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让学引思”教学理念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作者】 杨海红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第二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让学引思”这一新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禁锢,教育更注重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极大的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加强。那在学生权利极大解放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师的又该处于怎样的角色,本文将从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教师在“让学引思”之下的角色定位。
【关键字】 让学引思;角色定位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了大教育家对于教育的成熟而深厚的理解。既强调了教师的地位,也重视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教学,说到底,还是教在前,学在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那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教学呢?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有个准确的定位。
一、教师是设计者
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对于教材要充分了解“吃”透,要给学生一滴水,那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并且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班级学生的总体学情。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延续“满堂灌”的模式,要转变教学方式,让权给学生。不能让教学只剩下“教”,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语文生字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使用最多、最有成效的一种模式:学生朗读——出示生字——提醒注意的地方——指导书写,这样的教学看似一本万利,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这种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估计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教师应多考虑如何让“学会”变成“会学”,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思考,主动地学习。
二、教师是引导者
“让学引思”的最终目的是“引学——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教师在引导的过程里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但只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那我们的工作也只是做了一半。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用科学的方法,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去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和迁移,以达到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才更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引导不是一味的让权,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时刻注意必须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很多教师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强调课堂的氛围,她们能将一节课上的热热闹闹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很活跃,参与性很强,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有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的课堂,热闹只是假象,所以说“以学生为本”不能简单的用热闹来体现。“让学引思”是要引发学生能真正的去思考,让她们能减弱自己对教师的依赖。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激起她们学习的激情,提升她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亲身体会思考的过程以及自己解决难题后的自我肯定。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即便是脱离了教师,学生自己也能很好的学习。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会让我们的“让”不盲目,变的更科学、更合理。
三、教师是评价者
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教学的同时也要适时的对写生进行评价与监督。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模式都很熟悉,但是对于评价模式却缺乏一定的认识以及重视。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可能我们无心的一句的评价,就能改变教室某个角落一位学生的一生。“让学引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评价在这一活动中运用得当就是润滑期,反之则是绊脚石。而我们在让权给学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会有很多的错误与不足,这时教师适时的评价与指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促发学生主动地去反思,去思考。此外评价要科学全面的进行,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落脚点: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评价方式要灵活多元,具有创新性。要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要有指导作用,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在成功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与乐趣,从而实现健全的人格。
教师自古至今都身处被人尊重的地位,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让学引思”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我们要切身实际的为学生着想,要心系学生,心里有学生。我们要正确的去理解与接受“让”这一过程。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字】 让学引思;角色定位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了大教育家对于教育的成熟而深厚的理解。既强调了教师的地位,也重视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教学,说到底,还是教在前,学在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那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教学呢?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有个准确的定位。
一、教师是设计者
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对于教材要充分了解“吃”透,要给学生一滴水,那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并且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班级学生的总体学情。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延续“满堂灌”的模式,要转变教学方式,让权给学生。不能让教学只剩下“教”,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语文生字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使用最多、最有成效的一种模式:学生朗读——出示生字——提醒注意的地方——指导书写,这样的教学看似一本万利,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这种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估计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教师应多考虑如何让“学会”变成“会学”,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思考,主动地学习。
二、教师是引导者
“让学引思”的最终目的是“引学——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教师在引导的过程里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换!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但只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那我们的工作也只是做了一半。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用科学的方法,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去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和迁移,以达到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才更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引导不是一味的让权,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时刻注意必须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很多教师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强调课堂的氛围,她们能将一节课上的热热闹闹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很活跃,参与性很强,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有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的课堂,热闹只是假象,所以说“以学生为本”不能简单的用热闹来体现。“让学引思”是要引发学生能真正的去思考,让她们能减弱自己对教师的依赖。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激起她们学习的激情,提升她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亲身体会思考的过程以及自己解决难题后的自我肯定。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即便是脱离了教师,学生自己也能很好的学习。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会让我们的“让”不盲目,变的更科学、更合理。
三、教师是评价者
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教学的同时也要适时的对写生进行评价与监督。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模式都很熟悉,但是对于评价模式却缺乏一定的认识以及重视。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可能我们无心的一句的评价,就能改变教室某个角落一位学生的一生。“让学引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评价在这一活动中运用得当就是润滑期,反之则是绊脚石。而我们在让权给学生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会有很多的错误与不足,这时教师适时的评价与指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促发学生主动地去反思,去思考。此外评价要科学全面的进行,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落脚点: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评价方式要灵活多元,具有创新性。要在客观的事实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要有指导作用,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在成功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与乐趣,从而实现健全的人格。
教师自古至今都身处被人尊重的地位,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让学引思”也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我们要切身实际的为学生着想,要心系学生,心里有学生。我们要正确的去理解与接受“让”这一过程。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