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析
【作者】 李 娥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儿童刚刚接触英语,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加之年龄又小,他们的注意力没法长时间集中。文本基于儿童的视角,就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探析。
【关键词】 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舞台,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愉快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好学、乐学英语的重要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友爱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小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特别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恰当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时态或篇章结构等,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温暖的教学气氛中不断进步。此外,还要把关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一展身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句语重心长的鼓励、一句诚挚中肯的引导,都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对学习英语充满激情,达到“love me;love English”的效果。
例如在情景教学中,师生常要共同配合,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情景搬上课堂,如教 “Please give me…”请学生把所带物品放在书桌上,教师走到学生中说:“I haven’t got…,May 1 use your …?,,当学生回答:“Yes please do,表示很愿意时,老师就说:“Please give me…”学生理解新句型后,都争着用句型要回老师手中的东西。又如教“Cleaning The Classroom”中句型“I can do it.”,老师和学生一齐进行表演,从实际情景中,学生很快掌握课文句型,再如学生自编的表演剧:打电话、问路、购物、互问学习情况等,老师适当加以修正,演出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做到一课一得。
二、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堂好的英语课,就像一支动人的曲子,有前奏,有铺垫,有高潮,还有余音袅袅的尾声。兴趣是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原动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好把握课堂教学这40分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学习,不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1.肢体语言生动化。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教师运用一些生动、逼真的表情和动作将枯燥的语言表达出来,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一般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但由于小学生刚刚起步,很难听懂,会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因此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体态语。教学运动类的单词时,教师可做动作,让学生猜,然后再板书单词。如,把两手在前交叉游动,学生们很快知道是“swim”;两腿向上空跳,学生们马上就反应说“jump”。像这样简单的直观动作,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心神领会。
2. 教学组织灵活化。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英语课的课型分为三类:新授课、活动课和复习课。在教学中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形式活,还体现在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上,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半圆式、全圆式、街道式、场景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生提高了参与的兴趣,更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真实化。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仿真场景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体验英语,需要教师真诚耐心的教学,需要教师淡化教学行为,用自己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领他们进入乐之、好之、知之的境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颖性,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版。
[2]《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1月,第一版。
【关键词】 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舞台,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愉快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好学、乐学英语的重要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友爱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小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特别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恰当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时态或篇章结构等,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温暖的教学气氛中不断进步。此外,还要把关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一展身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整个课堂中,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句语重心长的鼓励、一句诚挚中肯的引导,都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对学习英语充满激情,达到“love me;love English”的效果。
例如在情景教学中,师生常要共同配合,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情景搬上课堂,如教 “Please give me…”请学生把所带物品放在书桌上,教师走到学生中说:“I haven’t got…,May 1 use your …?,,当学生回答:“Yes please do,表示很愿意时,老师就说:“Please give me…”学生理解新句型后,都争着用句型要回老师手中的东西。又如教“Cleaning The Classroom”中句型“I can do it.”,老师和学生一齐进行表演,从实际情景中,学生很快掌握课文句型,再如学生自编的表演剧:打电话、问路、购物、互问学习情况等,老师适当加以修正,演出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做到一课一得。
二、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堂好的英语课,就像一支动人的曲子,有前奏,有铺垫,有高潮,还有余音袅袅的尾声。兴趣是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原动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好把握课堂教学这40分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学习,不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1.肢体语言生动化。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教师运用一些生动、逼真的表情和动作将枯燥的语言表达出来,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一般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但由于小学生刚刚起步,很难听懂,会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因此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体态语。教学运动类的单词时,教师可做动作,让学生猜,然后再板书单词。如,把两手在前交叉游动,学生们很快知道是“swim”;两腿向上空跳,学生们马上就反应说“jump”。像这样简单的直观动作,能轻而易举地让学生心神领会。
2. 教学组织灵活化。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英语课的课型分为三类:新授课、活动课和复习课。在教学中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形式活,还体现在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上,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半圆式、全圆式、街道式、场景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不仅是学生提高了参与的兴趣,更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真实化。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仿真场景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实体验英语,需要教师真诚耐心的教学,需要教师淡化教学行为,用自己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激励情意,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领他们进入乐之、好之、知之的境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颖性,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版。
[2]《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