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玩学英语 乐在其中
【作者】 高 琴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正文】 【摘 要】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小学英语如何学?笔者的心得是“玩学英语,乐在其中” 。“Play is the work of the children.”
【关键词】 小学英语;玩中学;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小学英语要在玩中学,学中玩;动中学,学中动;乐中学,学中乐;学中用,用中学。玩是学的媒介,学是玩的根本。动是学的窍门,学是动的仓库。乐是学的动力,学是乐的益友。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目的。学中用,用中学,即在玩中长智,乐中受益,学以致用。
一、玩之谱
依据“全身反应”(TPR)理论,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玩”之谱为“七动”:1. 动耳?——“听”(Listening)。耳听八方。2. 动口?——“说” (Saying)。话说天下。3. 动嘴?——“唱”(Singing)。欢歌笑语。4. 动眼?——“看”(Looking)。眼观六路。5. 动手?——“做”(Acting)。创造世界。6. 动腿?——“游”(Touring)。游遍中外。7. 动脑?——“思”(Thinking)。胸怀全球。在“新教材”“动”的过程中,初一学生步入英语学习的大门,必定是在听、说、读、写、唱、玩、演、游、画、做等形式下促成的。此举正符合信息论的原理,动腿、动耳、动眼是在收集信息;动口、动嘴是在输出信息;动手是在内化信息;动脑是在处理信息。动脑是“七动”中的中枢,它贯穿于其它六动之中。显而易见,动耳、动眼若不动脑,将“听而无闻,视而不见”;动眼、动手若不动脑则为“盲目乱动”;动口、动嘴若不动脑则是“无的放矢”。
二、玩之度
玩的内容须有度。其度为“七度”:即教材的字母、语音、词汇、结构、语义、语境及语用。具体而言,(一)语音:1. 字母音标一体;2. 字母音标单词一体;3. 音标词汇归类;4. 重音规律;5. 语调规律;6. 绕口令规律;7. 韵律诗规律;8. 歌曲规律。(二)词汇:1. 课中印象式;2. 直观式;3. 例句式;4. 对比分析式;5. 模仿控制式;6. 集中式;7. 语音关联式;8. 字母关联式。(三)语法:1. 表格式;2. 计算机动画式。(四)句型:1. 语用导向式;2. 结构导向式;3. 流利导向式;4. 准确导向式;5. 控制式;6. 替换式。(五)对话:1. 仿真性语境式;2. 控制性语境式;3. 象征性语境式。(六)听、说:1. 视、听、说;2. 专项听、说;3. 综合听、说。(七)活动:1. 全体活动;2. 小组活动;3. 配对活动;4. 个人活动;5. 表演活动;6. 出游活动;7. 师生互动。
三、玩之法
玩必有法。其法如下:1、猜谜;2、找友;3、访亲;4、结对;5、互动;6、竞赛;7、游戏;8、表格;9、接龙;10、表演;11、问答;12、歌谣;13、出游;14、说唱;15、读写;16、背诵等等。诸如:
(一)语音玩中学。
字母、语音可编成歌诀,歌诀易学好玩又好用。如Unit 2 “May I have your name?”中的Activity 3:Read and draw, 其中的字母“I”和“R”,可编为:东面一座房,西面一座房,内住I和R。东面住着I,西面住着R,它俩常吵架。原因在哪里?根子在自家,分不清I、R。分清/ai/和/α:/,方法仔细听,定能掌握它。再如:汉字“差”有四个读音。可编为:小刚考试开了小差(chaī),只因平时学习差(chà),参差(cī)不齐不可怕,缩小差(chā)距靠奋发。
(二)词汇学中玩
词汇是根基。如“星期”词汇。一周七天,务记心间;Monday星期一,我玩飞机;Tuesday星期二,你去学校;Wednesday星期三,他要爬山;Thursday星期四,她得考试;Friday星期五,父母跳舞;Saturday星期六,它(猴)吃石榴;Sunday星期天,爷爷上公园。
(三)结构动中学
如:数字,我们可以玩听力“BINGO”。还可让学生起立,用1—2—3的节奏数数,1—双手拍大腿,2—双手齐拍,3—双手拍大腿,按照这样的规则,让学生玩“开火车”游戏,one——two——one, one—two——two, one—two——three, one—two——four…直至所学完的最大数字。
(四)语境学中动
如在In a restaurant中,将教室布置成餐馆,学生的课桌拼凑成餐桌。桌子上摆上chicken、water、bread等等,学生们也象模象样地穿上服务员的衣服,张口便是:Can I help you ? Yummy! I like it very much. It’s…. I don’t like it. 教师走近学生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学习May I taste the cake? Sure. Go ahead. 时,可索性就拿起蛋糕吃,再把蛋糕分成小块,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May I drink the water? /May I smell the hamburger? /May I pour the juice?…此时学生身处的不是教室,而是餐馆。自然就达到了学中动的最佳效果。
(五)语义乐中学
小学生积极向上,争强好胜,思维活跃,所以,要大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全员参与,开展单词接力、归类、查词典、击鼓传花等竞赛。如:同音异形词配对。I – eye C – see two – too four – for
再如猜谜,Unit 8中的cat,教师可使用中文:“什么动物长着长胡子,睡觉打呼噜,喜欢睡热炕?”?——“Cat!” 对获胜者报以掌声或言词褒奖(如:Good. /OK. /Clever.)或赠予小小的奖品,对未获胜的用Try, Do your best, I hop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等予以鼓励,让其乐中学。
(六)语用学中乐
变说为唱,如热身歌,Heed, Shoulder, Kness and Toes 可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做韵律操,变说为做。如:“五官”,利用卡通人物一休,请学生上台,蒙住眼睛,玩“盲人画像”,听教师指令“Draw a mouth ! Draw an eye, ear…”
(七)语感学中用
抽象内容可用头饰、手偶、电子课件进行活化演示。如,学习“颜色”时,可设计“幸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 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等;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加分或者得小红旗,让其学中乐。
(八)现实用中学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进行英语问答、英语对话、英语复述、常用词句听写和造句等。课外定期举行英语朗诵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表演、办英文校报、墙报、手抄报、开辟校园“英语角”。进行英语情景会话,组织英语阅读小组、阅读与其智力相关同步的趣味故事、幽默小品、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地理知识等。夯实课内,拓展课外。
简言之,英语玩中学,必须抓住谱、度、法。这样才会使学生英语变厌学、死学、难学、苦学为爱学、活学、易学、乐学。
【关键词】 小学英语;玩中学;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小学英语要在玩中学,学中玩;动中学,学中动;乐中学,学中乐;学中用,用中学。玩是学的媒介,学是玩的根本。动是学的窍门,学是动的仓库。乐是学的动力,学是乐的益友。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目的。学中用,用中学,即在玩中长智,乐中受益,学以致用。
一、玩之谱
依据“全身反应”(TPR)理论,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玩”之谱为“七动”:1. 动耳?——“听”(Listening)。耳听八方。2. 动口?——“说” (Saying)。话说天下。3. 动嘴?——“唱”(Singing)。欢歌笑语。4. 动眼?——“看”(Looking)。眼观六路。5. 动手?——“做”(Acting)。创造世界。6. 动腿?——“游”(Touring)。游遍中外。7. 动脑?——“思”(Thinking)。胸怀全球。在“新教材”“动”的过程中,初一学生步入英语学习的大门,必定是在听、说、读、写、唱、玩、演、游、画、做等形式下促成的。此举正符合信息论的原理,动腿、动耳、动眼是在收集信息;动口、动嘴是在输出信息;动手是在内化信息;动脑是在处理信息。动脑是“七动”中的中枢,它贯穿于其它六动之中。显而易见,动耳、动眼若不动脑,将“听而无闻,视而不见”;动眼、动手若不动脑则为“盲目乱动”;动口、动嘴若不动脑则是“无的放矢”。
二、玩之度
玩的内容须有度。其度为“七度”:即教材的字母、语音、词汇、结构、语义、语境及语用。具体而言,(一)语音:1. 字母音标一体;2. 字母音标单词一体;3. 音标词汇归类;4. 重音规律;5. 语调规律;6. 绕口令规律;7. 韵律诗规律;8. 歌曲规律。(二)词汇:1. 课中印象式;2. 直观式;3. 例句式;4. 对比分析式;5. 模仿控制式;6. 集中式;7. 语音关联式;8. 字母关联式。(三)语法:1. 表格式;2. 计算机动画式。(四)句型:1. 语用导向式;2. 结构导向式;3. 流利导向式;4. 准确导向式;5. 控制式;6. 替换式。(五)对话:1. 仿真性语境式;2. 控制性语境式;3. 象征性语境式。(六)听、说:1. 视、听、说;2. 专项听、说;3. 综合听、说。(七)活动:1. 全体活动;2. 小组活动;3. 配对活动;4. 个人活动;5. 表演活动;6. 出游活动;7. 师生互动。
三、玩之法
玩必有法。其法如下:1、猜谜;2、找友;3、访亲;4、结对;5、互动;6、竞赛;7、游戏;8、表格;9、接龙;10、表演;11、问答;12、歌谣;13、出游;14、说唱;15、读写;16、背诵等等。诸如:
(一)语音玩中学。
字母、语音可编成歌诀,歌诀易学好玩又好用。如Unit 2 “May I have your name?”中的Activity 3:Read and draw, 其中的字母“I”和“R”,可编为:东面一座房,西面一座房,内住I和R。东面住着I,西面住着R,它俩常吵架。原因在哪里?根子在自家,分不清I、R。分清/ai/和/α:/,方法仔细听,定能掌握它。再如:汉字“差”有四个读音。可编为:小刚考试开了小差(chaī),只因平时学习差(chà),参差(cī)不齐不可怕,缩小差(chā)距靠奋发。
(二)词汇学中玩
词汇是根基。如“星期”词汇。一周七天,务记心间;Monday星期一,我玩飞机;Tuesday星期二,你去学校;Wednesday星期三,他要爬山;Thursday星期四,她得考试;Friday星期五,父母跳舞;Saturday星期六,它(猴)吃石榴;Sunday星期天,爷爷上公园。
(三)结构动中学
如:数字,我们可以玩听力“BINGO”。还可让学生起立,用1—2—3的节奏数数,1—双手拍大腿,2—双手齐拍,3—双手拍大腿,按照这样的规则,让学生玩“开火车”游戏,one——two——one, one—two——two, one—two——three, one—two——four…直至所学完的最大数字。
(四)语境学中动
如在In a restaurant中,将教室布置成餐馆,学生的课桌拼凑成餐桌。桌子上摆上chicken、water、bread等等,学生们也象模象样地穿上服务员的衣服,张口便是:Can I help you ? Yummy! I like it very much. It’s…. I don’t like it. 教师走近学生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学习May I taste the cake? Sure. Go ahead. 时,可索性就拿起蛋糕吃,再把蛋糕分成小块,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May I drink the water? /May I smell the hamburger? /May I pour the juice?…此时学生身处的不是教室,而是餐馆。自然就达到了学中动的最佳效果。
(五)语义乐中学
小学生积极向上,争强好胜,思维活跃,所以,要大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全员参与,开展单词接力、归类、查词典、击鼓传花等竞赛。如:同音异形词配对。I – eye C – see two – too four – for
再如猜谜,Unit 8中的cat,教师可使用中文:“什么动物长着长胡子,睡觉打呼噜,喜欢睡热炕?”?——“Cat!” 对获胜者报以掌声或言词褒奖(如:Good. /OK. /Clever.)或赠予小小的奖品,对未获胜的用Try, Do your best, I hop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等予以鼓励,让其乐中学。
(六)语用学中乐
变说为唱,如热身歌,Heed, Shoulder, Kness and Toes 可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做韵律操,变说为做。如:“五官”,利用卡通人物一休,请学生上台,蒙住眼睛,玩“盲人画像”,听教师指令“Draw a mouth ! Draw an eye, ear…”
(七)语感学中用
抽象内容可用头饰、手偶、电子课件进行活化演示。如,学习“颜色”时,可设计“幸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 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等;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加分或者得小红旗,让其学中乐。
(八)现实用中学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进行英语问答、英语对话、英语复述、常用词句听写和造句等。课外定期举行英语朗诵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表演、办英文校报、墙报、手抄报、开辟校园“英语角”。进行英语情景会话,组织英语阅读小组、阅读与其智力相关同步的趣味故事、幽默小品、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地理知识等。夯实课内,拓展课外。
简言之,英语玩中学,必须抓住谱、度、法。这样才会使学生英语变厌学、死学、难学、苦学为爱学、活学、易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