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的策略探究
【作者】 陈 静
【机构】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铁炉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新课改推行之前和之后,教学教学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增强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推进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提高;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常常发现以下现象:有些老师讲得绘声绘色,下面的学生却一脸茫然;有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却如石沉大海,溅不起丝毫的浪花;有些公开课看似热闹,但仔细观察发现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学生游离于课堂内容之外。出现上述现象的数学课堂无论有多么精彩,想必都不能算作好课。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而对课堂上学生参与度的关注,已经成为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我和我的课题组一直在实践的一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让他们在课堂上编题、讲题、辅导,从而实现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成为了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中,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都设立一位小组长,也就是所谓的“小先生”,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环节的实施。我们课题组经过了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摸索,我的课题组发现:在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小先生的水平高低也是课堂学生参与度多少的关键因素。因此,每接一届新学生,选拔和培养小先生就成为了首要任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培养小先生,我有以下做法:
首先:精选苗子,重点训练。基础扎实、悟性高、肯钻研是我选苗子的基本条件,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也是关键因素,有威信、有方法、能胜任是小先生的最终境界。
其次:循序渐进,培养能力。培养小先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耐心地“调教”。我比较注重他们的能力培养,具体来说,这些能力主要有:独立编题能力、讲解表达能力、工整板书能力、辅导纠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独立编题的能力是从观察、模仿开始的。小先生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观察课本和练习中的习题,先进行略微改动,然后开始模仿编题,最后锻炼针对某一知识点原创编题。当然,这项能力也是对小先生们最高的能力要求。讲解表达能力和工整板书能力都是需要多锻炼的,每个孩子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都是不自信的,只有通过反复的锻炼、鼓励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团结协作能力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也许涉及到个人魅力问题。所以,在学习小组的分配上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注重小组长(小先生)树立威信,以便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最后:竞争机制,优胜略汰。小先生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手,也是小组成员的学习领头人。但是,每个小组的小先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机会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均等的。我会给有能力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能够胜任的同学,都让他们走到讲台前过一把老师瘾,我想,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好方法。我们还会定期开展“组长PK赛”,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不同班级、不同小组的小先生们集合在一起,设置专题让小组长当场编题、讲题,由老师做评委现场打分评奖。这项比赛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小组长们的积极性,也给优秀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这些年的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学习数学的好苗子,他们都成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学习数学的偶像。
培养好小先生是实施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一步,除此以外,我还尝试了引入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促进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首先:合理建立学习小组。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5-6名学生划分成一个数学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组长是编题人、讲题人,也是小组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监督人。小组长的培养和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实行组内量化评价。每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计分员,每天将小组成员的作业质量、练习情况、发言次数等各项情况进行累计量化记录,以一个星期为一个时间单元进行总结评比,对于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同学和进步最大的一名同学我都会给予奖励。该评价方式将所有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最后:建立组间竞争机制。不同的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课堂上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由数学科代表对每个小组的回答情况进行量化积分统计,我也会定期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整体表彰奖励。此种小组合作竞争机制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心态发生了转变。原来不肯举手发言是因为不会或缺失信心。现在不一样了,抢到发言权后,如果不会,他可以指定本组成员回答,如果解答对了,就能得分。所以,抢到发言权的同学也有功劳,如此,自信心,成功感,自豪感彻底改变了学困生的学习心态,他们也愿意集中精力到课堂上来,自主的参与课堂活动。第二,由于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要负责编题、讲题的艰巨任务,并且随时都有可能被抢答人指定出来回答问题,这一压力将直接促使他们不断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想偷懒都不行。第三,学习小组成员关系融洽,不会出现成绩好的看不起成绩差的,成绩差的因为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愿意和成绩好的交往的情况。第四,无论是课前课内课后,成绩好的同学随时都在监督并指导成绩差同学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能让本小组在竞争中名列前茅,这样,互相帮助就成为了一种自发行为。第五,学生真心向老师求教了。以前老师总是担心学生这儿不会,那儿不懂,总是不停的强调,导致学生听腻了。现在我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去组织,去编题,去讲解,而我只是一名特殊的学生,在下面听他们分析解答问题,只有遇到问题卡壳了我才上前解决。所以,学生的学习心态由原来我求他们学,变成了他们求着我教了。
当然,想要让学生爱数学,学好数学,光靠“小先生”和“竞争机制”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愿意学了,他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实践摸索中,我也尝试了下面的一些做法,比如: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来保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和谐、的课堂氛围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当然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感染力也是提升学生参与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提高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兴趣、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关键词】 提高;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策略
在数学课堂上,常常发现以下现象:有些老师讲得绘声绘色,下面的学生却一脸茫然;有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却如石沉大海,溅不起丝毫的浪花;有些公开课看似热闹,但仔细观察发现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学生游离于课堂内容之外。出现上述现象的数学课堂无论有多么精彩,想必都不能算作好课。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而对课堂上学生参与度的关注,已经成为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我和我的课题组一直在实践的一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让他们在课堂上编题、讲题、辅导,从而实现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成为了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中,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都设立一位小组长,也就是所谓的“小先生”,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环节的实施。我们课题组经过了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摸索,我的课题组发现:在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小先生的水平高低也是课堂学生参与度多少的关键因素。因此,每接一届新学生,选拔和培养小先生就成为了首要任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培养小先生,我有以下做法:
首先:精选苗子,重点训练。基础扎实、悟性高、肯钻研是我选苗子的基本条件,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也是关键因素,有威信、有方法、能胜任是小先生的最终境界。
其次:循序渐进,培养能力。培养小先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耐心地“调教”。我比较注重他们的能力培养,具体来说,这些能力主要有:独立编题能力、讲解表达能力、工整板书能力、辅导纠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独立编题的能力是从观察、模仿开始的。小先生在掌握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观察课本和练习中的习题,先进行略微改动,然后开始模仿编题,最后锻炼针对某一知识点原创编题。当然,这项能力也是对小先生们最高的能力要求。讲解表达能力和工整板书能力都是需要多锻炼的,每个孩子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都是不自信的,只有通过反复的锻炼、鼓励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团结协作能力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也许涉及到个人魅力问题。所以,在学习小组的分配上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注重小组长(小先生)树立威信,以便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最后:竞争机制,优胜略汰。小先生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手,也是小组成员的学习领头人。但是,每个小组的小先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机会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均等的。我会给有能力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能够胜任的同学,都让他们走到讲台前过一把老师瘾,我想,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好方法。我们还会定期开展“组长PK赛”,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不同班级、不同小组的小先生们集合在一起,设置专题让小组长当场编题、讲题,由老师做评委现场打分评奖。这项比赛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小组长们的积极性,也给优秀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这些年的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学习数学的好苗子,他们都成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学习数学的偶像。
培养好小先生是实施自主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关键一步,除此以外,我还尝试了引入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促进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首先:合理建立学习小组。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5-6名学生划分成一个数学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组长是编题人、讲题人,也是小组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监督人。小组长的培养和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实行组内量化评价。每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计分员,每天将小组成员的作业质量、练习情况、发言次数等各项情况进行累计量化记录,以一个星期为一个时间单元进行总结评比,对于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同学和进步最大的一名同学我都会给予奖励。该评价方式将所有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最后:建立组间竞争机制。不同的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课堂上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由数学科代表对每个小组的回答情况进行量化积分统计,我也会定期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整体表彰奖励。此种小组合作竞争机制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心态发生了转变。原来不肯举手发言是因为不会或缺失信心。现在不一样了,抢到发言权后,如果不会,他可以指定本组成员回答,如果解答对了,就能得分。所以,抢到发言权的同学也有功劳,如此,自信心,成功感,自豪感彻底改变了学困生的学习心态,他们也愿意集中精力到课堂上来,自主的参与课堂活动。第二,由于小组内成绩好的同学要负责编题、讲题的艰巨任务,并且随时都有可能被抢答人指定出来回答问题,这一压力将直接促使他们不断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想偷懒都不行。第三,学习小组成员关系融洽,不会出现成绩好的看不起成绩差的,成绩差的因为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愿意和成绩好的交往的情况。第四,无论是课前课内课后,成绩好的同学随时都在监督并指导成绩差同学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能让本小组在竞争中名列前茅,这样,互相帮助就成为了一种自发行为。第五,学生真心向老师求教了。以前老师总是担心学生这儿不会,那儿不懂,总是不停的强调,导致学生听腻了。现在我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去组织,去编题,去讲解,而我只是一名特殊的学生,在下面听他们分析解答问题,只有遇到问题卡壳了我才上前解决。所以,学生的学习心态由原来我求他们学,变成了他们求着我教了。
当然,想要让学生爱数学,学好数学,光靠“小先生”和“竞争机制”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愿意学了,他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在实践摸索中,我也尝试了下面的一些做法,比如: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来保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和谐、的课堂氛围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当然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感染力也是提升学生参与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提高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不仅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兴趣、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