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对幼儿园语言教学问题的重新思考

【作者】 宁维丽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办事处阳村幼儿园



【正文】

摘要: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和最佳期,在此时期如果能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就会给他们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但在孩子发展语言的黄金阶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诱导孩子想说、敢说、会说,充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情境创设初探

一、当前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只考虑教材,少注重幼儿的实际需要,过多地考虑如何教得顺利,很少考虑如何把学法交给幼儿。例如:给故事取名,不少教师只觉得完整讲述后应有这么一环,而对设计这一环的目的是什么?不作细的思考。出现多种说法时,常见教师不是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争论从中学习思考问题的路径与取名的方法,而是简单地急于做裁判,最后将既定的答案抛出。满足于教案的顺利完成,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缺乏应有的反应。例如:小班儿歌教学春天的太阳是怎样的?A答:暖洋洋的。师:好的,请坐下。B答:红彤彤的。师:说得真好,我们表扬他。事实上,幼儿A答得比B更确切。只是因为B说的红彤彤正好与原诗的词句吻合。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当幼儿说出的答案与既定的答案一致时,教师就会欣喜万分,极力表扬;当幼儿的回答超出教案设定的范围时,教师或不予理睬,一带而过,或拼命地往教案思路上。常见教师忙于完成教案对幼儿的回答不作深思、反应迟缓,导致错失良机与出现误导。

2变式落实

  这在公开教学、活动评优中尤为突出。有的教师甚至担忧形式不上不了领奖台。为求新颖、脱俗,一些与本课题不相关且无价值的游戏、绘画、音乐活动也被硬凑到语言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思考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仿编、适合思维的扩散,于是出现散文、诗歌活动离不开仿编,故事教学无疑思维也扩散的教改新气象仿编、表演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作后盾常被教师所遗忘。常见,教师对原作的分析尚未透彻,且幼儿也未能理解、熟悉。有的一个活动下来,幼儿对原作的完整学习只停留在跟念两遍,教师就急于让幼儿进行仿编、表演。幼儿尚且不会,教师急于让他们,结果自然是不尽人意的。

3

对教材的理解偏离。不少教师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即是什么的知识。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较深层的内涵,即为什么的知识或是怎么做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诀窍与技能。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很难到位。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

语言领域中发展能力的关键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大力改革语言课堂教学,尽可能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不能让“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理念成为一句口号,成为一个标签,说在嘴上,做在形式上。要把传统教学中束缚幼儿的“规矩与限制”彻底打破,彻底解放幼儿,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孩子,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大限度释放自己的潜能。

1、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地听和说。

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口语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对教材分析透彻,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水平,阶段的教育目标,找出重点难点,认真设计能促进幼儿口语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不喜欢幼儿在课堂上 “插嘴”, 可幼儿个个都是鲜活的个体, 有思维、有愿望、有情感, 课堂上处于认真听、积极思考过程中的幼儿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这“不由自主”恰恰就可能是幼儿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创造常常需要灵感, 灵感是创造性飞跃的一种表现。教师的压制, 就会熄灭幼儿创造的火花,扼杀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关注, 就会点燃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唤醒幼儿的自主意识。因而, 教师要容许幼儿“不由自主”地说, 并给予足够的关注, 允许幼儿自由地发表意见, 适时地抓住幼儿灵感的火花, 积极引导其创造性地表达。

2、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听和说。

物质环境可创设语言角,在语言角中,提供语言复读机,让幼儿感受扩音效果,激发听和说兴趣,尤其是一些胆小怕羞的幼儿,通过扩音增强了自信心。摆设桌面教内容,使讲述更为生动。悬挂一些图片,摆放图书、画报,以及幼儿自己动手绘画,剪辑的连环画,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讲述活动,放置礼品篮用以鼓励参与听和说的幼儿。心理环境就是老师必须真正做到关注不同层次的幼儿,平等对待每个孩子,鼓励孩子大胆交谈,使孩子有话可说,愿意说,有话敢说,说透彻,真正做到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及发展水平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爱说,是幼儿的天性。孩子们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或大声争论着某件时,总想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要增强幼儿的意愿活动,有一定选择的区域活动,使幼儿有更多的交往时间和机会。如在进行“超市”的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顾客”和“售货员”的活动,不仅巩固了一些礼貌用语,还能准确地使用“一块香皂”“一盒饼干”“一瓶可乐”等量词。在每日的自由活动时间里,给幼儿一点聊天的时间,让幼儿与幼儿互相交流,在自由自在的闲谈中丰富词汇,提高运用语言交往能力。

3、对话、体验成功,使孩子喜欢说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 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 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看来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舍得给幼儿用褒扬的词语, 以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亮点, 用放大镜看“优点”, 让幼儿的每个亮点逐渐亮起来。一个亮点就是一次成功,就是一份自信。当幼儿正确运用词汇交流时,教师要给予表扬; 当幼儿恰当地描述自己的经验时,即使声音不响亮,教师也要表现出兴趣; 当幼儿讲述丰富、有趣,富有想象,语言清楚完整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关注、鼓励、掌声,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体验到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语言活动的无限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喜欢说的欲望。

总之在语言教学中为幼儿创造适宜情境,能使教师教的更轻松,使幼儿学得更愉悦,使语言活动的组织更实效。在语言教学的情境创设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更新,努力探索,使我们的语言教学真正达到《纲要》提出的的总体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沈小婷;从幼儿发展角度反思当前的评价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6

2郑飞燕;论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现状与压力应对策略[J];教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