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作者】 周继伟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是中学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学生总以为计算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结果错误百出。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了计算练习。加强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思考积极的教学方法
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另外,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机房,介绍数学在各行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时,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判定法则等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工程,教师应尽量在活动的课堂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于很多的应用总是不够灵活,关键是他们没用用心去记忆,没把握基本的概念记牢固,那么在应用时就不会灵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方法:把概念生活化,把生活中不动的文字描绘成形象的、生动的情景进行记忆,让他们从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培养他们的兴趣的形象思维。在理解和掌握教学概念的同时,也要重视几何有关判定的理解。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我设计了几个探究,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1)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一个三角形,做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2)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操作。但是,我发现,分析、思考的层次明显不够,不利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质疑,阐述理由等活动。
三、指导一些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只要是有了适合的方法,一般都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复习阶段计算教学也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理科,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复习的方法,就相当于提高了数学复习的质量了。每次考完试后,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说:这次考试我又粗心了。这实际上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求快心理造成的数学运算技能的不过关。要知道数学题的每一步都是符合一定的法则来完成的,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某一步,那么就会发生这一步的法则没有正确的运用,进而产生错解。因此,运算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要弄懂“算理”,不仅知道怎样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从而把握运算的方向、途径和程序,一步一步仔细完成,形成准确快捷的运算能力。初中生既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系统地,高效地复习计算问题时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把在以前没弄懂的算理和错误认识纠正过来。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四、注重计算过程中的趣味性、多变性
单调的数学计算容易引起学生学习上的疲劳,也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从而造成厌学的情绪,而学生对复杂的计算更是异常的头疼因此怎样提升学生对计算题的兴趣,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创设丰富有趣的问题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更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我们经常会采用加、减、乘、除算24的趣味数学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老师利用扑克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而我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单调的数学计算生活化,多变化,趣味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通常会选用汽车牌照后面的数字,让同学们来快速算24,这样做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生放学途中他也能进行数学计算题的思考,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这样的计算题的来源非常广泛,题目也丰富,多变从而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是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至今对我影响深刻,而且在上下班的途中还会偶尔思考由此可见丰富有趣,纷繁变化的教学情境也是提升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良好书写的习惯,有的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书写不规范,经常将“a”写成“9”,“z”写成“2”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培养良好审题的习惯,平时做作业或考试时,有些学生因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经常出现以下的问题: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化简成、-=等等。正是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会做的题而拿不到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总之,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有机结会,时时处处去研究、总结,也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认识到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沈华芬. 刍议城郊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学大众,2014(06).
[2] 夏文佳. 利用新课改推进初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3] 徐照华. 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3).
【关键词】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学生总以为计算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结果错误百出。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了计算练习。加强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思考积极的教学方法
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另外,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机房,介绍数学在各行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时,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判定法则等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工程,教师应尽量在活动的课堂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于很多的应用总是不够灵活,关键是他们没用用心去记忆,没把握基本的概念记牢固,那么在应用时就不会灵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方法:把概念生活化,把生活中不动的文字描绘成形象的、生动的情景进行记忆,让他们从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培养他们的兴趣的形象思维。在理解和掌握教学概念的同时,也要重视几何有关判定的理解。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我设计了几个探究,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1)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一个三角形,做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2)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操作。但是,我发现,分析、思考的层次明显不够,不利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质疑,阐述理由等活动。
三、指导一些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
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只要是有了适合的方法,一般都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复习阶段计算教学也是这样的,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理科,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复习的方法,就相当于提高了数学复习的质量了。每次考完试后,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说:这次考试我又粗心了。这实际上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求快心理造成的数学运算技能的不过关。要知道数学题的每一步都是符合一定的法则来完成的,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某一步,那么就会发生这一步的法则没有正确的运用,进而产生错解。因此,运算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要弄懂“算理”,不仅知道怎样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从而把握运算的方向、途径和程序,一步一步仔细完成,形成准确快捷的运算能力。初中生既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系统地,高效地复习计算问题时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把在以前没弄懂的算理和错误认识纠正过来。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四、注重计算过程中的趣味性、多变性
单调的数学计算容易引起学生学习上的疲劳,也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从而造成厌学的情绪,而学生对复杂的计算更是异常的头疼因此怎样提升学生对计算题的兴趣,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创设丰富有趣的问题情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更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我们经常会采用加、减、乘、除算24的趣味数学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老师利用扑克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而我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单调的数学计算生活化,多变化,趣味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通常会选用汽车牌照后面的数字,让同学们来快速算24,这样做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生放学途中他也能进行数学计算题的思考,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这样的计算题的来源非常广泛,题目也丰富,多变从而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是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至今对我影响深刻,而且在上下班的途中还会偶尔思考由此可见丰富有趣,纷繁变化的教学情境也是提升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良好书写的习惯,有的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书写不规范,经常将“a”写成“9”,“z”写成“2”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培养良好审题的习惯,平时做作业或考试时,有些学生因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经常出现以下的问题: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化简成、-=等等。正是有些学生审题不认真,导致会做的题而拿不到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总之,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有机结会,时时处处去研究、总结,也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认识到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沈华芬. 刍议城郊初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学大众,2014(06).
[2] 夏文佳. 利用新课改推进初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3] 徐照华. 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