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课堂与生活“互融”写话——浅谈低段学生小练笔训练方法

【作者】 杨 枫

【机构】 新疆省伊宁县第二小学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其中“写”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语文能力的一种实际应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小练笔训练成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在低段能引导、指导学生完成好写话的小练笔训练,这是就为中高段的习作训练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如何让学生爱表达、敢于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大家都知道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句。”这里的“兴趣”“乐于运用词句”对于低段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
  因此,在低段的写话训练时,我把学生的写话更生活化了,让写话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课文之后进行拓展写话训练,在班中开展日常随机小练笔的写话训练。从课上课下两方面入手,针对课堂上积累的词语敢于运用,利用日常随机小练笔进行激趣,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激发学生“兴趣”和乐于运用学到的词句,来完成小练笔写话训练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加强学生词句训练,为提高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打好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篇篇课文就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打开课本,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浅显生动,童趣横生的课文以及各类语文实践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大都能成为学生练习写话的材料。我们应紧紧地依托文本教材,整合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为学生写话能力的发展创造一片绿色的天地。
  1、结合词语教学创设语言情境。
  词语教学是低段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结合词语教学,让学生运用词语,特别是那些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联系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既可以理解和梳理课文的内容,又获得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如我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时,在课件上出示了“我会说”里面的几个短语。在认读词语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填一填,(   )的田野,填完之后,在让学生用这个短语来完成一句话的表达,这样的训练既回顾了学生学习的词,又让学生对组合的短语进行加工、扩句,更完整的进行表达,创设了组织、运用语言的机会。
  2、依托文本描绘童趣。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低段写话指导中模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这篇课文,以泉水流进水池、平地、果园、山谷等地方表达了清澈的泉水对他人的帮助和关爱。学完课文后,我进行了拓展问学生,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他还会说些什么?此时借课文内容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比如流进田地、庄稼、菜地、树林等地方学生争着脱口而出。在课文构段的启发下,他们轻松地仿写出一小段。此时此刻,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小作家,他们的脑海中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表现了一个个原生态的自我。
  3、利用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进行书面小练笔。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个主题单元都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内容许多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能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我们都可以此为平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适当安排一些书面小练笔。如二下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春天的发现》,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把自己用眼发现的“春天”写下来,写的时候强调想想这个单元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词句,都是可以运用的。
  二、抓住生活中的契机,激发写话的热情
  1、孩子们的生活就是学生写话兴趣的最好的老师。
  每个学期,我们班级里都会举行许多活动,比如: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母亲节体验妈妈的辛苦,六一儿童节,班级运动会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无疑是孩子们写话的好素材。然而,对于低段小朋友来说兴趣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在活动结束后一有机会我便让孩子们回家进行写话训练。比如,去年母亲节的时候,班里的孩子背了一天的书包什么时候都不许取下来,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体人妈妈的辛苦。在早上刚刚背不久,问孩子们,什么感受?孩子们乐呵呵的说,“太好玩啦!”到了下午的时候,又问,孩子们有点累,但是还是说了实话:“老师,书包挺重的。”“老师,我中午吃饭时,偷偷的取掉了一会儿。”“老师,原来当妈妈好累的”学生们的有感有发正是他们写话的契机,于是让孩子们把今天活动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学生们有感受,是不怕没有话写的。
  2、抓住学生生活中偶发的事件,激起写话的兴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写话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比如迟到了,和同桌闹吵架、天气突变,一年当中第一场雨、第一场雪……这些偶发事件运用得当,都是学生写话的好素材。我冬日来到的第一场雪时,会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看天气的变化,观察雪花的样子,在课间引导学生看雪花扬扬洒洒飘落时的情景时,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们一边看一边说“雪花在跳舞呢!”也有的说:“飘落下来的雪花像小朋友们翩翩起舞呢!”。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雪花的美,一句句优美的句子也出现在作业本上。
  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
  第斯多太说:“教学不在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变化,那么一株嫩绿的小草,一个灿烂的星空,一张破旧的桌子都可以变成为孩子写话的对象,最终使学生乐与写话,主动写话,快乐写话。
  总之,小练笔训练,可以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课内训练和课外拓展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课堂上学到的词句能恰当的运用,在生活中又能激起学生写话的兴趣,我们的小练笔是可以很好的为今后的习作服务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王宏芳:《把生活“融入”写话——低段日常随机小练笔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