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巧用“图片小词典” 搞好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 杨海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红星小学
【正文】 【摘 要】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要素,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人们无法正确表达思想、描绘事物。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掌握了词汇,才有可能掌握好这门语言。然而英语中大量的词汇使很多英语学习者止步不前,他们不住地感叹自己无法越过词汇关,因而也无法真正地学好英语。因此,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关注。
【关键词】 图片小词典;课堂教学;词汇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一)教师孤立教词,讲得过多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例句。而实际上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词汇,一方面与语音、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大幅度减少教师讲知识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掌握词汇。
(二)学生与词汇接触少、吸收少
不少词在初学时虽被记住,但以后则被渐渐地忘却。由于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不够,而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听、说、读、写难以大量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英语教学步履艰难。不少学生由于害怕记单词而讨厌学英语,英语难过关。
(三)不同词汇的教学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
在实际中不少教师经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学生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我们以往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去付诸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培养小学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呢?这些问题需要教育者思考、实践和研究。农村乡镇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是农村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图片小词典”的方法,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图片小词典”的运用方法
“图片小词典”原名“Picture Dictionary”,是笔者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我很少要求学生机械的抄写英文单词。“Picture Dictionary”那就是“draw and color the picture”,汉语意思就是:“画图片,涂颜色”。
“图片小词典”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从教学材料中找出8个目标词语。然后,让学生把A3白纸等分成8个区域,每个区域抄写下1个英语词语。再让学生给每个词语画上一个相应的图片。像“bag”“swim”“on”这类带有具体含义的词语比较好画,而“like”“want”“love”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就有一定难度了。但恰恰这些词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画的,它们能充分展现学生独特的世界。像“like”,有的学生画的是迪迦奥特曼;“want”画的是一个小狗;“love”则画了一张女性的脸。教师在课堂巡视时,往往很好奇地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则会很努力的用英语告诉老师:他喜欢迪迦奥特曼,他想要在家里养一条小狗,妈妈爱他等。
如果有学生不明白某个词语的意思,教师就让其他的学生把已画好的东西展示出来,在看过几个学生的“图片”后,不懂得学生自然会明白词语的意思。在课堂上没有画完的学生,可以回家后继续画;提前画完的学生则可以给每个图片涂上颜色。
三、“图片小词典”的运用效能
笔者在英语课堂上用来帮助学生认读和记忆词语的“图片小词典”,这个方法其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记忆材料的形象化处理与多感官体验,帮助学生识记。记忆材料的形象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形象化。画图片,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抽象的词汇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一个好办法。记忆材料的操作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比如,通过抄写、批语、做卡片等形式,或者通过出声朗读来记忆。在“图片小词典”的运用过程中,学生通过眼睛和耳朵感受到教师读写的词语,通过手来写下英语单词,通过大脑思考画出图片,通过嘴巴来朗读和交流词语。在这个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图片画出来。再加上教师表扬和同伴的鼓励,学生在对词语进行识记的时候,情绪状态自然比较好。经过多感官的操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记忆材料的深入心理加工,能优化记忆效果。
其次,涂涂画画激发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交流进行,因而学习活动本身的有趣,教师态度的亲切和气,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让学生给抽象的英语词汇配上图画,学生就有了形象记忆的载体,也比较能够享受画画的过程。学生还能向同伴和教师展示自己创造的图画作品,得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因此通过“图片小词典”的形式,学生能更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识记英语词语。
“图片小词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运用该方法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新词语,让学生看到词语就能明白表示什么意思,交流时会说词语。本方法主要在完成英语词语的“听、说、读、”教学任务中有效。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C. & T. S.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Nunan, D. 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
[3] 李阳疯狂英语
【关键词】 图片小词典;课堂教学;词汇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一)教师孤立教词,讲得过多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例句。而实际上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词汇,一方面与语音、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大幅度减少教师讲知识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掌握词汇。
(二)学生与词汇接触少、吸收少
不少词在初学时虽被记住,但以后则被渐渐地忘却。由于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不够,而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听、说、读、写难以大量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英语教学步履艰难。不少学生由于害怕记单词而讨厌学英语,英语难过关。
(三)不同词汇的教学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
在实际中不少教师经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学生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我们以往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去付诸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培养小学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呢?这些问题需要教育者思考、实践和研究。农村乡镇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是农村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图片小词典”的方法,进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图片小词典”的运用方法
“图片小词典”原名“Picture Dictionary”,是笔者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我很少要求学生机械的抄写英文单词。“Picture Dictionary”那就是“draw and color the picture”,汉语意思就是:“画图片,涂颜色”。
“图片小词典”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从教学材料中找出8个目标词语。然后,让学生把A3白纸等分成8个区域,每个区域抄写下1个英语词语。再让学生给每个词语画上一个相应的图片。像“bag”“swim”“on”这类带有具体含义的词语比较好画,而“like”“want”“love”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就有一定难度了。但恰恰这些词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画的,它们能充分展现学生独特的世界。像“like”,有的学生画的是迪迦奥特曼;“want”画的是一个小狗;“love”则画了一张女性的脸。教师在课堂巡视时,往往很好奇地询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则会很努力的用英语告诉老师:他喜欢迪迦奥特曼,他想要在家里养一条小狗,妈妈爱他等。
如果有学生不明白某个词语的意思,教师就让其他的学生把已画好的东西展示出来,在看过几个学生的“图片”后,不懂得学生自然会明白词语的意思。在课堂上没有画完的学生,可以回家后继续画;提前画完的学生则可以给每个图片涂上颜色。
三、“图片小词典”的运用效能
笔者在英语课堂上用来帮助学生认读和记忆词语的“图片小词典”,这个方法其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记忆材料的形象化处理与多感官体验,帮助学生识记。记忆材料的形象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形象化。画图片,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抽象的词汇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一个好办法。记忆材料的操作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比如,通过抄写、批语、做卡片等形式,或者通过出声朗读来记忆。在“图片小词典”的运用过程中,学生通过眼睛和耳朵感受到教师读写的词语,通过手来写下英语单词,通过大脑思考画出图片,通过嘴巴来朗读和交流词语。在这个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图片画出来。再加上教师表扬和同伴的鼓励,学生在对词语进行识记的时候,情绪状态自然比较好。经过多感官的操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记忆材料的深入心理加工,能优化记忆效果。
其次,涂涂画画激发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交流进行,因而学习活动本身的有趣,教师态度的亲切和气,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让学生给抽象的英语词汇配上图画,学生就有了形象记忆的载体,也比较能够享受画画的过程。学生还能向同伴和教师展示自己创造的图画作品,得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因此通过“图片小词典”的形式,学生能更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识记英语词语。
“图片小词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运用该方法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新词语,让学生看到词语就能明白表示什么意思,交流时会说词语。本方法主要在完成英语词语的“听、说、读、”教学任务中有效。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C. & T. S. 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Nunan, D. Designing Task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
[3] 李阳疯狂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