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自主互助学习与初中化学课
【作者】 张万红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中学
【正文】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自主互助型课堂关键是教师组织调动学生能力,当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有积极学习的愿望,热情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化学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学生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一、“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的内涵
自主互助学习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自主即主动学习,文本由学习小组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习小组自己去设计操作,问题由学习小组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习小组自己去探索应用。二是互助即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实现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启迪学生、学生考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自主是核心,互助是手段,自主互助学习尊重个体认知差异,保证教学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并且注重反馈和落实,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
二、构建“自主互助型课堂”的学习小组
成功构建“自主互助小组”是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关键,他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成绩优、良、中、差不等。在构建自主互助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搭配。教师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弄清楚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个性品格等,将其分成两人一小组实现“一带一”学习,互称为“师父”和“学友”。课上回答问题,“师友”同时,“学友”主讲“师父”补充教师总结,“师友”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互动共同轻松完成一堂化学课课。
三、“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的过程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化学学科有些半文科半理科的性质,有些知识必须记,有些像数学一样的公式则需要理解。因此学习小组要做好课前预习,在预习时,要细读新课内容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老师也要大胆放手,学习能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的,就放给学生小组自主解决。最后学习小组带着疑问、难点进入学习谈论交流之中,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竞争中主动学习,在交流中激发灵活、丰富的思维活力,在协作中感受探索的快乐和成就感。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预习时教师出示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互助方式一般采用:即“师友”既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大组(两个至四个“师友”小组组成)内讨论,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一组“师友”)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展示使智慧共享,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精讲点拨。然后,通过反馈矫正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例如:在探究铁生锈条件时,让学生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做准备。除了课本上的三个对比试验外,再增加几个实验探究,铁钉加食盐溶液,铁钉加小苏打溶液,铁钉加食醋。六个实验需要需要大组完成,每天每人记录实验变化情况,一周后将实验记录数据整理在课堂上小组、大组分别进行谈论交流,不但能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且能探究较快铁生锈的因素。生活与化学很好的结合,既能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又能加深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的益处
1.从学生现阶段学习角度来看。首先“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创新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而且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更需要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其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来看。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3.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在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上,“师友”展示使成果共享,使错误显现,使思维碰撞,使思想升华;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不会的不讲),发现问题,精讲点拨,实现达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脑思维,随时都要迎接智慧的挑战,课堂始终充满着活力;课堂的开放性也使教师每节课都有跃跃欲试愿望,因为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自己也会有预设不到的收获。这使得教师的职业不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断地创新;不再是乏味、无奈和重负,而是始终充满激情,且使教师学习不断进步以迎接新的挑战。
“自主互助型课堂”给我们教师带来新的气息,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它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快乐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一、“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的内涵
自主互助学习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自主即主动学习,文本由学习小组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习小组自己去设计操作,问题由学习小组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习小组自己去探索应用。二是互助即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实现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启迪学生、学生考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自主是核心,互助是手段,自主互助学习尊重个体认知差异,保证教学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并且注重反馈和落实,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
二、构建“自主互助型课堂”的学习小组
成功构建“自主互助小组”是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关键,他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成绩优、良、中、差不等。在构建自主互助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搭配。教师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弄清楚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个性品格等,将其分成两人一小组实现“一带一”学习,互称为“师父”和“学友”。课上回答问题,“师友”同时,“学友”主讲“师父”补充教师总结,“师友”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互动共同轻松完成一堂化学课课。
三、“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的过程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化学学科有些半文科半理科的性质,有些知识必须记,有些像数学一样的公式则需要理解。因此学习小组要做好课前预习,在预习时,要细读新课内容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老师也要大胆放手,学习能通过预习自主解决的,就放给学生小组自主解决。最后学习小组带着疑问、难点进入学习谈论交流之中,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竞争中主动学习,在交流中激发灵活、丰富的思维活力,在协作中感受探索的快乐和成就感。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预习时教师出示课堂学习目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互助方式一般采用:即“师友”既同桌讨论,再有问题在大组(两个至四个“师友”小组组成)内讨论,最后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展示以小组(一组“师友”)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的发言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展示使智慧共享,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精讲点拨。然后,通过反馈矫正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使全班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例如:在探究铁生锈条件时,让学生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做准备。除了课本上的三个对比试验外,再增加几个实验探究,铁钉加食盐溶液,铁钉加小苏打溶液,铁钉加食醋。六个实验需要需要大组完成,每天每人记录实验变化情况,一周后将实验记录数据整理在课堂上小组、大组分别进行谈论交流,不但能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且能探究较快铁生锈的因素。生活与化学很好的结合,既能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又能加深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的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的益处
1.从学生现阶段学习角度来看。首先“自主互助型课堂”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创新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而且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更需要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其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来看。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是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也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论述一样:“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
3.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在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上,“师友”展示使成果共享,使错误显现,使思维碰撞,使思想升华;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不会的不讲),发现问题,精讲点拨,实现达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脑思维,随时都要迎接智慧的挑战,课堂始终充满着活力;课堂的开放性也使教师每节课都有跃跃欲试愿望,因为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自己也会有预设不到的收获。这使得教师的职业不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断地创新;不再是乏味、无奈和重负,而是始终充满激情,且使教师学习不断进步以迎接新的挑战。
“自主互助型课堂”给我们教师带来新的气息,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它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快乐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