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注重数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作者】 严春露
【机构】 广西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布置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活动,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实践活动;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也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并运用到数学的实践活动中,他们才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一、创设实践情景,提供应用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情景,扩大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疑难的解决、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乃至知识的建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课堂上让他们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看看能否通过剪、摆、拼、移等操作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自己寻找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结果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找出拼成图形的各部分与原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注重实践活动,强化应用的意识
数学教学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要由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完新知识后,应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去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应用的意识。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时,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伙伴:淘气和笑笑,以淘气要参加笑笑的生日为主线把搭配衣服、搭配早餐、搭配线路等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巧妙地贯穿起来。先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搭配再动手摆一摆,初步感知搭配方法;接着连一连汉堡与饮料的搭配,画一画游玩的线路,感受搭配方法的多样性,然后用图形或数字表示搭配对象,呈现搭配方法,体验符号化思想。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数学化过程,又让学生的思维在有序的搭配活动中从抽象到形象的过渡。使学生在感知领悟、应用的过程中,内化生活素材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得到培养。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专项调查性的实践活动,然后根据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在班上召开一个统计信息公布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统计图的知识,在现实中去寻找其应用的领域。通过调查、走访、收集等各种方式,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实践活动:有的调查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有的调查一周内家里丢弃废塑料袋的数量,有的调查一周消费(零花钱)情况,有的调查自己家庭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获取了与自身相关的数学信息,掌握了科学调查的方法,增强了数学应用的意识,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三、丰富活动内容,体验应用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体现其应用价值。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实践活动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才会深刻理解和掌握运用。因此,要加强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既理解知识,又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应用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做模拟购物的游戏,在充当买者与卖者的角色中,在购物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认识到不同面值的钱可以买到不同价值的物品,并进行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学过的知识画出或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在班上展示评比。又如在学习《面积》后,带上学生和相关的器材去量一量教室、篮球场、跑道、学校花坛等实物,充分体验面积单位的正确使用和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紧密联系实际、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应用的价值,体验成功感。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布置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活动,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应用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
[3]《小学数学教育学》
[4]《小学数学教师》
【关键词】 实践活动;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也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并运用到数学的实践活动中,他们才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一、创设实践情景,提供应用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情景,扩大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疑难的解决、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乃至知识的建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课堂上让他们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看看能否通过剪、摆、拼、移等操作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自己寻找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结果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找出拼成图形的各部分与原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注重实践活动,强化应用的意识
数学教学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教师要由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完新知识后,应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去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应用的意识。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时,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伙伴:淘气和笑笑,以淘气要参加笑笑的生日为主线把搭配衣服、搭配早餐、搭配线路等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巧妙地贯穿起来。先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搭配再动手摆一摆,初步感知搭配方法;接着连一连汉堡与饮料的搭配,画一画游玩的线路,感受搭配方法的多样性,然后用图形或数字表示搭配对象,呈现搭配方法,体验符号化思想。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数学化过程,又让学生的思维在有序的搭配活动中从抽象到形象的过渡。使学生在感知领悟、应用的过程中,内化生活素材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得到培养。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专项调查性的实践活动,然后根据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在班上召开一个统计信息公布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统计图的知识,在现实中去寻找其应用的领域。通过调查、走访、收集等各种方式,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实践活动:有的调查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有的调查一周内家里丢弃废塑料袋的数量,有的调查一周消费(零花钱)情况,有的调查自己家庭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获取了与自身相关的数学信息,掌握了科学调查的方法,增强了数学应用的意识,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三、丰富活动内容,体验应用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体现其应用价值。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实践活动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才会深刻理解和掌握运用。因此,要加强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既理解知识,又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应用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做模拟购物的游戏,在充当买者与卖者的角色中,在购物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认识到不同面值的钱可以买到不同价值的物品,并进行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学过的知识画出或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在班上展示评比。又如在学习《面积》后,带上学生和相关的器材去量一量教室、篮球场、跑道、学校花坛等实物,充分体验面积单位的正确使用和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紧密联系实际、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应用的价值,体验成功感。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布置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的实践活动,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应用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
[3]《小学数学教育学》
[4]《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