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和分析
【作者】 王永辉
【机构】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界定了科学课程的性质。纵向角度看,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性质的定义是连续发展的;横向角度看,不论是浙江省实行的科学综合课程,还是其他省份实行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分科课程,课程标准对相应课程性质有不同的界定,其性质虽各有侧重,仍存在共同之处;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同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各有异同。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课程的性质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科学课程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分析比较
一、 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性质的比较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教育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了科学课程的性质。
表1 小学、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
通过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有关课程性质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科学课程结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一到九年级科学课程的安排和要求是连贯发展、目标一致的。
小学科学课程,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小学科学课是启蒙课程。它将承担为小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奠基的任务,并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1]。另一方面,科学课程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初中科学课程本身更突出了综合的概念,重视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
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性质都体现出科学课程重视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但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小学科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初中科学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事物有更为科学的认识,认识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
二、 初中平行学科间课程性质的比较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在初中阶段实行科学综合课程,部分地区实行分科课程,因此不同课程对应着相应的课程标准。
表2 初中平行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
通过比较表2,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地区在初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不同,但课程性质有相似之处。从学科角度看,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都强调课程应体现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重视课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与科学综合课程具有一致性。从学生角度看,各门课程都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尽管初中化学和地理课程并没有明确提出科学素养,但其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体现科学素养的理念。
不同课程性质也各有侧重。例如,初中科学与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我国初中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区域地理,因此地理课程更具有区域特征。初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生要利用化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科学课程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综合性,是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拼接,不仅体现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更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整体性,改变传统先将问题与某一学科对应,再利用单一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局限性。
正因如此,科学课程中所提出的科学素养并不仅仅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中所要求的科学素养之和,更是融合与升华。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的结构,需要学生发展概念性的理解、科学能力、科学过程和对科学正确的立场,从而,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真实世界情境中的科学事务[2]。
三、 与其他国家科学课程性质的比较
我国科学课程的开设晚于许多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写也借鉴了国外相关的教育理念。虽然部分国家并未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科学课程性质的界定,但渗透于课程理念,可以根据课程理念加以概括。
总体来说,中、美、日、韩四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性质是相似的,都强调科学基本概念和过程,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方法的掌握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重视科学本质,兼顾社会价值。美国强调学生在经过多年的科学学习之后,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和工程实践,能够运用跨学科的概念来加深对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将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突出个人发展。日本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更重视个人价值。韩国科学课程强调学生创造性和科学地解决问题,重视科学行动。
表3 各国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
四、 结语
通过对科学课程的性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科学课程的性质正在逐步明确与合理化,课程在重视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又对科学方法和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跨学科领域的整合,始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科学课程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书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辨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38-40.
[2] 冯翠典.科学素养结构发展的国内外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13,(6):62-66.
[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 Framework for K -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2:10
[4] 刘继和.日本新订小学理科课程标准改订的背景、方针、要项和特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8,(9):71-75.
[5]徐菲. 中韩现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2016.19
【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分析比较
一、 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性质的比较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教育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了科学课程的性质。
表1 小学、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
通过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稿)、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有关课程性质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科学课程结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一到九年级科学课程的安排和要求是连贯发展、目标一致的。
小学科学课程,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小学科学课是启蒙课程。它将承担为小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奠基的任务,并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1]。另一方面,科学课程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初中科学课程本身更突出了综合的概念,重视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
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性质都体现出科学课程重视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但其侧重点又各有不同,小学科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初中科学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事物有更为科学的认识,认识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
二、 初中平行学科间课程性质的比较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在初中阶段实行科学综合课程,部分地区实行分科课程,因此不同课程对应着相应的课程标准。
表2 初中平行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
通过比较表2,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地区在初中阶段开设的课程不同,但课程性质有相似之处。从学科角度看,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都强调课程应体现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重视课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与科学综合课程具有一致性。从学生角度看,各门课程都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尽管初中化学和地理课程并没有明确提出科学素养,但其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体现科学素养的理念。
不同课程性质也各有侧重。例如,初中科学与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我国初中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区域地理,因此地理课程更具有区域特征。初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生要利用化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科学课程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综合性,是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拼接,不仅体现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更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整体性,改变传统先将问题与某一学科对应,再利用单一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局限性。
正因如此,科学课程中所提出的科学素养并不仅仅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中所要求的科学素养之和,更是融合与升华。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的结构,需要学生发展概念性的理解、科学能力、科学过程和对科学正确的立场,从而,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真实世界情境中的科学事务[2]。
三、 与其他国家科学课程性质的比较
我国科学课程的开设晚于许多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写也借鉴了国外相关的教育理念。虽然部分国家并未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科学课程性质的界定,但渗透于课程理念,可以根据课程理念加以概括。
总体来说,中、美、日、韩四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性质是相似的,都强调科学基本概念和过程,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方法的掌握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重视科学本质,兼顾社会价值。美国强调学生在经过多年的科学学习之后,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和工程实践,能够运用跨学科的概念来加深对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将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突出个人发展。日本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更重视个人价值。韩国科学课程强调学生创造性和科学地解决问题,重视科学行动。
表3 各国科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比较
四、 结语
通过对科学课程的性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科学课程的性质正在逐步明确与合理化,课程在重视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又对科学方法和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跨学科领域的整合,始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科学课程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书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辨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38-40.
[2] 冯翠典.科学素养结构发展的国内外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13,(6):62-66.
[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 Framework for K -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M].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2:10
[4] 刘继和.日本新订小学理科课程标准改订的背景、方针、要项和特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8,(9):71-75.
[5]徐菲. 中韩现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