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多媒体技术的实践

【作者】 胡 兵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清溪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多媒体的运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讲述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分析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同时论述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无论对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特长,这是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
  二、策略研究与实践: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得到空前提高,使他们的学习更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容量,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新知识,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趣味化。例如有一道容易出错的竞赛类趣题:有一只青蛙被困在一个深九尺的井里。如果它每日跳五尺,晚上滑下三尺,他需要多少日才能跳出井呢?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来形象地说明其中跳跃爬升中的曲折过程,使得问题变得生动有趣,简明易懂。然后让学生对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青蛙跳跃爬升的动画,得出结果。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于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突破难点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提问:“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光点闪烁演示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使学生体会并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了解研究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深化理解
  依靠动手操作,可以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当动手操作变得困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来费时、费力。而且课堂效果不太明显。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合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图形,将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逐步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了解数学知识。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一个又一个的结论或规律,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的发言也只是对知识的重复。总之,学生思维没有自由驰骋的空间。我体会到,学习不光是学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还包括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第一位的不是讲教材,啃课本,而是要引导孩子们去经历学习探索的过程,学到探究知识的本领。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应立足现有的教学条件,因地制宜,把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达到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的目的。
  四、引发思考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采用新型的教学媒体,教师也面临着再学习。教师要重新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各项技能,这就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要在自己的教学中熟练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主要的步骤是:认真学习有关方面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数学学科的特点,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在网络上的资源分布情况,加强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应用信息技术教好数学,探索数学的奥秘。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教育观念。
  为了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目标,就要把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因此,数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数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数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强化教师“用教材教”的意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他们在充足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中掌握了一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同时亲身体验了数学探究的过程。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教学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多媒体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使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4,应用多媒体教学,仍需要加强传统教育。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虽有众多优势,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表情、姿态、板书始终是联接各种媒体最活跃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情境,发挥最佳效应,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不能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
  同时在教学中,应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而不是为了用多媒体而使用。把数学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应鼓励学生亲自调查,善于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实验、记录数据、绘制图表、制作简单的模型,这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正确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整合,能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质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能有效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文彬 学会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 小学教学研究 2007[7]
  [2]谢亚青 多媒体与教学 陕西教育 2002[3]
  [3]腾志花 信息技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吉林教育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