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三环三主”打造高效课堂——以《窗》教学为例
【作者】 陈约芬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和全省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重新定位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走出了由教师一个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的孤立局面,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三环三主”的改革,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新课改;“三环三主”;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的根源都基于教学理念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学,新课标理念科学的认知和定位教学过程,抓住了学生学这个主要因素,重新定位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为了实践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对课堂模式进行了“三环三主”的改革,创设了与之适应的新的课堂模式。
一、模式诠释
“三环指课堂教学主要由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提高三大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又包括两个步骤;“三主”就是在各环节,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新课标精神;以此精心设计、精要点拨,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具体的说:
(一)“三环”是框架: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包括导入定向和自学体验两个步骤。此环节要解决的是知识目标,要求教师发挥组织教学、把握教学目标、指导预习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包括合作展示和归纳提升两个步骤。此环节要解决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教师科学把握学情、制定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三环节:反馈提高。包括自测反馈和反思总结两个步骤。此环节要解决的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教师通过精要的题目训练并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二)高效是目的:
再好的模式PPT设计、讲解,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不会解决问题,课堂就是低效的或是无效的。教师要有时间意识、效率意识、实效意识,课堂上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充分开展课堂交互活动,让学生达成对知识的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使课堂每分钟都是有效的、高效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模式进程中,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学习,增加讨论环节,以学定教,力求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教好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
(直击重点,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落实双基且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一)导入定向。教师创设情境,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窗户,对于这熟悉的事物,你是否认真关注过呢?一扇微不足道的寻常无比的窗户,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超乎想象的不同境界。
2.出示目标:(PPT展示)
(二)自学体验。围绕本节课的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1.围绕目标,夯实基础。小说的文学常识;生字正音;成语积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b.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交流展示
(问题的提出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一)合作展示,小组交流分享:
1.剖析人物形象:文中塑造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2.发现精巧构思:a、文章以“窗”为题,有什么含义? 作用是什么?b、本文以“光秃秃的墙”为结尾,有什么作用?
(二)归纳提升,学生交流展示:
(1)写法归纳:对比手法的运用。
(2)小结:
四、反馈提高
(让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已见,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想象拓展,畅所欲言:
1.假如你有机会面对不靠窗的病人,你会对他说此什么呢?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让小说故事情节再向前发展一步,给课文续写结尾。
(二)自测反馈,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一、二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应了现代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课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探索,更需要信心和勇气。几年来,我们语文组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花费了不少心血,但就目前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来看,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科学地构建初中语文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当前我们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而且还将是一项长期、光荣、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新课改;“三环三主”;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的根源都基于教学理念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学,新课标理念科学的认知和定位教学过程,抓住了学生学这个主要因素,重新定位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为了实践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对课堂模式进行了“三环三主”的改革,创设了与之适应的新的课堂模式。
一、模式诠释
“三环指课堂教学主要由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提高三大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又包括两个步骤;“三主”就是在各环节,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新课标精神;以此精心设计、精要点拨,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具体的说:
(一)“三环”是框架: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包括导入定向和自学体验两个步骤。此环节要解决的是知识目标,要求教师发挥组织教学、把握教学目标、指导预习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包括合作展示和归纳提升两个步骤。此环节要解决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教师科学把握学情、制定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三环节:反馈提高。包括自测反馈和反思总结两个步骤。此环节要解决的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教师通过精要的题目训练并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二)高效是目的:
再好的模式PPT设计、讲解,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不会解决问题,课堂就是低效的或是无效的。教师要有时间意识、效率意识、实效意识,课堂上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充分开展课堂交互活动,让学生达成对知识的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使课堂每分钟都是有效的、高效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模式进程中,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学习,增加讨论环节,以学定教,力求学生自主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教好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
(直击重点,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落实双基且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一)导入定向。教师创设情境,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窗户,对于这熟悉的事物,你是否认真关注过呢?一扇微不足道的寻常无比的窗户,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超乎想象的不同境界。
2.出示目标:(PPT展示)
(二)自学体验。围绕本节课的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1.围绕目标,夯实基础。小说的文学常识;生字正音;成语积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b.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概括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交流展示
(问题的提出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一)合作展示,小组交流分享:
1.剖析人物形象:文中塑造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2.发现精巧构思:a、文章以“窗”为题,有什么含义? 作用是什么?b、本文以“光秃秃的墙”为结尾,有什么作用?
(二)归纳提升,学生交流展示:
(1)写法归纳:对比手法的运用。
(2)小结:
四、反馈提高
(让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已见,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想象拓展,畅所欲言:
1.假如你有机会面对不靠窗的病人,你会对他说此什么呢?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让小说故事情节再向前发展一步,给课文续写结尾。
(二)自测反馈,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探究练习一、二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应了现代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课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探索,更需要信心和勇气。几年来,我们语文组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花费了不少心血,但就目前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来看,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科学地构建初中语文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当前我们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而且还将是一项长期、光荣、艰巨的任务。