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合作学习助力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作者】 徐明前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中学



【正文】  【摘 要】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发展语文高效课堂的命脉,让我们积极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展开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分的为语文高效课堂给力。
  【关键词】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中学语文的高效课堂离不开团结协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但这一模式也让不少的老师质疑:课堂纪律有保障吗?学生能自己学好吗?老师不显得多余了吗?……困惑总是有的,却不能阻碍我们探索的步伐。我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中,深切感受到了它的优势:学生管学生,管理更有序;学生主动学,学习更有趣;老师据后台,操控更有利。具体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老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角色定位,为课堂秩序提供保障
  要想形成积极互助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即根据学生学业成绩、性格、家庭背景、学习风格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个性、心理、能力、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4 ——6人一组。例如一个班通常采用四人小组面对面的形式。将全班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成好、中、差三类,使每组保证都有三类学生,其比例为1:2:1这样的调配,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更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角色定位具体如下:
  1、小组长的职责。指挥小组开展活动负责小组所有的成员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因此要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
  2、中心发言人的职责。负责发言小组讨论学习的主要结论并演示研究成果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3、记录员的职责。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决议、讨论结果。因此要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字迹清楚的学生担任。
  4、控制员的职责。负责小组讨论时声音的控制、小组学习的时间的控制等所以应选择守纪律、时间观念强的同学担任。
  5、服务观察员的职责。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它小组的联络和协调以及提问应答时的礼貌因此要选择比较灵活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同学担任。
  6、教练员的职责。负责修正小组同学学习的错误讲解正确答案因此要选择会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这样每个组员不仅要明确自己的任务而且使他们体验到个人的价值从而形成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
  二、巧设问题,为课堂讨论创设环境
  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背影》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以《父爱》为题,和以《背影》为题哪个好?为什么?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如《变色龙》只需紧扣课文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中变了几次色?怎样变的?他为什么要变色?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如《孔乙己》这课,孔乙己的结局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三、适时评价,让学习效果更好
  评价是最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这种多元评价正在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催化剂。高效课堂上,既有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三言两语即可,亦可专题评论,针对某一点点评,长短不拘,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展示质量、对抗质疑、学习检测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还可对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能公正、全面地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评价结果要及时记录,按时汇总,张榜公布。可设计各种表格便于记录,公布之后予以奖励。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不断地改进,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使我们的高效课堂真正走向正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成功,在高效课堂这个阵地上获得成功、收获喜悦,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最终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