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略谈
【作者】 吴 晔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双河乡小学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下,激活数学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要学数学”、“用数学”、 “悟数学”、“玩数学”、“做数学”、“评数学”,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激活;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人入胜的学习方式,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充满生机和活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改变学习方式,激活数学课堂呢?
一、让学生“要学数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一旦“会学”,就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如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一天,小花猫一家去河边钓鱼,小花猫又蹦又跳可高兴啦,他们正在河边钓鱼,忽然飞来了几只花蝴蝶,多美的蝴蝶呀!小猫再也管不住自己了,丢下钓鱼杆就去捉蝴蝶。可是,小花猫追呀、追呀,怎么也追不上,蝴蝶飞走了。小花猫灰心丧气回到河边,看到猫爸爸已钓到一条鲤鱼,猫妈妈也钓到两条鲤鱼,可小花猫什么也没钓到。小朋友,你能用数字来表示猫妈妈、猫爸爸分别钓到鲤鱼的数吗?那么小花猫什么也没钓着,谁能告诉老师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从而揭示课题“0”的认识。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中,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用数学”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旨在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使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可以布置学生购买两种自己所需要的学习用具,并计算出应付多少钱?等等。通过这样练习,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三、让学生“悟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到超市或商店里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听取学生了解情况汇报,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价格。如43.50元、9.15元、22.70元、17.08元、108.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43.50元、22.70元、108.00 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让学生“玩”数学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
例如,《可能与一定》的练习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争夺“智慧星”。游戏中,我现场采访了两位同学:“你在出拳之前,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猜对方会出什么。”“那他可能会出什么呢?”我紧接着问。“有三种可能:石头、剪子、布。”……学生通过玩游戏,加深了对可能性的体会。再如,教学《图形的认识》一课,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分清各种图形,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自己的抽屉中摸出一个图形并猜一猜是什么,猜对了大家给他鼓掌;猜错了,让他睁开眼睛看一看,再说说究竟是什么图形。如还是说错,其他同学帮助他纠正。 小学生对大量机械重复的巩固练习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新颖愉悦的游戏情境,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让学生“做”数学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孩子而言,操作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产生表象,再由表象内化为数学概念。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教学“10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 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1)。使学生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有几种不同分法,分好了同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分法:(1,3)、(2 ,2)、(3,1)。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摆了其中的三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互相讨论,边议边摆边弄。他们想出了好多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1个到右边,就(3,1)、(2,2)、(1,3);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分成了(1,3),(2,2)、(3,1)。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六、让学生“评”数学
小学生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教师应抓住机会创设尝误情境,使学生在自我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如:我在教学《小数的简便计算》之后,出示一道题:7.26-2.75+2.25许多同学受加法结合律思维定势的影响,将 7.26-2.75+2.25=7.26-(2.75+2.25)对此,教师没有作任何评判,而是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我认为这种解法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可以简便。
生2:好像不对,刚才我们运用的加法结合律都是几个连加,加减混合运算是否也能适用?
生3:对!这道题不能简便,因为是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生4:哦!7.26-2.75-2.25=7.26-(2.75+2.25)才能那样解答。
生5:对!对!我们刚才做错了。
有时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倒不如让学生在尝误情境中自评自醒,“吃一堑,长一智”,学生定能从“情有独钟”的思维定势中摆脱出来,发现错误,吸取教训。
总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生动地还原知识形成、知识应用的场景,使呆板的知识传授呈现得灵动而鲜活。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善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合理的学习方式,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2014年《云南教育》
[2]2014年《小学教学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激活;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人入胜的学习方式,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充满生机和活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改变学习方式,激活数学课堂呢?
一、让学生“要学数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一旦“会学”,就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如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一天,小花猫一家去河边钓鱼,小花猫又蹦又跳可高兴啦,他们正在河边钓鱼,忽然飞来了几只花蝴蝶,多美的蝴蝶呀!小猫再也管不住自己了,丢下钓鱼杆就去捉蝴蝶。可是,小花猫追呀、追呀,怎么也追不上,蝴蝶飞走了。小花猫灰心丧气回到河边,看到猫爸爸已钓到一条鲤鱼,猫妈妈也钓到两条鲤鱼,可小花猫什么也没钓到。小朋友,你能用数字来表示猫妈妈、猫爸爸分别钓到鲤鱼的数吗?那么小花猫什么也没钓着,谁能告诉老师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从而揭示课题“0”的认识。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中,引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用数学”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旨在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使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可以布置学生购买两种自己所需要的学习用具,并计算出应付多少钱?等等。通过这样练习,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三、让学生“悟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到超市或商店里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听取学生了解情况汇报,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价格。如43.50元、9.15元、22.70元、17.08元、108.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43.50元、22.70元、108.00 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让学生“玩”数学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
例如,《可能与一定》的练习环节,我让学生通过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争夺“智慧星”。游戏中,我现场采访了两位同学:“你在出拳之前,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猜对方会出什么。”“那他可能会出什么呢?”我紧接着问。“有三种可能:石头、剪子、布。”……学生通过玩游戏,加深了对可能性的体会。再如,教学《图形的认识》一课,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分清各种图形,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自己的抽屉中摸出一个图形并猜一猜是什么,猜对了大家给他鼓掌;猜错了,让他睁开眼睛看一看,再说说究竟是什么图形。如还是说错,其他同学帮助他纠正。 小学生对大量机械重复的巩固练习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新颖愉悦的游戏情境,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让学生“做”数学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孩子而言,操作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产生表象,再由表象内化为数学概念。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教学“10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 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1)。使学生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有几种不同分法,分好了同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分法:(1,3)、(2 ,2)、(3,1)。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摆了其中的三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互相讨论,边议边摆边弄。他们想出了好多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1个到右边,就(3,1)、(2,2)、(1,3);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分成了(1,3),(2,2)、(3,1)。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六、让学生“评”数学
小学生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教师应抓住机会创设尝误情境,使学生在自我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如:我在教学《小数的简便计算》之后,出示一道题:7.26-2.75+2.25许多同学受加法结合律思维定势的影响,将 7.26-2.75+2.25=7.26-(2.75+2.25)对此,教师没有作任何评判,而是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我认为这种解法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可以简便。
生2:好像不对,刚才我们运用的加法结合律都是几个连加,加减混合运算是否也能适用?
生3:对!这道题不能简便,因为是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生4:哦!7.26-2.75-2.25=7.26-(2.75+2.25)才能那样解答。
生5:对!对!我们刚才做错了。
有时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倒不如让学生在尝误情境中自评自醒,“吃一堑,长一智”,学生定能从“情有独钟”的思维定势中摆脱出来,发现错误,吸取教训。
总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生动地还原知识形成、知识应用的场景,使呆板的知识传授呈现得灵动而鲜活。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善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合理的学习方式,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2014年《云南教育》
[2]2014年《小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