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缺失爱的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 陈玉梅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四团中学
【正文】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单亲家庭子女。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双亡,其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那么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正确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课题。
近几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单亲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怪异,正是因为特殊的家庭才使得这些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变得孤僻、任性、不和群。
那么,如何让这种失衡的教育重新取得平衡呢?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就成了沟通孩子与家长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
不管孩子跟父亲还是跟母亲过,孩子生活的环境都起了一定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谈起单亲家庭,现在社会单亲家庭很普通,也很正常。但家庭的失败不代表人生的失败,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要勇于面对自己家庭的现实。只要付出爱心和努力,就能感化哪些失去亲情的孩子。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分析
(1)他们大多性格孤僻、与人难相处,我行我素,缺乏自信,无理想,无目标,脾气暴躁,有很强的自我防卫意识,有很深的自卑感,封闭自己无安全感。
(2)单亲孩子的行为往往还会表现在校园暴力的一面。
单亲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诱惑,误入歧途。家长的溺爱、放纵,教师的讥讽、训斥,同学的冷漠、孤立,往往使个别单亲孩子迷失了自我,他们变得更加乖戾,任性,嚣张,还会沾染许多社会不良习气,抽烟、喝酒,聚纵闹事,甚至发展成校园欺凌,他们行为的纵深变化,是有众多因素造成的。不得不令人深思。
(3)家庭爱的缺失,家长平时缺少必要的管理和沟通,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溺爱放纵;学校教育的鞭长莫及;社会的歧视和漠不关心,都会给他们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单亲学生的优点
他们对人对物尤其对关爱他的人有依赖,知道感恩,且能量巨大,一旦有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就很容易去实现,而且正反差别极大,可以用判若两人来概括。
三、教师对单亲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①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思想统一尤为重要。
②针对单亲学生,要用集体的力量包容和关爱。
我班有一个男孩小龙,他头脑聪明,上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四年级时父母离异了,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家庭条件一般,母亲以种地为生。也许是母亲对他太过溺爱、骄纵,他要啥母亲就给啥,若不能满足他的意愿,他就耍赖,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习气,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上了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好吃懒做,脾气暴躁,粗暴蛮横。在班级,轻则出言不逊,重则大打出手,行为不加约束,班上的同学都不愿与其交朋友。他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视课堂纪律,我行我素,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要么转过身和后面的同学打闹,要么就随便离开座位乱跑,无视老师的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不服管教、行为散漫,老师布置的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放学不及时回家,要么去打篮球,要么去网吧玩游戏。但他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强,语数外功底打得扎实,我不想看着他堕落下去,但他的母亲又管不住他。于是我与他父亲亲进行了沟通,让他参与管理孩子。针对他的情况我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1)无微不至的关爱。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特别关注他的行为。
(2)思想上的疏通引导。发现问题及时与他谈心,沟通、交流。
(3)适时的鼓励与重视。每进步一点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如,帮家里干活,不乱花钱,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交往,课堂上的改进等等。及时发现挖掘他的积极正能量的一面,为他的身心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4)发挥全体任课老师的力量,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不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鼓励表扬,发现优点为主。
(5)家庭方面,定期和单亲家庭的监护人座谈,商讨,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的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6)社会层面,多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每当社区组织大型活动或开展针对学生方面的公共性劳动时,我就及时和负责人沟通,传递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信息,让他们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这样学生们就能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初三第二学期,是中考的关键时期,小龙在年级教师的共同帮助教育下,总算安稳了下来,期间虽然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教师们想出了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应对解决,发现问题及时扭转,考试取得了成绩及时表扬、给予肯定。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守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帮助教育下,小龙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活学习有目标了。集体活动能一马当先吃苦在前,没有了以前的放任与跋扈,最大的变化是他能排除干扰静心学习了,一个即将放弃学业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关爱、呵护下,在他自身的努力下,最终考上了重点高中。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会出现不同于一般孩子身上的问题,管理起来也很费劲,付出的心血也较多,但只要对他们有信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给予更多的关爱,这些孩子最终会走向正常的生活轨道。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与教师的爱。将心比心,你付出多少爱,也就会收获多少爱。因而,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应该多一份关怀与理解,用自己的真情去唤醒孩子内心的真爱,让他们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仅靠某个老师和某个人来改变单亲孩子的社会问题是不现实的,还应从教育机制、家庭协作,集体力量、社会力量中获取能量,使之为教育孩子服务,使我们的单亲孩子们能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样,缺失爱的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近几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单亲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怪异,正是因为特殊的家庭才使得这些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变得孤僻、任性、不和群。
那么,如何让这种失衡的教育重新取得平衡呢?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就成了沟通孩子与家长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
不管孩子跟父亲还是跟母亲过,孩子生活的环境都起了一定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谈起单亲家庭,现在社会单亲家庭很普通,也很正常。但家庭的失败不代表人生的失败,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要勇于面对自己家庭的现实。只要付出爱心和努力,就能感化哪些失去亲情的孩子。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分析
(1)他们大多性格孤僻、与人难相处,我行我素,缺乏自信,无理想,无目标,脾气暴躁,有很强的自我防卫意识,有很深的自卑感,封闭自己无安全感。
(2)单亲孩子的行为往往还会表现在校园暴力的一面。
单亲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诱惑,误入歧途。家长的溺爱、放纵,教师的讥讽、训斥,同学的冷漠、孤立,往往使个别单亲孩子迷失了自我,他们变得更加乖戾,任性,嚣张,还会沾染许多社会不良习气,抽烟、喝酒,聚纵闹事,甚至发展成校园欺凌,他们行为的纵深变化,是有众多因素造成的。不得不令人深思。
(3)家庭爱的缺失,家长平时缺少必要的管理和沟通,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溺爱放纵;学校教育的鞭长莫及;社会的歧视和漠不关心,都会给他们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单亲学生的优点
他们对人对物尤其对关爱他的人有依赖,知道感恩,且能量巨大,一旦有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就很容易去实现,而且正反差别极大,可以用判若两人来概括。
三、教师对单亲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①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思想统一尤为重要。
②针对单亲学生,要用集体的力量包容和关爱。
我班有一个男孩小龙,他头脑聪明,上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四年级时父母离异了,他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家庭条件一般,母亲以种地为生。也许是母亲对他太过溺爱、骄纵,他要啥母亲就给啥,若不能满足他的意愿,他就耍赖,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习气,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上了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好吃懒做,脾气暴躁,粗暴蛮横。在班级,轻则出言不逊,重则大打出手,行为不加约束,班上的同学都不愿与其交朋友。他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视课堂纪律,我行我素,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要么转过身和后面的同学打闹,要么就随便离开座位乱跑,无视老师的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不服管教、行为散漫,老师布置的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放学不及时回家,要么去打篮球,要么去网吧玩游戏。但他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强,语数外功底打得扎实,我不想看着他堕落下去,但他的母亲又管不住他。于是我与他父亲亲进行了沟通,让他参与管理孩子。针对他的情况我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1)无微不至的关爱。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特别关注他的行为。
(2)思想上的疏通引导。发现问题及时与他谈心,沟通、交流。
(3)适时的鼓励与重视。每进步一点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如,帮家里干活,不乱花钱,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交往,课堂上的改进等等。及时发现挖掘他的积极正能量的一面,为他的身心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4)发挥全体任课老师的力量,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不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鼓励表扬,发现优点为主。
(5)家庭方面,定期和单亲家庭的监护人座谈,商讨,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的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6)社会层面,多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每当社区组织大型活动或开展针对学生方面的公共性劳动时,我就及时和负责人沟通,传递单亲家庭学生的具体信息,让他们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这样学生们就能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初三第二学期,是中考的关键时期,小龙在年级教师的共同帮助教育下,总算安稳了下来,期间虽然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教师们想出了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应对解决,发现问题及时扭转,考试取得了成绩及时表扬、给予肯定。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守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帮助教育下,小龙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活学习有目标了。集体活动能一马当先吃苦在前,没有了以前的放任与跋扈,最大的变化是他能排除干扰静心学习了,一个即将放弃学业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关爱、呵护下,在他自身的努力下,最终考上了重点高中。
单亲家庭的孩子,总会出现不同于一般孩子身上的问题,管理起来也很费劲,付出的心血也较多,但只要对他们有信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给予更多的关爱,这些孩子最终会走向正常的生活轨道。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与教师的爱。将心比心,你付出多少爱,也就会收获多少爱。因而,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应该多一份关怀与理解,用自己的真情去唤醒孩子内心的真爱,让他们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仅靠某个老师和某个人来改变单亲孩子的社会问题是不现实的,还应从教育机制、家庭协作,集体力量、社会力量中获取能量,使之为教育孩子服务,使我们的单亲孩子们能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样,缺失爱的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