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探究
【作者】 卢庆才
【机构】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铁炉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图形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通过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 多媒体;优化;图形;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把图形化静为动,有助于概念的形成
在小学的图形教学中,许多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 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如在教学“直线和射线”时,传统的教学只能向学生展示孤立静止的有限长 的“直线”、“射线”,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局限,无法理解直线、射线的无限长。而利用多媒体电脑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可化静态为动态,形象直观多维地进行展示:①在屏幕上出示一条线段,然后动画演示向两端不断延伸,帮助学生理解直线是无限长的,没有端点;②在屏幕上出示一条线段,一端显示一个点并闪烁,另一端则不断延长,那么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的特征就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就把不易理解的静止的概念,动态生成,加深了学生 对“直线”、“射线”概念的本质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形象对比,有助于特征的归纳
对比是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它可以使学生从具体可感的材料出发,进一步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达到由表及里、由感性到 理性的循序认知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实物对比虽然运用广泛, 但由于实物对比存在操作不便,容易产生误差等局限,影响了对比的效果。而多媒体具声音、色彩、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进行形象对比,有利于学生归纳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议 一议的方法, 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然后通过多媒体电脑进行验证。 在鲜明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声中,通过点、线、面、体的闪烁、旋转、 平移、重合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明确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有 12 条棱,相对的 4 条棱的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等特征。至此,长方体的特征已清晰地、有条理地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并形成鲜明的表象。
三、运用多媒体生动演示,有助于公式的理解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公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比较重要的。 由于几何公式的推导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容易产生生搬硬套的现象。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静则滞,动则活。数学教学要从偏重结论 的静态教学向展示知识发展的动态过程转轨。要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让学生参与并领悟知识由来的动态过程,促进心理 内化。而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正好能实现这一目标。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科书虽然提供了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等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了直线。通过对圆和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进行直观的观察比较,找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 与圆的关系,从而自己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四、运用多媒体直观示范,有助于技能的掌握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学习的有效手段,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由于教具的材质、 大小,学生视野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既不利于学生的观察,也不利于教师的操作指导,影响学生认知的速度,影响操作要领的掌握。如在 教学《角的度量》时,由于操作涉及到点的重合、边的重合、内外圈 读数的问题,加上教具量角器不透明,学生视线远等条件影响,无法获得直观的观察和有效的操作指导,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利用多媒体,可一步一步进行直观演示,配以文字、语言解说、色彩、透明、 放大、动态闪烁等效果,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
五、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对于那些学生感到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传统的教学媒体难以讲清的, 可利用多媒体电脑特有的优势将复杂的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如在教学《圆锥的高》时,由于实物不能直接演示,造成学生认为高就是母线的错误表象。而运用多媒体直观透明的演示“高就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然后通过外移与母线比较,有效地区分圆锥的高和母线。这样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表象,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动静结合,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在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空间观念的发展以空间想象能力为依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才会得到升华。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发挥其灵活快捷,操控自如,既能化静为动,又能化动为静的特点, 动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动态演示,生动而形象,便于学生建立表象,启迪思维;而静态则为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发挥想象能力提供了空间,便于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多媒体辅助下的化静为动是手段, 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及空间观念才是 目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阴影部分面积》时,通过平移、旋转等动态演示,复杂的求阴影部分面积问题变得简单起来,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但动态演示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达到视静为动。只有动静结合,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总之,运用多媒体进行优化小学图形教学, 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也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
【关键词】 多媒体;优化;图形;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把图形化静为动,有助于概念的形成
在小学的图形教学中,许多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 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如在教学“直线和射线”时,传统的教学只能向学生展示孤立静止的有限长 的“直线”、“射线”,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局限,无法理解直线、射线的无限长。而利用多媒体电脑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可化静态为动态,形象直观多维地进行展示:①在屏幕上出示一条线段,然后动画演示向两端不断延伸,帮助学生理解直线是无限长的,没有端点;②在屏幕上出示一条线段,一端显示一个点并闪烁,另一端则不断延长,那么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的特征就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就把不易理解的静止的概念,动态生成,加深了学生 对“直线”、“射线”概念的本质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形象对比,有助于特征的归纳
对比是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它可以使学生从具体可感的材料出发,进一步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达到由表及里、由感性到 理性的循序认知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实物对比虽然运用广泛, 但由于实物对比存在操作不便,容易产生误差等局限,影响了对比的效果。而多媒体具声音、色彩、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进行形象对比,有利于学生归纳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通过摸一摸,想一想,议 一议的方法, 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然后通过多媒体电脑进行验证。 在鲜明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声中,通过点、线、面、体的闪烁、旋转、 平移、重合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明确长方体有 6 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有 12 条棱,相对的 4 条棱的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等特征。至此,长方体的特征已清晰地、有条理地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并形成鲜明的表象。
三、运用多媒体生动演示,有助于公式的理解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公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比较重要的。 由于几何公式的推导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容易产生生搬硬套的现象。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静则滞,动则活。数学教学要从偏重结论 的静态教学向展示知识发展的动态过程转轨。要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让学生参与并领悟知识由来的动态过程,促进心理 内化。而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正好能实现这一目标。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科书虽然提供了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把一个圆等分拼成一个长方形,近似度较差,学生对推导出的公式持怀疑态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了直线。通过对圆和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进行直观的观察比较,找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 与圆的关系,从而自己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四、运用多媒体直观示范,有助于技能的掌握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学习的有效手段,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由于教具的材质、 大小,学生视野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既不利于学生的观察,也不利于教师的操作指导,影响学生认知的速度,影响操作要领的掌握。如在 教学《角的度量》时,由于操作涉及到点的重合、边的重合、内外圈 读数的问题,加上教具量角器不透明,学生视线远等条件影响,无法获得直观的观察和有效的操作指导,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利用多媒体,可一步一步进行直观演示,配以文字、语言解说、色彩、透明、 放大、动态闪烁等效果,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
五、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对于那些学生感到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传统的教学媒体难以讲清的, 可利用多媒体电脑特有的优势将复杂的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如在教学《圆锥的高》时,由于实物不能直接演示,造成学生认为高就是母线的错误表象。而运用多媒体直观透明的演示“高就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然后通过外移与母线比较,有效地区分圆锥的高和母线。这样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表象,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动静结合,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在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空间观念的发展以空间想象能力为依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才会得到升华。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发挥其灵活快捷,操控自如,既能化静为动,又能化动为静的特点, 动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动态演示,生动而形象,便于学生建立表象,启迪思维;而静态则为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发挥想象能力提供了空间,便于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多媒体辅助下的化静为动是手段, 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及空间观念才是 目的。例如在教学六年级《阴影部分面积》时,通过平移、旋转等动态演示,复杂的求阴影部分面积问题变得简单起来,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但动态演示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达到视静为动。只有动静结合,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总之,运用多媒体进行优化小学图形教学, 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也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