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教学生学会思考

【作者】 郝 洁

【机构】 新疆伊宁市第22中学



【正文】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充满对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爱学、充满好奇心、探求世界的积极态度;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爱护学生,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会从不知开始,一步一步地达到问题的核心,直至最终的构建和解决。掌握知识不是最终目的,如何教会学生思考才是教育的最大目标。
  那么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怎么去思考呢?如何“从无到有” 地寻找思路,首先我们应教会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它是一个什么问题?它要求(证)的是什么?(2)现有哪些条件?即题设中的条件,(3)有哪些知识储备?即已经学过的 相关概念、 命题、公式 和 方法,(4)还需要哪些条件?还缺少什么材料?能否从现有的材料中找(5)如何运用这些 知识储备和条件?(6)是否还有条件没有利用?又该如何利用?下面我就以一道最短路径问题为例谈谈自对如何教学生学会思考的一点点想法,
  题目:如图,牧马人从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 l饮马,然后到B 地。牧马人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并说明理由?本题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85页第十三章《轴对称》第四节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本题也是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最值问题,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明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实际背景的最值问题更无从下手。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这是什么原因?是老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学生,因此首先解决“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他也能想到?所以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而差的教师是做给学生看。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有“技巧”也要教技巧怎么想出来的。所以教学生“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这才是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采用下面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在此题中我们要探究,(1)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实际问题中最短路径问题)(2)要求的是什么?(求l上一点C,使AC+BC最小)(3)现有哪些已知条件?(直线l及l同侧两点A、B)(4)有哪些知识储备? (垂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有哪些学习经验?(会解决直线l及在l异侧两点A、B的最短路径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教会学生利用已有学习经验来解决问题很重要。(6)如何运用这些条件、知识和经验?(利用轴对称把两点在直线同侧问题 转化为两点在直线异侧问题,把折线转化为直线)感知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会思维的能力。这样我们不仅顺利突破了此题的一个难点,而且在解题方法的探索中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及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顺利完成了课程标准中对此问题的要求,
  在论证最短中,我们同样用上述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来证明AC+BC是最短路径,首先思考(1)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验证最短路径的最值问题)(2)要求证的是什么?(AC+BC线段和最小)(3)有哪些已知条件?(B关于l 的对称点B')(4)有哪些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1、另选一个量进行比较证明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证明“最短”时,在现阶段的知识层面上我们可直接告诉学生证明“最大”“最小”问题,常常要另选一个量,通过与求证的那个“最大”“最小”的量进行比较证明。(5)如何运用这些条件、知识和学习经验?( 构造三角形利用轴对称把折线转化为直线)再次体会构建图形与转化的秒用。顺利突破本题的另一个难点。
  用这种解题方式教会学生思考,类比以前的学习经验,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在待解决问题和已解决问题之间进行转化,进行解题思路的寻找。
  教会学生感悟由特殊问题的解答化归为一般问题的解答,由一个问题的解答化归为一类问题的解答。
  因此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重点,不在于“解”而在于“学解”,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考方式,把已知与结论中的相关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重组,使表面看起来不能发生联系的条件联系起来,把不熟知的问题转化为我们已解决过的熟悉问题,作为教师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这才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教学中应长期坚持,在教法中应不断探索,“授人鱼,更要授人以鱼”。所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总结技巧,感悟思想,无需茫茫题海,也能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