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运用思维导图“巧”学物理
【作者】 肖 艳 马万友
【机构】 山东省寿光世纪学校
【正文】 近年来,思维导图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思维辅助工具,运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物理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力,我认为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博赞说:思维导图是大脑的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右脑,因为在创作导图时使用了颜色,形状和想象力,能够调动左脑的逻辑,词汇、数字功能,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和笔记,图像和联想,一定反映出自然世界的规律,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由于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和知识分层的特点,使得思维导图非常适合用于物理的学习。
思维导图使用图画,代号和连线,以树状结构呈现知识,把知识用关键字,颜色和图案联系起来,形成视觉表象。思维导图以“关键词”和“知识的树状分叉分层储存“ 两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从繁多的信息中迅速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并发现其内在的联系。从这方面看用思维导图学习物理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教育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存储 、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整理和激发人的思维,促进思维的聚合与发散,具有点、线、面、图、彩的特点,是可视化、非线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能帮助老师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个孩子的心房。
二、物理学习为什么引入思维导图
在中学阶段,物理这门学科一直是很多学生痛苦的源泉,学生普遍觉得物理难学,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些知识即使上课听懂了,在课后也不会运用;知识点明明都背下来了却仍然无法运用。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出现的原因是物理知识量大,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对学生的计算、阅读、理解、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当学生能力与教材要求出现差距,学生自然会觉得物理难学,那么此时,选择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及其重要了。
物理这门学科知识量较大,怎样才能将这么多的知识完全吸收,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呢?记忆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短时记忆是对瞬时记忆的加工,没有经过加工的瞬时记忆保留时间约为1秒,而经过加工变为短时记忆的保留时间一般为1分钟。对于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长时记忆,怎样才能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而不被遗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短时记忆与已经存在于脑海中的信息建立联系,而思维导图正式利用这一点,利用与大脑神经网络神似的结构,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并利用颜色与形状的变化的刺激,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结合学生学习感悟,将物理重点难点,整合成一张张的图片,并勾画各内容间的联系,让学生享受最为快乐,轻松的学习方式,摆脱传统学习的烦恼!
所以说,物理学习借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来模仿人类大脑的记忆模式和大脑神经细胞进行信息存储,充分调动了人的左脑和右脑思维,激发了人的大脑潜能,它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神奇的思维工具,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力,让学习看得见,会促进物理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
三、怎么运用思维导图“巧”学物理
1.计划导图
学生根据自己物理学习情况制定物理学习计划图: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天计划、单元计划、一节课计划等等,通过不同的学习计划线路图,全局掌握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 ,清楚明白学习进度,对学习方法了然于心并作出及时调整,结合实际确定目标,做到脑体结合,提高效率。
2.预习导图
学生制作预习导图的过程可称之为“备学”,老师要“备教 ”学生则要“备学”。通过“备学”,复习巩固旧知识 ,初步感知新教材,在手脑并用中实现自我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复习《物态变化》一章时,先让学生回家预习,对本章内容做总结。从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不难发现 ,学生对上一堂课《物态变化》有了一定的掌握 ,学生利用导图把先前零散孤立的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这样无疑达到了巩固旧知识的目的;而学生产生的问号又无疑告诉老师他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哪里存在问题,老师可以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讲解。学生由于进行了“备学”,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听课,将注意力集中于不懂的内容,明确听课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为学生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从教育学的理论解释,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老师的无效劳动。
3.笔记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来绘制笔记,增加图形和色彩,并减少文字记录,实现了思维的可视化,更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助于你思绪的拓展,自由联想,不容易漏掉关键点,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4.知识复习导图
知识复习导图,通过梳理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检查知识疏漏,既梳理了知识, 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又发现了知识点间的联系, 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5.解题导图
通过解题导图,在审题阶段,能把题中信息化暗为明;在分析阶段,能使思路由模糊走向明朗在解题阶段,使程序由混乱走向条理。
如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这个答案多长时间能做出来?有不少同学说:什么时候做这样的题,什么时候脑子发胀。如果我们采用解题导图就清晰多了,这是从中获取的已知条件,从图中无论是甲车还是乙车,无非就是这三种状态:静止,向右,向左 ,下面就分别假设,如果静止或向右分别对应一种可能,如果向左则有三种可能,现在只需要一一对应就行了。
6.错题导图
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错题整理,融入思考、显现个性,让学生不再重错。
总之,思维导图运用到物理学习中,让思维可视化,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图文并重,让思维得以显现。在物理学习中巧用思维导图以来,遵循了大脑的思维规律,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课堂上能发现学生的思维特点,分享每个学生的优势思维,重点在于思维过程的揭示,深受学生的喜爱。它充分体现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提高物理学习效率。这是一种有效的、积极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物理学习中推广和应用思维导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方法和工具,而且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并不是每节物理学习都要非用不可。“教学有法”而又“教无定法”,思维导图在物理学习中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要根据学习需要来决定,理想的境界是需要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绝不要为了用而用。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于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博赞说:思维导图是大脑的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右脑,因为在创作导图时使用了颜色,形状和想象力,能够调动左脑的逻辑,词汇、数字功能,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和笔记,图像和联想,一定反映出自然世界的规律,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由于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和知识分层的特点,使得思维导图非常适合用于物理的学习。
思维导图使用图画,代号和连线,以树状结构呈现知识,把知识用关键字,颜色和图案联系起来,形成视觉表象。思维导图以“关键词”和“知识的树状分叉分层储存“ 两大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从繁多的信息中迅速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并发现其内在的联系。从这方面看用思维导图学习物理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教育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存储 、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整理和激发人的思维,促进思维的聚合与发散,具有点、线、面、图、彩的特点,是可视化、非线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能帮助老师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个孩子的心房。
二、物理学习为什么引入思维导图
在中学阶段,物理这门学科一直是很多学生痛苦的源泉,学生普遍觉得物理难学,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些知识即使上课听懂了,在课后也不会运用;知识点明明都背下来了却仍然无法运用。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出现的原因是物理知识量大,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对学生的计算、阅读、理解、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当学生能力与教材要求出现差距,学生自然会觉得物理难学,那么此时,选择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及其重要了。
物理这门学科知识量较大,怎样才能将这么多的知识完全吸收,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呢?记忆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讲,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短时记忆是对瞬时记忆的加工,没有经过加工的瞬时记忆保留时间约为1秒,而经过加工变为短时记忆的保留时间一般为1分钟。对于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长时记忆,怎样才能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而不被遗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短时记忆与已经存在于脑海中的信息建立联系,而思维导图正式利用这一点,利用与大脑神经网络神似的结构,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并利用颜色与形状的变化的刺激,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结合学生学习感悟,将物理重点难点,整合成一张张的图片,并勾画各内容间的联系,让学生享受最为快乐,轻松的学习方式,摆脱传统学习的烦恼!
所以说,物理学习借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来模仿人类大脑的记忆模式和大脑神经细胞进行信息存储,充分调动了人的左脑和右脑思维,激发了人的大脑潜能,它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神奇的思维工具,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力,让学习看得见,会促进物理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
三、怎么运用思维导图“巧”学物理
1.计划导图
学生根据自己物理学习情况制定物理学习计划图: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天计划、单元计划、一节课计划等等,通过不同的学习计划线路图,全局掌握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 ,清楚明白学习进度,对学习方法了然于心并作出及时调整,结合实际确定目标,做到脑体结合,提高效率。
2.预习导图
学生制作预习导图的过程可称之为“备学”,老师要“备教 ”学生则要“备学”。通过“备学”,复习巩固旧知识 ,初步感知新教材,在手脑并用中实现自我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复习《物态变化》一章时,先让学生回家预习,对本章内容做总结。从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不难发现 ,学生对上一堂课《物态变化》有了一定的掌握 ,学生利用导图把先前零散孤立的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这样无疑达到了巩固旧知识的目的;而学生产生的问号又无疑告诉老师他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哪里存在问题,老师可以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讲解。学生由于进行了“备学”,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听课,将注意力集中于不懂的内容,明确听课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为学生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从教育学的理论解释,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老师的无效劳动。
3.笔记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来绘制笔记,增加图形和色彩,并减少文字记录,实现了思维的可视化,更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助于你思绪的拓展,自由联想,不容易漏掉关键点,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4.知识复习导图
知识复习导图,通过梳理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检查知识疏漏,既梳理了知识, 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又发现了知识点间的联系, 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5.解题导图
通过解题导图,在审题阶段,能把题中信息化暗为明;在分析阶段,能使思路由模糊走向明朗在解题阶段,使程序由混乱走向条理。
如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这个答案多长时间能做出来?有不少同学说:什么时候做这样的题,什么时候脑子发胀。如果我们采用解题导图就清晰多了,这是从中获取的已知条件,从图中无论是甲车还是乙车,无非就是这三种状态:静止,向右,向左 ,下面就分别假设,如果静止或向右分别对应一种可能,如果向左则有三种可能,现在只需要一一对应就行了。
6.错题导图
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错题整理,融入思考、显现个性,让学生不再重错。
总之,思维导图运用到物理学习中,让思维可视化,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图文并重,让思维得以显现。在物理学习中巧用思维导图以来,遵循了大脑的思维规律,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课堂上能发现学生的思维特点,分享每个学生的优势思维,重点在于思维过程的揭示,深受学生的喜爱。它充分体现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提高物理学习效率。这是一种有效的、积极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物理学习中推广和应用思维导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方法和工具,而且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并不是每节物理学习都要非用不可。“教学有法”而又“教无定法”,思维导图在物理学习中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要根据学习需要来决定,理想的境界是需要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绝不要为了用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