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周艳丽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本文中,对多媒体教学的含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作了阐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真实的客观环境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容量;情境;效率;创造
语文教材以语文生活联系为线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力求开放性和弹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巧用多媒体,做好课前备课,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激发求知欲望,以点带面,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降低了教学难度,以其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投影,展开想象如讲到蒲松龄的《山市》时,笔者设置一道发挥想象的思维拓展题目:“假如此刻你正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突然看到远处有一处奇景,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怎样去做?请展开大胆,想象,描绘出你‘看到的’海市蜃楼。”为了便于学生合理想象,笔者在课件中设置一幅画面:一群憔悴的少男少女背着行囊步履维艰地行走在一望无垠的金色的沙漠上。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学生从画面中很快就体会到画面中的信息,从而进行合理想象,迅速成文,写出一篇篇优秀的短文。中学生的思维大多仍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如讲到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初一学生还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不了解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行径,也就不能体会作者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那份悲苦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视。于是在正式授课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一段日军对中国民众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录像。看完后,有的学生轻轻拭着眼泪;有的摩拳擦掌,大有要和画面中的侵略者大干一场的架势。利用电教把侵略者的行径形象地表现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这篇文章学生很顺利地就理解了。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从而为学生理解深奥晦涩的汉语言文字架起一座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2 .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如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对“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3句诗难以理解。笔者把这些都以图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饱含着稻香的稻田;清凌凌的水面弥漫着淡淡的冷雾,岸边茁壮的乌桕树倒映在水里,婆娑的乌桕叶的影子与游戏的鱼儿嬉戏着;江面上一艘小船上站着一位年近花甲的渔夫悠闲地划着小桨,不时地向江面撒几次网;空旷辽阔的草野中一个牧羊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远处的牛背,仅有几只蟋蟀引吭高歌陪伴着她。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形象的画面,作者笔下世外桃源般的情景——一个晴朗、明媚、快乐、悠闲、惬意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就形象地表现出来。借用电教手段,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会不由自主地唱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巧设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如教《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笔者用大屏幕展示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笔者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2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表明生动有趣的设疑质问,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如:在初中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情境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再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比如小鸟叫声、青蛙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各种昆虫的混合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我们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在《口技》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首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落实生词,教师可以再把学生找到的生词呈现在屏幕上,再由小组交流读准,并对这些词进行分类,(如文中用法特别的词、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这样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改革语文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的死板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给学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知识、探索讨论知识、理解分析总结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真实的客观环境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唤起情感共鸣,激发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玲.《运用多媒体手段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3,(6);
[2]温大学.《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原则》[j],中小学电教,2007,(11);
[3]周治丽.红花更须绿叶衬——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容量;情境;效率;创造
语文教材以语文生活联系为线索,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力求开放性和弹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且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内容的直观形象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巧用多媒体,做好课前备课,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激发求知欲望,以点带面,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降低了教学难度,以其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自学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投影,展开想象如讲到蒲松龄的《山市》时,笔者设置一道发挥想象的思维拓展题目:“假如此刻你正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突然看到远处有一处奇景,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怎样去做?请展开大胆,想象,描绘出你‘看到的’海市蜃楼。”为了便于学生合理想象,笔者在课件中设置一幅画面:一群憔悴的少男少女背着行囊步履维艰地行走在一望无垠的金色的沙漠上。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学生从画面中很快就体会到画面中的信息,从而进行合理想象,迅速成文,写出一篇篇优秀的短文。中学生的思维大多仍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如讲到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时,初一学生还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不了解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行径,也就不能体会作者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那份悲苦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仇视。于是在正式授课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一段日军对中国民众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录像。看完后,有的学生轻轻拭着眼泪;有的摩拳擦掌,大有要和画面中的侵略者大干一场的架势。利用电教把侵略者的行径形象地表现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以及对侵略者的憎恨。这篇文章学生很顺利地就理解了。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从而为学生理解深奥晦涩的汉语言文字架起一座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2 .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如何其芳的《秋天》,学生对“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3句诗难以理解。笔者把这些都以图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饱含着稻香的稻田;清凌凌的水面弥漫着淡淡的冷雾,岸边茁壮的乌桕树倒映在水里,婆娑的乌桕叶的影子与游戏的鱼儿嬉戏着;江面上一艘小船上站着一位年近花甲的渔夫悠闲地划着小桨,不时地向江面撒几次网;空旷辽阔的草野中一个牧羊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远处的牛背,仅有几只蟋蟀引吭高歌陪伴着她。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形象的画面,作者笔下世外桃源般的情景——一个晴朗、明媚、快乐、悠闲、惬意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就形象地表现出来。借用电教手段,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会不由自主地唱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巧设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如教《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笔者用大屏幕展示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笔者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2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表明生动有趣的设疑质问,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如:在初中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情境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再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比如小鸟叫声、青蛙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各种昆虫的混合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我们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在《口技》这篇文章的学习中,首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落实生词,教师可以再把学生找到的生词呈现在屏幕上,再由小组交流读准,并对这些词进行分类,(如文中用法特别的词、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这样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改革语文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的死板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给学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知识、探索讨论知识、理解分析总结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真实的客观环境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唤起情感共鸣,激发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玲.《运用多媒体手段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3,(6);
[2]温大学.《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原则》[j],中小学电教,2007,(11);
[3]周治丽.红花更须绿叶衬——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