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分层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更出彩
【作者】 邓德春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盘江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教学环境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分层教学能够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的体系构建情况,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在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提升整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这也符合新课改教学环境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在心智发育方面不完善的特点。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这种分层教学方式进行了应用,并对教学结果进行了总结。
一、根据学生主体进行教学分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基本档案信息、学习测验成绩、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等,这样便于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进行把握。分层教学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当前学习水平、个人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以A、B、C进行表示。建议这三个教学层次设置的学生人数按照1:2:1的比例为宜。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家长对这一教学方式的理解情况,所以在正式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时应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教学说明。让学生家长明白通过分层教学优等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培养,而差等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相互弥补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提高,更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1]。
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参考,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个人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很多学生对学习并不怎么用心,但是很有潜力。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测验,以此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以第一章“数的认识”作为考察内容,教师先进性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等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再在黑板上写下诸如10、8、6.4、5、3、0.5、9……等数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再综合课堂表现和测验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
二、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关键。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时不再是以往那样制定一个单一的笼统的总体教学目标,而是根据不同分层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目标不再是过去那样呆板而是根据学生的变化灵活变动,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目标制定时,可以根据学生分层情况设定基础性教学目标、发展性教学目标和综合性教学目标。在对A分层的同学进行教学时要强调对相关数学公式以及定理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公式的来源以及深化的过程的记忆等;对于B分层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对基本性的理念和原理、运算过程进行了解与掌握,属于中等难度;而对于C分层的学生,与前两层学生相比,该分层的学生对于小数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因此对于该分层的学生重点时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进行运用和计算。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基础性教学、发展性教学和最后综合性教学目标的过程进行,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对数字10的认识这一章节中,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对于C层的学生,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数数,让学生动手数一下或者摆一下,加深对数字10以内的数目的理解,能够认识并会拼写,并能对各个数目的大小进行比较;而对于B层的学生,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想一想”或者“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对10以内的数字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对于10以内的数字的概念能够进行正确的理解掌握,并能够比较各个数字的大小;而对于A层的学生,教学时主要通过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对于10以内各数字的组成进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从10的一组数据组成推想到另一组数的组成,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多样化思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验,通过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
三、根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实施落实到教学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改变以往的教学传统,更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提供课堂的气氛,而不是只是在讲台上板书,而学生只埋头做笔记。在分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相适应了。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形式要灵活的进行设计,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要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讨论与交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为了提高课堂效果,促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性学习,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通过小组内探索讨论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而教师则作为一名教学的辅助者在必要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根据设计的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行教学分层,在分层时可以和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相融合,同时进行分层练习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预习。预习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并解决在预习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为了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可以让A、B、C三组的学生相互带动,比如让A组的学生带动其他组的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学习,并解决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为了加强效果,每个小组内还可以选出代表对组内的事务负责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统计后交给老师。小组内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查,发现学生中存在问题时及时的进行处理[2]。小组讨论完毕后,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展示环节。让各小组内的代表对本小组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展示。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自学情况,用剩下的十分钟进行点评,并对本节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最后课堂结束时,教师分别给A、B、C三个小组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课堂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完成情况给予一些相对性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于自己的一些体验、方法以及经验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疑惑等与教师进行交流,向教师征求一些意见和建议等,这样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便于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分层教学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晓燕.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160.
[2]王振俊. 教育公平的微观研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6:18-19.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的体系构建情况,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在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提升整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这也符合新课改教学环境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在心智发育方面不完善的特点。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这种分层教学方式进行了应用,并对教学结果进行了总结。
一、根据学生主体进行教学分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基本档案信息、学习测验成绩、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等,这样便于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进行把握。分层教学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当前学习水平、个人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可以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以A、B、C进行表示。建议这三个教学层次设置的学生人数按照1:2:1的比例为宜。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家长对这一教学方式的理解情况,所以在正式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时应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教学说明。让学生家长明白通过分层教学优等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培养,而差等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相互弥补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提高,更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1]。
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参考,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个人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很多学生对学习并不怎么用心,但是很有潜力。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测验,以此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以第一章“数的认识”作为考察内容,教师先进性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等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再在黑板上写下诸如10、8、6.4、5、3、0.5、9……等数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再综合课堂表现和测验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
二、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关键。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时不再是以往那样制定一个单一的笼统的总体教学目标,而是根据不同分层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目标不再是过去那样呆板而是根据学生的变化灵活变动,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目标制定时,可以根据学生分层情况设定基础性教学目标、发展性教学目标和综合性教学目标。在对A分层的同学进行教学时要强调对相关数学公式以及定理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公式的来源以及深化的过程的记忆等;对于B分层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对基本性的理念和原理、运算过程进行了解与掌握,属于中等难度;而对于C分层的学生,与前两层学生相比,该分层的学生对于小数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因此对于该分层的学生重点时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完成基础阶段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进行运用和计算。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基础性教学、发展性教学和最后综合性教学目标的过程进行,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对数字10的认识这一章节中,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对于C层的学生,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数数,让学生动手数一下或者摆一下,加深对数字10以内的数目的理解,能够认识并会拼写,并能对各个数目的大小进行比较;而对于B层的学生,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想一想”或者“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对10以内的数字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对于10以内的数字的概念能够进行正确的理解掌握,并能够比较各个数字的大小;而对于A层的学生,教学时主要通过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对于10以内各数字的组成进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从10的一组数据组成推想到另一组数的组成,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多样化思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验,通过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
三、根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实施落实到教学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改变以往的教学传统,更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提供课堂的气氛,而不是只是在讲台上板书,而学生只埋头做笔记。在分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相适应了。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形式要灵活的进行设计,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要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讨论与交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为了提高课堂效果,促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性学习,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通过小组内探索讨论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而教师则作为一名教学的辅助者在必要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根据设计的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行教学分层,在分层时可以和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相融合,同时进行分层练习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进行预习。预习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并解决在预习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为了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可以让A、B、C三组的学生相互带动,比如让A组的学生带动其他组的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学习,并解决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为了加强效果,每个小组内还可以选出代表对组内的事务负责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统计后交给老师。小组内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查,发现学生中存在问题时及时的进行处理[2]。小组讨论完毕后,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展示环节。让各小组内的代表对本小组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展示。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自学情况,用剩下的十分钟进行点评,并对本节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最后课堂结束时,教师分别给A、B、C三个小组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课堂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完成情况给予一些相对性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于自己的一些体验、方法以及经验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疑惑等与教师进行交流,向教师征求一些意见和建议等,这样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便于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分层教学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晓燕.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160.
[2]王振俊. 教育公平的微观研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