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作者】 杨顺英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优干宁镇第一寄宿制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悟,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用自己的心声写文章,就能把文章写具体,详细。
【关键词】 小学作文、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个非常有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胜心强,极爱表现自己,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激发写作兴趣,激发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多挖掘学生作文上的闪光点,作文点评时抓住学生写的好的地方,不管是一句话,一个词,只要用得好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还可以通过班级习作园地把优秀的习作粘贴出来,评选“小作家”、“习作之星”等调动学生的协作兴趣,尤其是那些对习作由畏惧心理的学生,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从而爱上习作。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题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源于细心观察,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让习作内容真实、具体而生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周围世界,这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作家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小学生习作的源泉也不例外,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观察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得益。
面对复杂的事物和多彩的景象,从何着眼,怎样观察?这对于小学生也决非易事,更何况观察并不仅仅是“看”,而是通过各种感官去体察。因此,带领学生观察,教给观察方法,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有序的观察十分必要,观察有序,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有序进行,习作就易于做到构思有序,条理清楚。如:写《我们的校园》时,我带领学生从校门向校内走。在校门我问:“一进校门,你首先看到什么?接着呢?”学生瞪大眼睛边观察边发言:“高大的教学楼,前面旗杆上有国旗,教学楼前面是宽阔的操场,……”我适时鼓励:“好!这就叫观察有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这都是很好地观察方法。写文章就可以按这个顺序。” 通过实地观察恰当引导,不仅解决了无话可写、不知从何处写起的难题,而且教给了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其效果是口号式的观察所无法比拟的。
三、指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
要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就要指导从细节处着手,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既要写看到的,又要写听到的。如:在写雨时,既要写雨的形状,又要写雨的声音。在教学生写《一场大雨》这样的作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天空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写看到的,然后再指导学生听一听下雨时会听到什么,学生一定会听到雷声、雨声、风声、雨水落在地上的声音、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打在盆上的声音,雨水在地上汇成小溪流淌的声音,雨后青蛙的叫声,小鸟的叫声。然后再把听到的和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就具体了。既要写颜色,又要写形状。如: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我让学生模仿写一种熟悉的植物(如:牵牛花),就可以先让学生仿照写一写这种植物的形状(茎、叶、花、果实),形状可以从植物的高矮、粗细、多少等来写;之后再写一写植物的颜色(叶、花、果实等)。既要注意时间,又注意空间。任何景物有一定的出现时间,时间不同,出现的景物是不同的。同一个景物,时间不同,景象不同。如太阳:早鲜红、中午银白金黄、傍晚夕阳橙红色。要注意时间和景物的关系。同一个景物,空间不同,观察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如:汽车在地面上很庞大,但在天空中看下来就像一只甲壳虫;雾在不同的空间颜色也是会有变化的。如:在教学生写《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好学生处理好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因为我们使用的教材所描写的一些景物大多是北方景物的特点。所以,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写出我的家乡冬天到处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除此之外,学生就无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景物存在的空间,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冬天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会冰封雪冻,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南方。这样,学生在写冬天的景色时就不会无话可说,而且,家乡冬天的景色他们是看得见的,表达的感情可能也要真实一些,他们笔下的景物的特点也更突出一些,更具体一些。既要写景物的动态,又要写景物的静态。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在描写“鸟的天堂”时就抓住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来写,虽然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景物,但作者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来把景物写具体。在教学生写一种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植物静态的同时,有风吹过的时候,教师可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一下风中的景物又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这样写出来的景物就具体多了。
总之,小学生写好作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2]《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
【关键词】 小学作文、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个非常有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胜心强,极爱表现自己,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激发写作兴趣,激发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多挖掘学生作文上的闪光点,作文点评时抓住学生写的好的地方,不管是一句话,一个词,只要用得好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还可以通过班级习作园地把优秀的习作粘贴出来,评选“小作家”、“习作之星”等调动学生的协作兴趣,尤其是那些对习作由畏惧心理的学生,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从而爱上习作。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学生获取作文题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源于细心观察,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让习作内容真实、具体而生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周围世界,这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作家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小学生习作的源泉也不例外,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观察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得益。
面对复杂的事物和多彩的景象,从何着眼,怎样观察?这对于小学生也决非易事,更何况观察并不仅仅是“看”,而是通过各种感官去体察。因此,带领学生观察,教给观察方法,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有序的观察十分必要,观察有序,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有序进行,习作就易于做到构思有序,条理清楚。如:写《我们的校园》时,我带领学生从校门向校内走。在校门我问:“一进校门,你首先看到什么?接着呢?”学生瞪大眼睛边观察边发言:“高大的教学楼,前面旗杆上有国旗,教学楼前面是宽阔的操场,……”我适时鼓励:“好!这就叫观察有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这都是很好地观察方法。写文章就可以按这个顺序。” 通过实地观察恰当引导,不仅解决了无话可写、不知从何处写起的难题,而且教给了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其效果是口号式的观察所无法比拟的。
三、指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
要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就要指导从细节处着手,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既要写看到的,又要写听到的。如:在写雨时,既要写雨的形状,又要写雨的声音。在教学生写《一场大雨》这样的作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天空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写看到的,然后再指导学生听一听下雨时会听到什么,学生一定会听到雷声、雨声、风声、雨水落在地上的声音、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打在盆上的声音,雨水在地上汇成小溪流淌的声音,雨后青蛙的叫声,小鸟的叫声。然后再把听到的和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样就具体了。既要写颜色,又要写形状。如:学了《爬山虎的脚》一课,我让学生模仿写一种熟悉的植物(如:牵牛花),就可以先让学生仿照写一写这种植物的形状(茎、叶、花、果实),形状可以从植物的高矮、粗细、多少等来写;之后再写一写植物的颜色(叶、花、果实等)。既要注意时间,又注意空间。任何景物有一定的出现时间,时间不同,出现的景物是不同的。同一个景物,时间不同,景象不同。如太阳:早鲜红、中午银白金黄、傍晚夕阳橙红色。要注意时间和景物的关系。同一个景物,空间不同,观察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如:汽车在地面上很庞大,但在天空中看下来就像一只甲壳虫;雾在不同的空间颜色也是会有变化的。如:在教学生写《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好学生处理好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因为我们使用的教材所描写的一些景物大多是北方景物的特点。所以,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写出我的家乡冬天到处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除此之外,学生就无话可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景物存在的空间,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冬天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会冰封雪冻,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南方。这样,学生在写冬天的景色时就不会无话可说,而且,家乡冬天的景色他们是看得见的,表达的感情可能也要真实一些,他们笔下的景物的特点也更突出一些,更具体一些。既要写景物的动态,又要写景物的静态。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在描写“鸟的天堂”时就抓住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来写,虽然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景物,但作者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来把景物写具体。在教学生写一种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植物静态的同时,有风吹过的时候,教师可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一下风中的景物又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这样写出来的景物就具体多了。
总之,小学生写好作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2]《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