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方法

【作者】 陈光义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者保乡同福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方法要讲究技巧,人们通常采用的是单元复习法和归类复习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加明显。单元复习法中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要重点掌握,读、背、默的积累知识及讲、练的阅读训练能提高应试效果。归类复习法一般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及口语交际三部分,科学的复习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收获。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方法;单元;归类

  要想使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小学语文科而言,我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单元复习法;二是归类复习法。现就这两种方法谈谈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单元复习法 
  单元复习是我们常用的复习方法之一,它有易操作、重点突出、 训练扎实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和单元检测卷子相结合,所以我首选的方法就是单元复习。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单元复习内容 
  就一个单元来说,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我们不能面面俱到, 把它们进行分类,有所侧重,把握重点和难点。
  一个单元需要复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为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三个方面。就这三个方面而言我们可以作如下分类:
  1、 积累方面:包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等;
  2、 阅读方面:包括课文内容、课文的中心、重点课文的重点段、重点 课文文后的重点题目等;
  3、 有关习作方面: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纵观这三方面的复习内容,其重点在于第二方面,这也是我们老师在上复习课的重点部分。那么这方面的复习内容如何确定?我们要结合单元重点来进行。   
  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侧重点就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每单元前的课文导读就给出了单元重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这个单元重点为主线来贯穿整个单元的课文复习,把每篇课文的内容、中心、重点段、文后的重点题目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复习,在确定第二方面复习内容时可以这样确定:1、了解本单元出现的动物特点,并区别他们的不同之处;2、了解文章从那些方面 来写出这些动物特点的;3、体会作者表现手法的异同;4、抓住文后的重点题目;5、与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相结合。因为每单元的训练重点不同,所以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理清课文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做到有的放矢的复习。 
  (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我们确立复习内容之后,就要考虑方法的问题了。 1、积累方面主要采用读、背、默的方法。这里的“读”可采用齐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之间合作读、边读边思、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这里的“背”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等方式,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也可以和默写相结合。这里的“默”指默写,默写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就默写的内容而言可以有字词、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的较短的课文等;另外,默写的形式也要注意,可采取全默、分层次默写(如生字的默写,可采用多次,一次过关几人,要特别关注差生)、 学生之间互相默写等方式。默写之后的批改,老师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2、阅读方面主要以讲、练的方法为主。阅读方面的复习首先要求教师梳理好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好授课顺序,做的心中有数;要采取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如文章中心的掌握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提问、填空、学生合作、竞赛等方式方法。另外,复习课不要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训练要突出重点,要结合单元卷子,结合教材等,训练的方式也要多样。如自出试卷、开展知识竞赛等。 
  (三)合理安排时间 
  就上述三方面的内容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呢?本人认为,积累方面放在早读及家庭作业中进行,譬如今天要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那么前一天要布置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及语文园地中要求默写或背诵的内容为作业,第二天抽时间检查,早读时间也要读背这些内容。阅读方面的知识的理解,重点放在上语文课时进行。习作及口语交际采用归类复习的方式,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
  二、归类复习法 
  归类复习法系统性、针对性较强,如果运用的好,复习的效果也不错。但这种复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对本册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进行系统安排。
  小学语文知识点多,可以归类成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及口语交际。
  (一) 基础知识
  以拼音、字、词、句的复习为主。 
  (1)拼音:能运用拼读音节的办法,读拼音写词语或句子;整体认 读音节;大小写字母(查字典的方法体现)。重点练习“看拼音写字”。
  (2)字:理解字义;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义字的能力。
  (3)词: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包括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这部分内容以课后题和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训练的类型进行归类复习。词语的复习要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注意积累。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如造句)。 
  (4)句:以积累为主。包括课内外古诗、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的积累;诗歌和名篇作者的积累。以本册学习园地中出现的读读背背、 读读记记及其拓展为主要复习内容。同时复习句式的转变,病句的方面的内容。 
  (5)标点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以本年级段应该掌握的标点符号为重点,还有一些重点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 (6)修辞手法: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  
  (二)阅读 
  包括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1)按课文内容填空。包括本册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包括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部分的背诵建议学生背优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内容)
  (2)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怎么解题的方法上。如在做阅读题时先要求学生把短文读一遍,大体知道短文讲了什么内容,再读读短文后面的习题,带着这些问题把短文再读两遍,然后再动笔答题。在答题时要注意格式:问答题要写答,回答问题要完整。在做每一道题时,要求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教师可根据教材出一些阅读题或从试卷中选择一些阅读篇目,多让学生见各种题型,在做之前先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再让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分析、讲解,以提高复习效率。做一道题有一道题的效果。尽量不要让学生带回家完成。对于错得多的题不要只讲答案,一定要讲方法,让学生知道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考?为什么这样回答?如理解词语意思这样的题,可用换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来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教师要总结出一些常见问题的方式方法.如:如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何概括中心,如何解词,如何概括段意等等。 
  (三)习作
  习作以方法为主而不应以写为主。
  首先复习如何审作文题目。拿到一个作文题目至少读三遍:一 读想想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二读看看有哪些具体要求?(可用线画出并标1、2、3)三读看有没有遗漏的要求。其次是对本册教材中的每篇习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列出简单提纲,指导学生在遇到这一类习作时知道从何处入手去想、去写。习作和阅读的复习也可放在复习开始,这样对后面的阅读、习作的复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尽可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学生复习的兴趣主要从教师的备课入手。二要布置适量的作业。三是可采用先单元后归类的复习方法。四是复习内容要紧扣教材,要与单元卷子相结合。五要进行听力的复习,教给学生做听力试题的方法。六是教师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七要合理安排时间,要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