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杨栋爱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古岘镇古岘中学
【正文】 【摘 要】 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探索,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操作提出了深度思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思考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并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校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局面占据大多数英语课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课堂结构单调。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主动性、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亟需为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模式所代替,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1、划分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实践的最基本单位,利用任班主任的优势,根据学生的特质即英语水平、语言技能、性别、身高等进行小组划分。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小组间搭配尽可能均衡。6人为一学习小组,全班共分9个小组,并指定各小组长,负责该组与学习相关事务。
2、确定小组目标
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本小组奋斗目标。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目标是成员间合作的纽带,这就告诉他们要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要互相依赖、互相协作,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3、明确组员分工
由各小组长负总责,组织组员开展学习活动。组内分工有记录员、召集员、发言人等。所有组员角色定期轮换,以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
4、小组活动项目
A课堂教学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重头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更体现了合作、探究、体验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设计、提出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B课外学习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很多学习项目可以由课外合作学习途径得以完成:①预习。教师提出预习任务,由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如预习中的查找生词,相关背景知识及重难点知识等,各小组成员每次轮流由一个成员完成任务或各自完成其中一项,再小组整合。②作业检查。每次由小组长检查组员作业完成情况,并督促按时保质完成。③词句背诵。组员间相互背诵要求记忆的词汇、语句或课文。④作业(试卷)评改。教师每次抽改部分作业(试卷),了解完成情况,其余的提供标准,由小组长协助批改,并要求做好评改记录。
5、多元评价机制
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多样式、多方面。有①口头评价,如Wonderful; Well done; A good job; Your group is the best等。②记分评价,如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分数。③个人评价,对完成任务的个人进行评价。④小组评价,根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小组集体予以评价等。在评价时,要注意公正、合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和针对性。并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组员间、小组间的和谐共同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原则
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教师个体而言,收获多多,能够较多、较全面地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就学生群体而言,他们不仅改变了学习习惯,提高了各方的综合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精神。这些都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师自身的经验、水平、能力以及对合作学习的理解程度,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尽意之处。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引出一番思考。
1、理论的指导。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之前,教师需全面、系统地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把握其理论精髓。只有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可靠的,才不会偏离方向。
2、科学的策略。即在实施中所必需的操作要素:如何实施?如何管理?实施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都必须科学、规范,并具有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切忌匆忙上阵,而问题百出,自己没了信心,学生也受折腾。
3、求实的态度。合作学习在于求实、求真、求效。它是一种严实的学习策略,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种倡导的学习模式。实施合作学习是时代之潮流,教学之导向。但并非用于“做秀”、向人“炫耀”,摆摆花架子,做做秀样子。
4、坚持的信念。一种教学法从实施到把握需要师生长期的“磨合”,从生疏走向娴熟。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不少教师一开始兴致勃勃,豪情满怀;看了文章,听了报告,跃跃欲试。可没过多久,便又失去信心,没了兴趣,又重操“旧业”。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能力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传授语言知识”到“培养语言能力”,从“知识记忆”到“知识运用”,是对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巨大挑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为《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是英语教学的极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 2002.2
[3]张东兴《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0
[4]张淑琴;刘津开;中学英语教学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年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思考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并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校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局面占据大多数英语课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课堂结构单调。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主动性、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亟需为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模式所代替,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1、划分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实践的最基本单位,利用任班主任的优势,根据学生的特质即英语水平、语言技能、性别、身高等进行小组划分。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小组间搭配尽可能均衡。6人为一学习小组,全班共分9个小组,并指定各小组长,负责该组与学习相关事务。
2、确定小组目标
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本小组奋斗目标。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目标是成员间合作的纽带,这就告诉他们要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要互相依赖、互相协作,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3、明确组员分工
由各小组长负总责,组织组员开展学习活动。组内分工有记录员、召集员、发言人等。所有组员角色定期轮换,以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
4、小组活动项目
A课堂教学活动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重头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更体现了合作、探究、体验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设计、提出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B课外学习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很多学习项目可以由课外合作学习途径得以完成:①预习。教师提出预习任务,由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如预习中的查找生词,相关背景知识及重难点知识等,各小组成员每次轮流由一个成员完成任务或各自完成其中一项,再小组整合。②作业检查。每次由小组长检查组员作业完成情况,并督促按时保质完成。③词句背诵。组员间相互背诵要求记忆的词汇、语句或课文。④作业(试卷)评改。教师每次抽改部分作业(试卷),了解完成情况,其余的提供标准,由小组长协助批改,并要求做好评改记录。
5、多元评价机制
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多样式、多方面。有①口头评价,如Wonderful; Well done; A good job; Your group is the best等。②记分评价,如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分数。③个人评价,对完成任务的个人进行评价。④小组评价,根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小组集体予以评价等。在评价时,要注意公正、合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和针对性。并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组员间、小组间的和谐共同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原则
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教师个体而言,收获多多,能够较多、较全面地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就学生群体而言,他们不仅改变了学习习惯,提高了各方的综合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精神。这些都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师自身的经验、水平、能力以及对合作学习的理解程度,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尽意之处。由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引出一番思考。
1、理论的指导。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之前,教师需全面、系统地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把握其理论精髓。只有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可靠的,才不会偏离方向。
2、科学的策略。即在实施中所必需的操作要素:如何实施?如何管理?实施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都必须科学、规范,并具有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切忌匆忙上阵,而问题百出,自己没了信心,学生也受折腾。
3、求实的态度。合作学习在于求实、求真、求效。它是一种严实的学习策略,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种倡导的学习模式。实施合作学习是时代之潮流,教学之导向。但并非用于“做秀”、向人“炫耀”,摆摆花架子,做做秀样子。
4、坚持的信念。一种教学法从实施到把握需要师生长期的“磨合”,从生疏走向娴熟。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不少教师一开始兴致勃勃,豪情满怀;看了文章,听了报告,跃跃欲试。可没过多久,便又失去信心,没了兴趣,又重操“旧业”。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能力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传授语言知识”到“培养语言能力”,从“知识记忆”到“知识运用”,是对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巨大挑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为《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是英语教学的极佳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坦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 2002.2
[3]张东兴《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0
[4]张淑琴;刘津开;中学英语教学概论;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