主题,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何乐而不为!
三、贯彻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学贵有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记》中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成为政治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目标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无一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自主学习,所有的教学模式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少教多学”讲究教学策略,高中政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得:“巧妙一点”,“有效一点”,“美一点”,“独特一点”。
“巧妙一点”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搭建实际操作的契机。
“有效一点”强调教学要学有所获。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切实体现因材施教。注重顾全大局,加强传帮带的引领。
“美一点”说明教学要注重享受。高中政治的美无处不在,只有引领学生感受政治知识的真正价值,学生才会乐在其中。
“独特一点”揭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跟。“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实现夸美纽斯说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少教多学,“巧”是关键,“得”是目的。例如:纷繁复杂的一系列政治知识,我们可以运用形象比喻法,口诀歌谣法,压缩提炼法,趣味数字法,图表对照法,知识系统法,逻辑思维法,同词归纳法等巧妙记忆。如整个高中政治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一个主题:《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生活与哲学》的主题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二者关系:《经济生活》的关系有10个;《政治生活》的关系有10个;《文化生活》的关系有10个;《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有25个。
三三原则:1.三看货币。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这样的“三三原则”有25个。
四观教育: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科学的发展观;公民和政府观、人大和政党观、民族和宗教观、和平和发展观;文化传承观、中华文化观、民族精神观、精神文明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
五五分成: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者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务院、民主党派五者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的五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文化传媒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五个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付出,就有收获。只要肯动脑,面包总是有的。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施少教多学,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政治”、“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政治”、“不同的人在政治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需要循循善诱,推陈出新,教活课堂,教活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参考文献:
[1]肖岭.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学周刊,2014(17);
[2]王景分.谈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J].成功(教育)2011(04);
[3]杨丽英.让高中政治充满生机活力[J].师道.教研.2014。
【关键词】 高中政治;以人为本;情境教学;少教多学
施教之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智慧课堂,魅力政治,方法是关键,效率是真谛。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竭尽全力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会。教师力求在政治课堂上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率。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以导达思,促进发展。课堂上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活学政治。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课程理念要求践行课改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力求减负增效。“教”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实施“少教多学”理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追求高效的课堂,灵动的舞台,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我们必须注重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起来,教学方式灵活起来,双基训练扎实起来,教学容量厚实起来,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动”起来,“笑”起来。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切实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本原则。
其实,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教师的“导”,导得巧、导得妙,一切都轻而易举。“导”的技巧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达到德才兼备。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只是舞台的搭建者、提供者,我们的责任在于点拨、激励、提高。因此,要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少教多学要注重: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急于求成。只需三分钟就讲清的问题,不讲四分钟;紧扣主题的引入,不带帽子、绕圈子;留给学生自学和训练的时间,不占用;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不包办代替。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师生之间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人人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政治就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学校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主体发展的重点在课堂。
二、创设乐学情境,感受学科魅力
情境教学是“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就政治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奠基石。
丁肇中说:“兴趣比天才重要”。达尔文说:“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趣学。
“少教多学”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少教,让学生多学。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靠的是引导者的智慧,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可以设置悬念巧问,可以利用多媒体情境,可以巧用新闻事件,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可以提高实物演示等等。方法要灵活多样,形式要不拘一格,效率要一课一得。简单地说,教师多一分智慧,自己就少一分劳累,学生就多一分收获,减一分负担。
情为境生,境为情设。“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成就未来。“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只有教“活”,才能学“活”。一堂“活”的政治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成为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乐土。灵动的高中政治课要妙趣横生,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有效张扬。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情境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块“绿洲”。她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教师带来希望。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精彩、高效、愉悦的政治学习情境,让学生“美美地想,快乐地做,天天都有小进步。”才能彰显少教多学理念,成就高效课堂。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圣地。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多姿多彩的情景教学需要政治教师充分发挥睿智,教活教材。例如:我在组织学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时,根据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见面礼仪。如泰国的见面礼仪是双手合十,美国的见面礼仪是拥抱,日本的见面礼仪是鞠躬,我国的是点头握手,我就分别安排几位学生扮演泰国、美国、日本、中国的友人进行情境模拟表演。通过学生的自主模拟演示,不仅让学生掌握每个国家不同的见面礼仪,同时又让学生明白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并进一步体会其内涵。又如学习“感受文化影响”时,我巧妙插入播放“我的中国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精神领域的重要影响。如此这般,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情境创设,巧用新鲜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深化了课堂主题,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何乐而不为!
三、贯彻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学贵有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记》中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要学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成为政治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目标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无一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自主学习,所有的教学模式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少教多学”讲究教学策略,高中政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得:“巧妙一点”,“有效一点”,“美一点”,“独特一点”。
“巧妙一点”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搭建实际操作的契机。
“有效一点”强调教学要学有所获。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切实体现因材施教。注重顾全大局,加强传帮带的引领。
“美一点”说明教学要注重享受。高中政治的美无处不在,只有引领学生感受政治知识的真正价值,学生才会乐在其中。
“独特一点”揭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跟。“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思考、去理解、去掌握。实现夸美纽斯说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少教多学,“巧”是关键,“得”是目的。例如:纷繁复杂的一系列政治知识,我们可以运用形象比喻法,口诀歌谣法,压缩提炼法,趣味数字法,图表对照法,知识系统法,逻辑思维法,同词归纳法等巧妙记忆。如整个高中政治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一个主题:《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生活与哲学》的主题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二者关系:《经济生活》的关系有10个;《政治生活》的关系有10个;《文化生活》的关系有10个;《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有25个。
三三原则:1.三看货币。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这样的“三三原则”有25个。
四观教育: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科学的发展观;公民和政府观、人大和政党观、民族和宗教观、和平和发展观;文化传承观、中华文化观、民族精神观、精神文明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
五五分成: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者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务院、民主党派五者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的五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文化传媒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五个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付出,就有收获。只要肯动脑,面包总是有的。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施少教多学,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政治”、“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政治”、“不同的人在政治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需要循循善诱,推陈出新,教活课堂,教活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参考文献:
[1]肖岭.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学周刊,2014(17);
[2]王景分.谈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J].成功(教育)2011(04);
[3]杨丽英.让高中政治充满生机活力[J].师道.教研.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