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基于校情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建构与实践
【作者】 韦永华 向守富
【机构】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
【正文】 【摘 要】 我校借助德育整体性架构序列化实施的良好基础和其他课程资源优势,从校情出发主动出击,整体建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近年来,学校办学品牌得到了学生、家长、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许多学生、家长都把目光投向了我校这所不占地域优势的农村中学。该课程的建构,为学校营造了多样化的教育生态,为众多农村学子拓展了活力向上的发展空间,为他们的将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关键词】 生涯;课程;建构
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个性需要,增强课程结构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为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务院于2014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使学生可以“凭优势智慧升学,凭强势智慧谋生”,让教育适合每一名学生即将成为可能。但如何让学生实现自主的科学的选择,并通过自主选择提升学习的兴趣性与主动性,通过科学选择就读最适合自己的高校,从而改变盲目填报志愿以至于选择了不擅长的专业、从事了不喜欢的职业等现象,已经成为眼下高中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当今劳动就业日益职业化的社会条件下,结合“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国家战略实施,根据基础教育完善“供给侧”结构的需求,借助我校德育整体性架构序列化实施的良好基础和其他课程资源优势,我们从校情出发主动出击,整体建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一是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落实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之中;二是充分体现人的发展以充分的自主选择和自身潜能唤醒为基础,促进高中学生在生动活泼发展与自我实现中传承“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一、科学厘正生涯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本课程的建构,以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能力素质为基础,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以发现和培育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过程,以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为根本,将多门学科课程、科学与人文、校内外、现在与将来密切结合起来。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本课程的建构,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现有基础和个人素养出发,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开逐渐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思想。该课程具有丰富的实践性。
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和特色发展需要,为促进高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并主动选择、自信而澄明走向未来的综合实践领域的校本课程。
二、准确把握生涯教育课程的建构理念
从目标看,发现自我、唤醒潜能、实现自我是本课程的核心理念。农村高中生个体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独立性不断增强,但自我评价、自我价值与自我完善等人生思考,尚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求学成才的强烈欲望与自我规划的缺失,使他们常陷于心理困惑与人生迷茫中。本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社会需求;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进行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获得奋斗的动力;制定科学的生涯发展计划,作出适合自己的生涯抉择,少走弯路和歧路;管理自己的规划,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促进学生在价值判断、心理调适、行为选择等方面,完善自我,适应社会。
从内容看,学生普遍渴望成功人生的心理需求,是本课程建构的社会基础;学生逐步扩展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是课程建构的生活基础。为何而生与何以为生的人生思考,时常困扰着学生。按照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发展逻辑,并按憧憬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实践逻辑,建构本课程内容。前者是明线,以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构成显性课程;后者是暗线,以人生价值观和择业创业观为主要内容,构成隐形课程。两条线相互交织于择业——立业——创业——兴业的人生轨迹,互为支撑和映照,以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实效性。
从实施看,认识活动、价值引领与实践体验相统一,是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认识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两个基本途径和方式。高中学生理性思维已达到较高水平,其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已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基础。情景体验与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人生幸福、人生价值等价值观的获得。实施中应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
三、充分明确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目标
我校生涯教育课程遵循国家和重庆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题,适当融入特色化及本土化内容,唤醒自主意识,激发发展动力,促进心理成长,助推全面发展。
从个体认知看,教育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和意义,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理解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制定出短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规划行动方案。
从能力提升看,教育学生掌握生涯决策的一般方法;分析和整合生涯发展资源,作出合理的生涯评估,确立生涯目标;运用生涯决策方法落实生涯行动。
从价值实现看,培养学生增强积极、主动的生涯态度与信念,崇尚创新与创业精神,树立利他中利已的职场观念,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并常怀本土情怀,将个人的生涯发展与家乡的建设发展相结合。
四、深度设计生涯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我校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扩展规律,结合有关生涯规划教育理论、我校德育活动整体架构及各年级德育重心,本课程共设置生涯觉察、生涯探索、生涯决策三个模块,对应于高中三个年级开设。
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觉察”模块。涉及初高中衔接过渡、认识高中学校的环境和资源、确定发展目标、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秉赋和潜能、认识职业世界等内容。该模块共设置以下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适应高中生活;第二单元:启航精彩人生;第三单元:学会自我认知;第四单元:走近职业世界。
高二年级开设“生涯探索”模块。涉及与人相处的健康心理(合理的情绪调控与表达、正常的异性交往、团队与合作精神等)、展示和推介自我的修养和技巧、职业精神与创业精神、抗挫折能力、生涯规划与抉择辅导等内容。该模块共设置以下五个单元。第五单元:架起心灵之桥;第六单元:爽送和颜悦色;第七单元:培养逆商素质;第八单元:铸就竞争实力;第九单元:展示完美自我。
高三年级开设“生涯决策”模块。涉及感受职业成就、体验职场实景、考前心理辅导、志愿填报指导、就业指导与职业选择等内容。该模块共设置以下四个单元。第十单元:感受职业成就;第十一单元:体验职场实景;第十二单元:聚焦专业选择;第十三单元:景仰工匠精神。
本课程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主题呈现教学内容。每个单元主题下设置概括教学内容的导语,给学生以提纲挈领的提示,主题下采用小标题概括教学内容。各部分具体内容注重图文开茂,注重情景创设和探究活动的开展,将生涯认识与职业素养提升及价值引领蕴涵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之中。
五、详细梳理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流程
学校层面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开发课程资源。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开发包含三大模块近13个单元的课程资源,建设素材资源库。教材编写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生涯指导的成果,内容涉及一系列学生体验、感悟等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开放多种形式的生涯规划学习资源(包括相关音视频),走进社区相关职业的社会部门进行调查访谈,并根据需要逐步建立生涯规划实验基地。
2、成立指导中心。针对学生不同的目标选择,学校必须提供足够丰富的课程相对应。为了让学生的选择更合适、更科学,学校建立了“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帮助学生在系统测试、确立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地选择自己感兴趣、有禀赋的学科来学习,让学生的课程学习更主动、更高效。这是新考改背景下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3、组建研发团队。由相关人员组成课程研发指导小组,明确分工;研究确定课程实施目标、要求及其步骤;编印本课程校本教材和讲义;具体负责各年级教学安排、实施要点、分工及其达成验收;落实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校本培训和外出研修;争取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教师层面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内省、自我规划与自主改进,分阶段多模式循序渐进做好以下工作。
1、在测试中认知。通过专家讲座、规划师讲座、微视频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需趁早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从高中段的学习到专业和职业的选择,都必须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兴趣,学会理性地对待生活和未来。通过对学生进行生涯测试,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科学、全面地探索自我,客观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各种智能以及价值观等发展情况。
2、在调整中规划。开展杰出校友的励志讲座、励志读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人的发展潜能、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迷失方向。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让学生能够不断感受到自我成长的美好。学生在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和目标。通过对生涯人物、父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访谈等,分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选择历程、社会经验及人生情感,进一步树立人生与职业理想,坚定信心,找到实现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征求师长、专家、同学的建议等,确定发展目标,找出优势及不足,制定实施办法,填写阶段分析与评估表,以达到了解自我、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奋力践行的目的。
3、在实战中抉择。我们让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表,请全班的同学、老师、家长了解见证并给予督促鼓励,还提出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定期对照规划,检查按规划践行了多少,有什么样的超越,又有什么样的不足。新高考选课是人生选择较为关键的一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实战演练,综合考虑平时成绩和高校招生等多方面因素,统计分析历年各高校各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为学生及早确定目标专业和目标高校提供科学性的参考,为学生以后高考择校提供详细、实用、有针对性的信息,为学生以后报考专业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R].北京:教育部,2001.06.08.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北京:国务院,2010.07.29.
[3]美林,郭晓丽.生涯教育——与孩子一起搭建人生的阶梯[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王蓓.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4).
[6]张敏君.探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丰富学校德育工作手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7]熊丙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关键词】 生涯;课程;建构
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个性需要,增强课程结构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为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务院于2014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使学生可以“凭优势智慧升学,凭强势智慧谋生”,让教育适合每一名学生即将成为可能。但如何让学生实现自主的科学的选择,并通过自主选择提升学习的兴趣性与主动性,通过科学选择就读最适合自己的高校,从而改变盲目填报志愿以至于选择了不擅长的专业、从事了不喜欢的职业等现象,已经成为眼下高中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当今劳动就业日益职业化的社会条件下,结合“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国家战略实施,根据基础教育完善“供给侧”结构的需求,借助我校德育整体性架构序列化实施的良好基础和其他课程资源优势,我们从校情出发主动出击,整体建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一是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落实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之中;二是充分体现人的发展以充分的自主选择和自身潜能唤醒为基础,促进高中学生在生动活泼发展与自我实现中传承“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一、科学厘正生涯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本课程的建构,以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能力素质为基础,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以发现和培育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过程,以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为根本,将多门学科课程、科学与人文、校内外、现在与将来密切结合起来。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本课程的建构,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现有基础和个人素养出发,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开逐渐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思想。该课程具有丰富的实践性。
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和特色发展需要,为促进高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并主动选择、自信而澄明走向未来的综合实践领域的校本课程。
二、准确把握生涯教育课程的建构理念
从目标看,发现自我、唤醒潜能、实现自我是本课程的核心理念。农村高中生个体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独立性不断增强,但自我评价、自我价值与自我完善等人生思考,尚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求学成才的强烈欲望与自我规划的缺失,使他们常陷于心理困惑与人生迷茫中。本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社会需求;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进行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获得奋斗的动力;制定科学的生涯发展计划,作出适合自己的生涯抉择,少走弯路和歧路;管理自己的规划,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促进学生在价值判断、心理调适、行为选择等方面,完善自我,适应社会。
从内容看,学生普遍渴望成功人生的心理需求,是本课程建构的社会基础;学生逐步扩展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是课程建构的生活基础。为何而生与何以为生的人生思考,时常困扰着学生。按照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发展逻辑,并按憧憬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实践逻辑,建构本课程内容。前者是明线,以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构成显性课程;后者是暗线,以人生价值观和择业创业观为主要内容,构成隐形课程。两条线相互交织于择业——立业——创业——兴业的人生轨迹,互为支撑和映照,以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实效性。
从实施看,认识活动、价值引领与实践体验相统一,是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认识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发展的两个基本途径和方式。高中学生理性思维已达到较高水平,其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已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基础。情景体验与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人生幸福、人生价值等价值观的获得。实施中应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
三、充分明确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目标
我校生涯教育课程遵循国家和重庆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题,适当融入特色化及本土化内容,唤醒自主意识,激发发展动力,促进心理成长,助推全面发展。
从个体认知看,教育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和意义,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理解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制定出短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规划行动方案。
从能力提升看,教育学生掌握生涯决策的一般方法;分析和整合生涯发展资源,作出合理的生涯评估,确立生涯目标;运用生涯决策方法落实生涯行动。
从价值实现看,培养学生增强积极、主动的生涯态度与信念,崇尚创新与创业精神,树立利他中利已的职场观念,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并常怀本土情怀,将个人的生涯发展与家乡的建设发展相结合。
四、深度设计生涯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我校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扩展规律,结合有关生涯规划教育理论、我校德育活动整体架构及各年级德育重心,本课程共设置生涯觉察、生涯探索、生涯决策三个模块,对应于高中三个年级开设。
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觉察”模块。涉及初高中衔接过渡、认识高中学校的环境和资源、确定发展目标、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秉赋和潜能、认识职业世界等内容。该模块共设置以下四个单元。第一单元:适应高中生活;第二单元:启航精彩人生;第三单元:学会自我认知;第四单元:走近职业世界。
高二年级开设“生涯探索”模块。涉及与人相处的健康心理(合理的情绪调控与表达、正常的异性交往、团队与合作精神等)、展示和推介自我的修养和技巧、职业精神与创业精神、抗挫折能力、生涯规划与抉择辅导等内容。该模块共设置以下五个单元。第五单元:架起心灵之桥;第六单元:爽送和颜悦色;第七单元:培养逆商素质;第八单元:铸就竞争实力;第九单元:展示完美自我。
高三年级开设“生涯决策”模块。涉及感受职业成就、体验职场实景、考前心理辅导、志愿填报指导、就业指导与职业选择等内容。该模块共设置以下四个单元。第十单元:感受职业成就;第十一单元:体验职场实景;第十二单元:聚焦专业选择;第十三单元:景仰工匠精神。
本课程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主题呈现教学内容。每个单元主题下设置概括教学内容的导语,给学生以提纲挈领的提示,主题下采用小标题概括教学内容。各部分具体内容注重图文开茂,注重情景创设和探究活动的开展,将生涯认识与职业素养提升及价值引领蕴涵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之中。
五、详细梳理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流程
学校层面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开发课程资源。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开发包含三大模块近13个单元的课程资源,建设素材资源库。教材编写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生涯指导的成果,内容涉及一系列学生体验、感悟等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开放多种形式的生涯规划学习资源(包括相关音视频),走进社区相关职业的社会部门进行调查访谈,并根据需要逐步建立生涯规划实验基地。
2、成立指导中心。针对学生不同的目标选择,学校必须提供足够丰富的课程相对应。为了让学生的选择更合适、更科学,学校建立了“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帮助学生在系统测试、确立目标的前提下,有针对地选择自己感兴趣、有禀赋的学科来学习,让学生的课程学习更主动、更高效。这是新考改背景下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3、组建研发团队。由相关人员组成课程研发指导小组,明确分工;研究确定课程实施目标、要求及其步骤;编印本课程校本教材和讲义;具体负责各年级教学安排、实施要点、分工及其达成验收;落实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校本培训和外出研修;争取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教师层面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内省、自我规划与自主改进,分阶段多模式循序渐进做好以下工作。
1、在测试中认知。通过专家讲座、规划师讲座、微视频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需趁早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从高中段的学习到专业和职业的选择,都必须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兴趣,学会理性地对待生活和未来。通过对学生进行生涯测试,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科学、全面地探索自我,客观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各种智能以及价值观等发展情况。
2、在调整中规划。开展杰出校友的励志讲座、励志读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人的发展潜能、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迷失方向。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让学生能够不断感受到自我成长的美好。学生在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和目标。通过对生涯人物、父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访谈等,分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选择历程、社会经验及人生情感,进一步树立人生与职业理想,坚定信心,找到实现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征求师长、专家、同学的建议等,确定发展目标,找出优势及不足,制定实施办法,填写阶段分析与评估表,以达到了解自我、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奋力践行的目的。
3、在实战中抉择。我们让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表,请全班的同学、老师、家长了解见证并给予督促鼓励,还提出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定期对照规划,检查按规划践行了多少,有什么样的超越,又有什么样的不足。新高考选课是人生选择较为关键的一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实战演练,综合考虑平时成绩和高校招生等多方面因素,统计分析历年各高校各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为学生及早确定目标专业和目标高校提供科学性的参考,为学生以后高考择校提供详细、实用、有针对性的信息,为学生以后报考专业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R].北京:教育部,2001.06.08.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北京:国务院,2010.07.29.
[3]美林,郭晓丽.生涯教育——与孩子一起搭建人生的阶梯[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王蓓.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4).
[6]张敏君.探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丰富学校德育工作手段[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7]熊丙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